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陽氣盡則卧,陰氣盡則寤!

陽氣盡則卧,陰氣盡則寤!


陽氣盡則卧,陰氣盡則寤!



人是自然的產物,就該和自然一樣,養生要順四時,不要違背自然規律,古人看重「三寒兩倒七分飽」的生活理念,而所謂「兩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覺」,子時指晚11點至凌晨1點,午時指中午11點至下午1點,睡子午覺的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子時和午時都是陰陽交替之時,也是人體經氣「合陰」與「合陽」的時候,睡好子午覺,有利於人體養陰、養陽。


南懷瑾是禪宗大師和國學大師,每天只睡兩個時辰(四個小時),他睡眠甚少,但卻精神強健,奧妙之一就是堅持「子午覺」。


《黃帝內經》說:"陽氣盡則卧,陰氣盡則寤":


白天午時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稱為「合陽」,而此時正是陰氣初生,所以要小寐或入靜,30分鐘即可,使身體得以平衡過渡,提神醒腦、補充精力。

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此時陰氣最重,而陽氣初生,此時經脈運行到肝膽,子時養肝效果最好,事半功倍,所以應該熟睡,否則,可表現為皮膚粗糙、黑斑、面色發黃等。


道醫認為人一定不能長期熬夜,在晚上10點做睡前準備,11點就要進入熟睡。


子時和午時,一個是陽氣初生的時候,一個是陰氣初生的時候,不論陰氣和陽氣,在初生的時候都很弱小,需要很好地保護;如果在生的時候就消耗了,那麼它們的長、化、收、藏就談不上了。


道醫「子午流注」理論則認為:


每日的12個時辰對應人體12條經脈,規律性很強,這和現代西醫的生物鐘理論暗合;現在的人們往往該睡覺的時候不睡,卻在不該睡覺(子午覺之外)的時間「補充睡眠」——這其實是「非時亂睡」,都是對健康造成傷害的重要原因。

睡子午覺還有幾個注意事項:


1


天氣再熱也要在肚子上蓋一點東西。


2


不要在有穿堂風口的地方休息。

3


睡前最好不要吃太油膩的東西,因為這樣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重心血管病變。


4


午休雖是打個盹,但也不可太隨便,不要坐著或趴在桌子上睡,這會影響頭部血液供應,讓人醒後頭昏、眼花、乏力。午休姿勢應該是舒服地躺下,平卧或側卧,最好的是頭高腳低、向右側卧。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斗米養個仇人」
你敢說你的慈悲不是一種逃避行為嗎!
葫蘆豈只存五福",可救濟眾生道家八寶,葫蘆的妙用!
唯變不變——道醫不傳之秘在於劑量再談劑量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陽氣盡則卧,陰氣盡則寤
陽氣足百病消,風水如何扶陽氣?
耗盡你陽氣的正是這些所謂的時尚:露腳、露臍,諸陽之末被毀,命門真火殆盡
濕氣為陰邪,易損傷陽氣。夏季要如何祛濕?
陽氣是什麼?陽氣不足,吃瑪卡還是吃蟲草?
總是疲乏無力?都是陽氣消耗太過惹的禍!5招養護陽氣,讓你精氣神倍兒棒!
陽氣不足,運氣不好
養生就是在養氣,陽氣決定壽命,陽氣足則百病不生!
《黃帝內經》里如何解釋打哈欠?陽氣不足,陰氣太盛!
一個食療偏方既能疏肝理氣,還能通大便、養陽氣,實在太給力了!
周冬雨托粉絲介紹男友,因陰氣太重需要陽氣,還要圈外的?
不花錢,教你向老天要陽氣,把「陽氣」養回來!
陽氣像太陽一樣,如果你的陽氣不好,就短命了
秋高氣爽沒精氣神原是過度耗陽氣留病根
陽氣不到的地方就是病,陽氣足,百病除!
陽氣足百病消,夏天是陽氣最盛的時候,這些方法讓你遠離寒濕,陽氣十足
濕氣重的人,主要是陽氣不足
今日驚蟄,喚醒你的陽氣,祛除邪氣的好時機!
耗盡你陽氣的,正是這些日常行為,一定要戒掉!教你4招補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