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遊記》,唐僧師徒遇上陰魔奪經,此為何意?

《西遊記》,唐僧師徒遇上陰魔奪經,此為何意?

文/萌書生


前文中,我曾提到廣寒宮搗玄霜仙藥的玉兔下界成為天竺國假公主是《西遊記》58妖王中的「大軸」妖王。之後,唐僧師徒到達靈山,唐僧脫胎換骨,修成正果,最後一件凡間物品紫金缽盂也被阿儺、伽葉二尊者要走。


唐僧師徒取到真經不假,但他們只經歷了80難。佛門中九九歸真,唐僧師徒還少一難,無法完成此數。於是,觀音菩薩在唐僧師徒回東土大唐的路上給他們製造了一難。關於第81難,我在《《西遊記》第81難是什麼?有第82難嗎?》一文中詳細講到過,最後一難應該是「陰魔奪經第八十一難」,而非「通天河遇黿濕經書」。


《西遊記》,唐僧師徒遇上陰魔奪經,此為何意?



最後一難中的陰魔成為阻截唐僧師徒最後的黑暗勢力,由於他們並沒有首領,不算妖王。因此,玉兔依然是「大軸」妖王,陰魔只是最後一道阻礙,原著道:「原來那風、霧、雷、閃乃是些陰魔作號,欲奪所取之經,勞攘了一夜,直到天明,卻才止息……行者氣呼呼的道:師父,你不知就裡,我等保護你取獲此經,乃是奪天地造化之功,可以與乾坤並久,日月同明,壽享長春,法身不朽,此所以為天地不容,鬼神所忌,欲來暗奪之耳……二則是你的正法身壓住,雷不能轟,電不能照,霧不能迷,又是老孫輪著鐵棒,使純陽之性,護持住了,及至天明,陽氣又盛,所以不能奪去。」


這有意思了,之前還是單個妖王作祟,這下來了一群陰魔。觀音菩薩安排八金剛將唐僧師徒墜到凡間,給陰魔奪經的機會,有何深意呢?有三點原因:

第一:鬼神所忌


唐僧師徒取經,除去佛教東擴、東土大唐尊佛等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佛法遍布天下,陰魔再無藏身之地。當然,孫悟空提到了神,凡間的極少數人受廣大百姓尊敬,尊他們為神,他們經天庭敕封成為正神。佛法所到之處,大家都信佛了,誰還會尊極少數的普通人為「神」呢?因此,孫悟空說「鬼神所忌」。


這一點,是在告誡唐僧,路還很長,結束便是開始。經書送到並不代表任務完成,代表了傳播佛法的開始。


第二:人身難得,正果難修


《佛說四十二章經》中說道:「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得人身難,老黿修行不夠,難得人身。而唐僧師徒取經護經奪天地造化之功,與乾坤並久,日月同明,壽享長春,法身不朽,這一點更難,也就是正果難修。陰魔也想得到經書,得到經書便可得人身成正果。因此,陰魔奪經一難必不可少。經此一難,唐僧更加清楚「人身難得、正果難修」的道理。從此之後,要全心全意宣揚佛法,對得起曾經受過的苦難,對得起佛祖的信任和百姓的尊敬。



《西遊記》,唐僧師徒遇上陰魔奪經,此為何意?



第三:五十陰魔


《楞嚴經》中有五十陰魔,指的是五蘊所生的五十種陰魔的境界。每一蘊有十種境界。每一境界中,有修行人所經歷過的心理上的現象,及引起該現象的原因。而修行人由於執著境界,也會生種種困難,會對此境界出現誤解。

五陰,妄想之源。色陰,堅固妄想;受陰,虛明妄想;想陰,融通妄想;行陰,幽隱妄想;識陰,虛無妄想。


此五者迷惑修行者,只有外界的事物和內在的想法都是「空」,才能不受這些的影響,才能擺脫苦厄。此處,再次教導唐僧師徒放下一切。天明之後,唐僧師徒護經成功。


此三點,便是觀音菩薩要告訴唐僧師徒的事情。



《西遊記》,唐僧師徒遇上陰魔奪經,此為何意?


最後,有朋友會問,老黿怎麼辦?答案在書中已經講明,原著道:「一則這經是水濕透了……護持住了,及至天明,陽氣又盛,所以不能奪去」。老黿因唐僧沒有幫他問何時的人身而報復唐僧,這報復陰差陽錯幫助了唐僧師徒,老黿也算立功。觀音菩薩雖不清楚唐僧師徒會被老黿報復,但老黿間接護持經書有功,待仙佛回稟之後,他便能得人身,成正果。此事解決,唐僧西天取經大圓滿。(文/萌書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評閱歷史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第81難是什麼?有第82難嗎?
《西遊記》十大兵器排行榜,不含法寶
太上老君和盤古,究竟誰是開天闢地之祖?
《西遊記》,人間最牛的神仙,他牛在哪裡呢?
唐僧入獄,寇員外死而復生有何深意?

TAG:評閱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五十陰魔】想陰魔相
《楞嚴經》之五十種陰魔之想陰十魔
(二)天魔鬼神,魑魅魍魎,為何來破壞修行人五十陰魔(宣化上人
【五十陰魔 想陰十境相】貪求靜謐—大力鬼來撓
(廿七)【五十陰魔 想陰十境相】貪求善巧—怪鬼來撓(宣化上人)
(廿九)【五十陰魔 想陰十境相】貪求契合—魅鬼來撓(宣化上人)
五十陰魔 想陰十境相
(十七)【五十陰魔 受陰十境相】揚己齊佛—狂魔入心(宣化上人)
【五十陰魔 受陰十境相】慧安自足—輕清魔入心
【五十陰魔 受陰十境相】慧偏多狂—知足魔入心
(廿四)【五十陰魔 受陰十境相】著空毀戒—空魔入心(宣化上人)
靜波大和尚:楞嚴經五十陰魔第二十七講
靜波大和尚:楞嚴經五十陰魔第二十五講
靜波大和尚:楞嚴經五十陰魔第二十二講
靜波大和尚:楞嚴經五十陰魔第二十三講
靜波大和尚:楞嚴經五十陰魔第二十六講
(三十九)【五十陰魔 行陰十境相】㈠ 墮二種無因惡見(二無因論)(宣化上人)
(四十二)【五十陰魔 行陰十境相】㈣墮四種有邊邪見(四有邊論)(宣化上人)
(四十一)【五十陰魔 行陰十境相】㈢ 墮四種顛倒邪見(四類倒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