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變的道和變化的教

不變的道和變化的教

一、道教


道教也就是以道教人,讓大家都能達到道的境界,這是人類的真正目的。人類的真正目的是跟道融為一體、回到道這一永恆的故鄉。道教可以分成不變的道和變化的教兩部分,也就是先天的道和後天的教兩部分。道是道路、歸宿和目的,教是教化、引導和手段。道比教更為根本,教是為道服務的,教的作用就是讓人達到道的境界。

不變的道和變化的教


二、不變的道


不變的道就是《道德經》裡邊講的常道(恆道),是道教最本質的部分。不變的道(也就是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的不變不是靜止不動,而是永恆存在、周流不息、本質不變;道「先天地生」、「可以為天下母」,超越時空,是一永恆之光,既照耀萬古又指引未來。即使有一天道教消亡了,只要人類猶存,道仍然會發揮照明引路的作用。道實際上是與人類共存的,有道的存在,人才會感到自己生活的世界是自己的家園。


三、變化的教

不變的道不受時空限制,但現存的一切都在具體時空當中。那麼怎麼讓具體時空當中的人理解並接受不變的道呢?這就需要變化的教了。變化的教是指把不變的道轉化成具體時空中的人能理解並接受的內容(讓常道成為可道)。因此變化的教的含義就是讓常道這一永恆之光作出不同的折射,成為可見之光,針對不同時空的人作出不同的轉化(也就是隨方設教)。如果是在唐代,就要轉化成唐代人能接受的形式,在宋代,要適應宋代人的需要,到了當代就要作出符合當代需要的折射。具體的世界千變萬化,教也要隨之千變萬化,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時代。


現在是信息大爆炸時代,人們有太多的選擇,教也要隨時隨地作出改變,以適應具體時空中的人的需要,以吸引信眾。當前與具體時空結合最密切的就是科學,雖然現有的科學只具有暫時和局部的正確性,很快就會被更新的科學所代替,也就是說科學處於時時刻刻的變化當中,日新月異,但在當下科學對具體時空中存在物的認識是最貼切的。教的變化也要跟上科學的發展,善於運用一切科學手段。雖然科學語言不是表述道的合適語言,會對道做出誤譯,但在當今科學掌握話語權的時代,我們沒有太多的選擇,必須要主動適應。科學語言是適應具體時空的語言,是相對的和暫時的;而道是超越時空的,也許詩意語言更為合適。好的詩是超越時空的,我們不能說現在人寫的詩比唐代的人寫得好;但我們能說現在人的科學水平一定比唐代人高明得多。

不變的道和變化的教



四、當前道教存在的問題

當前道教存在的一大問題是沒有認真去區分不變的道與變化的教。


一方面是誤把變化的教當作不變的道,把非本質部分當成本質部分,把暫時的、局部的當成永恆的。道教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不變的道為了適應不同時代的需要,必然會沾染上當時時代的一些氣息,時代變了,我們就必須把那部分時代氣息從不變的道中剝離出來,讓不變的道保持原有的純凈狀態,然後把純凈不變的道與現在的時代相結合,作出符合現在時代需要的調整。而實際情況是道教往往會把從不同時代沾染的一些氣息當作不變的道的本身,當作神聖的存在,不願做出改變和剝離,以致於在當前的社會顯得不合時宜。


另一方面是誤把不變的道當作變化的教,丟失了本質與核心,迷失了方向(丟失了人類真正的目的)。不變的道是一股先天的清泉,在流經不同的時空當中,要始終保持它的純凈狀態。然而,也會因為流經的時空多了,就會認為不存在超越時空的源頭,迷失在具體的現實世界當中,失去道對社會的凈化、提升作用,反而被社會所同化。


從根本上來說,道教組織和宮觀都是非本質部分,其作用是讓社會大眾能理解和接受不變的道,讓不變的道顯示出來。如果搞不清楚這一點就會本末倒置。道教組織和宮觀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會認為道教組織和宮觀的利益是至上的,會認為這是最應該堅持的部分,而忘掉了人類的真正目的。道教組織和宮觀的作用主要是媒介,作為通道連接現實中的人和不變的道。

不變的道和變化的教


五、通向不變的道的直接途徑


前面講的是讓不變的道轉化成具體時空的人能理解和接受的內容,其實這種轉化是不得已而為之。更好的辦法是真接提升具體時空中的人的心靈為超時空的心靈,轉識神為元神,轉後天為先天,讓超時空的心靈真接與超時空的道相連接,這就需要實修了。實修才是通向不變的道的最有效途徑,也就是《道德經》講的致虛極守靜篤,打坐練功靜到極點,恍惚窈冥中自然就見道了。心靈純凈的人,有時候在某個剎那間,在爬山的時侯,看到美景的時候等等。像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剎那間就見道了,因此詩是最近道的語言。


變化的教是一種媒介,但真正的媒介還是自己,反求諸己,探索自身才是通向大道的直接途徑,這就是人類的真正目的吧!

公眾平台簡介


此公眾平台由禪藝國際藝術機構主辦,為簽約畫家、古琴家、全真派道士郭關道長設置公眾平台號,歡迎關注。本平台發布郭關道長藝術創作內容之外另涉及書畫、音樂、藝評、哲學等文化藝術類內容,您若有好文好畫歡迎來稿,請先關注此公眾平台,再投稿至郵箱:ybbud2008@126.com

不變的道和變化的教


不變的道和變化的教



郭關簡介:出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繪畫、音樂、書法、詩文、斫琴、裝置、行為等領域;知周易、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曾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後於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韋編三絕》 古琴演奏:郭關道長




不變的道和變化的教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古人追求的筆法究竟是什麼?
沒有照相機的宋代,李嵩用畫筆記錄了 風情
古寺光影
太古遺音 古琴
中國古代漆藝的至高境界

TAG:郭關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永恆的變化
指數型思考:在不變中不斷的變化
人的變化比心的變化緩慢太多
3種卧推變化讓你的胸肌變的更強
唔 佟麗婭張儷的妝發變化,讓氣質都變颯
教育正在和將要發生的變化
哲理故事:古董的價值不變,變化的只是我們的感覺
唔~佟麗婭張儷的妝發變化,讓氣質都變颯
混合雲的變化
一點略微的變化都能打造出完全不同的氣質和造型
可以根據溫度的變化而變換顏色的染髮劑
不斷變化的心念
同樣的髮型,不同的變化
瘦了的冉瑩穎衣品有了顛覆性變化,鄒市明改變的嗎?
會變化的太陽
「變大」「變黑啦」!懷孕後身體的那些難以啟齒的變化正常嗎?
我們並不比河水的變化更小,書也在變化
規律、變化與漸進
身體在太空中的變化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