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親授:「打坐」的身法和心法
先生親授打坐方法:
所謂七支坐法,就是指肢體的七種要點:
(一)雙足伽趺(雙盤足)。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剛坐。開始習坐,單盤也不可能時,也可以把兩腿交叉架住。
(二)脊樑直豎。使背脊每個骨節,猶如算盤子的疊豎。但身體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過拘泥直豎,更不可以過分用力。
(三)左右兩手圜結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兩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兩個大拇指輕輕相拄。這在佛家,便叫做「結手印」,這種手勢,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四)左右兩肩稍微張開,使其平整適度為止,不可以沉肩嚲背。
(五)頭正,後腦稍微向後收放。前顎內收(不是低頭),稍微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的活動即可。
(六)雙目微張,似閉還開,好象半開半閉地視若無睹。目光隨意確定在座前七、八尺處,或一丈一、二尺許。(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
(七)舌頭輕微舔抵上齶,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
附帶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凡在靜坐的時候,必須使腦神經以及全身神經與肌肉放鬆,絕對不可有緊張狀態。最好是微帶笑容,因為人在笑時,神經自然會全部放鬆。
(二)初學靜坐者,不可以吃過飯就打坐,以免妨礙消化。同時也不能在肚子餓時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靜坐時空氣必須流通,但是不能讓風直接吹到身上。
(四)靜坐時光線不能太暗,否則容易昏沉;光線也不能太強,否則容易緊張。
(五)氣候涼冷的時候,要把兩膝和後腦包裹暖和,即使熱天打坐,亦不可使膝蓋裸露。
(六)初學靜坐不要勉強坐太久,以時間短、次數多為原則。
(七)初習靜坐時多半無法雙盤,則以單盤為宜。單盤時臀部必須加坐墊,坐墊的高矮依各人身體狀況而定,總以舒適為原則,如果坐墊太高或太矮,都會使神經緊張。至於坐墊的軟硬程度也必須適中,否則引起身體的不適,則影響靜坐的心情和效果。


※11種肝不健康導致的現象
※氣不足則胖,血不足則瘦!胖子也分四種,你屬於哪種呢?
※修鍊探索:道教煉丹術的真相!
※無漏戒淫每年身體發生的變化
TAG:修鍊探索 |
※南懷瑾老師:「打坐」的身法和心法(附講授視頻)
※打坐的心法其實就是「沒有方法」!
※聖空法師:修行不是誦誦經、打打坐就能開悟的
※陳瑜先生傳授陳氏太極拳內功心法及打坐內功修鍊法!
※打坐的方法,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南懷瑾老師開示:「打坐」的好處
※跟師父學打坐:如何對治昏沉和掉舉
※南懷瑾老師:打坐易昏沉,注意守「根門」
※寬見法師:打坐時該想什麼?
※虛雲老和尚:如法打坐可以促進身體健康_鳳凰佛教
※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打坐,助眠健康身心
※南懷瑾老師:打坐時身體搖動怎麼辦
※南懷瑾先生:「打坐」的好處
※道家打坐的正確方法
※打坐,你無法想像的神奇
※打坐時聽呼吸的方法-南懷瑾
※打坐時聽呼吸的方法 - 南懷瑾
※打坐是培福培慧的最好辦法
※打坐,你無法想像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