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做到真正養護自己的胃?
如何防止得胃病,確實是個值得回答的問題。所謂的胃病,多半指的就是胃炎啊,胃糜爛,胃潰瘍,乃至於胃癌了。只要理解了以下幾個知識點,就明白該怎麼保護自己的胃了。
1、 幽門螺桿菌。大部分胃病的根源就在於幽門螺桿菌的感染。「1982年,澳大利亞學者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發現了幽門螺桿菌,並證明該細菌感染胃部會導致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淋巴瘤甚至胃癌」,他們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蘭氏陰性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病包括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門螺旋桿菌病的不良預後是胃癌。你需要知道的是,如果經常胃部不適或者口臭,記得去醫院查一下有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預防措施就是講究飲食衛生了,勤洗手,盡量實行分餐制。
2、應激性潰瘍。很多人知道壓力大容易導致胃病,具體原因不一定清楚。首先要提出一個概念,「應激」指人在面臨危險或者壓力的時候,會分泌大量的血管活性藥物,腎上腺素多巴胺之類的,當然還有交感神經系統的參與。這些作用會導致一些外周器官,如胃部,腎臟等供血減少,優先把血流供應大腦,心臟和肌肉。
所以應激狀態下腦袋反應快,力量大,可以很好的應對壓力和危險,至於消化和排尿的血供減少。這個系統很有用,但是不能濫用,胃部短時間缺血沒問題,長期反覆缺血,就會引起胃黏膜的損害。胃黏膜是幹嘛的,是把能消化一切食物的胃酸和你自身的胃組織隔開的屏障。胃酸能消化你吃進去的所有食物,無論是軟的、硬的。但是不會消化你自己的肚子,那是因為全靠這個屏障了,一旦這個屏障被破壞,後果不堪想像,輕則胃糜爛,重則潰瘍,然後,很有可能是胃癌。
3、理解了胃黏膜的重要性,就不要吃刺激性太強的食物,酸,辣,冷,硬等食物都要避免,還要避免的有酒精,亞硝酸鹽什麼的。飲食一定要有規律,因為包括胃酸在內的各種消化液分泌是有規律的。
適度的胃酸可以幫助消化,但如果胃酸過多就會傷及胃、十二指腸黏膜,造成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人的胃是持續分泌胃酸的,其基礎的排出率約為最大排出率的10%,且呈晝夜變化,入睡後幾小時達高峰,清晨醒來之前最低。該吃的時候不吃,分泌了大量胃酸但胃裡沒食物,破壞自己的胃。不該吃的時候吃,沒有消化液分泌,導致消化不良。
4、最後, 講一個菌群失調的概念。菌群失調是指由於某種原因(如濫用抗生素),正常菌群中各種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可發生較大的變化。
菌群失調,是指機體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種間的比例發生較大幅度變化而超出正常範圍的狀態,由此產生的病症。很多人對細菌有誤解,覺得都是有害的,其實消化道很多細菌是有益於消化的,市面上的酸奶就炒這個概念,主要作用是補充益生菌。
有的細菌就算無益,但是把消化道的地盤給佔據了,不讓別的細菌進來,也算是做了貢獻。如果沒事就用很強的抗生素,致病菌殺光了,原住民的各種細菌也沒了,地盤一空出了,各種平時不常見的亂七八糟的細菌就來了。所以有胃病或者消化不好的時候,有的醫生就會給你調整菌群失調。


TAG:消化學堂 |
※如何養護好自己的腎?
※如何養護自己的腎?
※我們應該怎樣去養護自己的大腦,讓自己變的更聰明呢?
※教你如何正確養護奇石
※孕媽如何養護自己美麗的乳頭?
※迷你椰子如何養護你知道嗎?
※人的大腦怕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去養護自己的大腦,讓自己變的更聰明呢?
※身體乳如何使用 懂得這些才能真正養護皮膚
※感恩教師節:患乙肝的教師們又該如何養護自己的肝臟
※極好養活的乙女心竟然秒死?你確定弄到了正確的養護攻略!
※春季里如何養護好你的肝?
※作為女性如何養護自己,避免得子宮肌瘤?
※忠鵬護膚:如何養護才能讓激素臉好的更快?
※你家榕樹的養法對了嗎?澆水都錯,難怪怎麼養護都是蔫蔫的!
※還不知道怎麼養可愛的白熊?點這裡,你想知道的養護經驗都有哦!
※得了胃病怎麼養?胃病應該如何養護?
※現代人該如何養護自己的骨骼
※你是什麼膚質?保養護膚需要對陣下藥,你做到了嗎?
※盆栽蘆薈老是爛根黃葉養不好,這些養護技巧你真的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