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編者按:您現在看到的,是新京報攝影記者2016年度個人作品系列。這一年,他們出現在各個領域的新聞第一線,定格下一個又一個足夠分量的現場畫面。


本期出場的,是攝影記者浦峰。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回首2016,一直沒想通為什麼,我們總是想著做這個、做那個,卻往往做不好自己份內的事,甚至很多能做到的事都做不好。


這個時代,我覺得靠譜比才華更珍貴、更稀缺,所以,但求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能做的事。


我一直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

—— 新京報攝影記者 浦峰

「這一年,我安安靜靜地拍著線口上的採訪。最喜歡的,就是去故宮。能一個人走在紫禁城僻靜的小道上,是一種享受。」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這些年,單霽翔院長給故宮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恢復了諸多原貌,讓老百姓看到了更多真實的故宮。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有一個女人,就是坐在這塊帘子後面,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養心殿翻修,在牆內發現的工人名字。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三希堂里乾隆珍愛的寶物,絕對是商周的,這造型現代人根本創意不了。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上百年未動過的皇室窗畫,作者想來應該都是各種進士。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近百年來從未開放的毓慶宮,原來裡面的柜子和老百姓家的差不多。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超大陣勢的消防演練,據說宮外不明真相的群眾還報了火警。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曾經被燒毀的建福宮花園,能看到遠處的國貿。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一直特別敬佩故宮,旺季最高票價才60元。比起全國各地動輒幾百元門票的景點,實在性價比太高了。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每次故宮展覽,都可以回味下中國的古代藝術。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門釘已掉落,變成一雙「眼睛」在看著紫禁城的變化。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石柱老去,紅牆翻新,不變的是幾百年在宮裡年復一年飄零的落葉。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閉館的時候走在這條東側路上,能感受到什麼叫深宮高牆。

「這一年,我還是喜歡隨手拍一拍走過路過的"城市表情",一部分刊發在新京報的《城市表情》欄目,更多的則是分享在朋友圈。」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1月18日,海南,三亞。


不知道從哪裡漂來的枕木,隨波逐流地一次次想要靠岸,而管理員又一次次地試圖把它推進海里。雙方來來回回、反覆較著勁。


當天離開的時候,枕木已經被推進了海里,可第二天早上再次來到這裡,卻發現它安然地躺在海灘上。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2月1日,台灣,澎湖。


在澎湖發現的一個小寺廟,朽爛的佛像周圍悄無聲息,觀此景,令我不由變得輕手輕腳,敬畏之感從腳底升起。


對台灣的宗教很是驚訝,各種大大小小的神佛裸露於室外,讓過往的男女老少都看在眼裡,影響在心裡。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2月7日,江蘇,無錫。


爺爺在家中主持祭祖,七歲的牛魔王蹲於一旁,在手機上搶紅包。


一直為北漂二代的牛魔王糾結,在外面漂得越久,就越覺得人活著要有根。古人去老懷鄉還能有祖屋在,而我的老家不久之後就要拆遷進城,我和牛魔王都會變成斷線的風箏,很心傷……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2月22日,北京,鼓樓。


一名擊鼓演員躲在門後曬太陽。再冷的寒風,只要有一絲陽光,總能感受到溫暖。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2月22日,北京,南五環外。


建設中的新樓盤和高架橋。十三年前,誰也不敢想北京城能開通七環,誰也不敢想北京城的霧霾會變得這麼重。


不是誰都有這個契機和勇氣逃離,痛並糾結地活著……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3月19日,北京,北五環外。


一輛外省車在趴活。北京這座城市,除了有無數的達官顯貴、明星大腕,還有更多的小人物存活其中。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3月28日,北京。


一名愛慕鄧麗君的死忠粉在自己的計程車內常年擺放著她的照片和她喜歡的鮮花。


這是我見過最奇特的計程車司機。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4月19日,北京,二環內。


這是一座被外省公安查封的四合院。這戶人家,富貴是有了,平安還沒做到。


當時滿腦子想的就是,這大宅子太浪費了。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4月28日,北京,八大處公園。


五彩的氣球,黑色的背影,紅色的椅子,短髮、脖子、手臂......正在等待放飛氣球的這名工作人員,優美得讓我忍不住偷偷跑到她身後,按下了快門。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5月13日,北京。


一場中職學生模特比賽。輪廓太完美,以至於被我裁得只剩下了臀和腿。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6月4日,北京。


老實說,我一直沒有去放大看這名女子的臉,或者,即使放大了我也沒記住,完全是被夕陽中的高跟鞋所吸引。


那腳部的曲線,在暖色的光線下很美。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6月24日,北京。


當時我在開車,看到這個場景時,實在是深有感觸。有一次接兒子放學,因為自己沒注意,他差點兒掉下來。


看著他們打瞌睡的樣子,實在很可愛。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6月28日,新疆,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一個小女孩站在餐廳中央的霓虹燈下,跟著音樂翩翩起舞。


小朋友的世界,就是那麼單純和美好。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7月30日,山東,泰山。


坐纜車上山頂的時候,正好遇到了陣雨。車廂外從清晰到模糊,感覺到了一個不真實的世界。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8月7日,北京,石景山遊樂園。


山頂上的「海盜」看押著籠子里的「俘虜」。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8月25日,北京,故宮角樓。


這兩年的北京城,別說是彩虹,就是有個藍天白雲都感覺是天賜的禮物,誰都不願意錯過在朋友圈曬藍的機會。我也是。


那天,拍著拍著,眼前突然出現了這樣一個「姿勢」……嗯,我真的是在看天。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9月26日,北京,八大處公園。


好像每年秋天都會拍到一張喜歡的落葉圖。那天吃完飯離開的時候,無意間看到此景,心中頓喜。


有時候,美就在那個不經意的角落,等著有心人。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10月10日,北京,故宮。


那天,時間很早,天氣很好,陽光很燦爛,紅牆很有味道。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11月7日,北京。


6000名廣場舞大爺、大媽齊聚在偌大的體育場一起跳西班牙鬥牛舞,這陣勢還是挺震撼的。滿眼的中國紅,也不知道哪裡找來這麼多老年人。


等我老的時候,還是喜歡打麻將。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12月10日,北京,某滑雪場。


上帝視角遠比人類的三維世界簡單,三維可以有無數種拍攝手法,想掌握很難,但二維就一種視角,飛上去就全看到了。


只是因為我們沒有最牛逼的翅膀,所以才不得不做上帝的信徒。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12月16日,北京,中央電視塔。


一場大霧霾來襲,跑到兩百多米的塔上,能看到「黃色」越攀越高,逐漸吞噬了「藍色」。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2016年12月31日,北京,大鐘寺。


一名女生在PM2.5超過500的深夜裡等候新年的到來。


來到這裡排隊敲鐘迎新年的,基本都是學生、情侶。年輕真好。

「已經十三年了,我依然在享受著上面的這些"城市表情"。何以解憂,唯有『表情』!


當然我還在追逐另一個"表情",那就是真正的"City Face"。可能沒什麼用,純粹是為了自娛自樂,解我塵世之毒。


希望有朝一日,匯聚成海,讓這些臉譜能給更多的人帶去歡樂,解更多人的毒。」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努力在做一個靠譜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浦峰年度作品



請繼續關注近期推送的


新京報攝影記者年度作品系列。


持續,未完:)


- The End -


編輯:小麥


【微信搜索「ipaizhe」或「拍者」,查看更多往期內容。】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拍者 的精彩文章:

好照片永遠是珍貴而稀缺的:新京報圖片編輯李冬年度作品
重新開始,一切都不算晚:新京報攝影記者李飛年度作品
報道攝影的「改變」和「無力」:新京報攝影記者陳傑年度作品
繼續有溫度的觀察:新京報攝影記者侯少卿年度作品
最「不務正業」的圖片編輯:新京報圖片編輯王子誠年度作品

TAG:拍者 |

您可能感興趣

追「現場」的人:新京報攝影記者王貴彬年度作品
照片是不會騙你的:新京報攝影記者薛珺年度作品
重新開始,一切都不算晚:新京報攝影記者李飛年度作品
故事裡最有意思的是人:新京報攝影記者郭延冰年度作品
繼續有溫度的觀察:新京報攝影記者侯少卿年度作品
報道中的「改變」是我最大的動力:新京報攝影記者王飛年度作品
做記者,我才剛上路:新京報攝影記者彭子洋年度作品
報道攝影的「改變」和「無力」:新京報攝影記者陳傑年度作品
平民百姓的故事,才是真實的中國:新京報攝影記者吳江年度作品
別人記錄時代,我來挽留童心:新京報攝影記者王遠征年度作品
北漂11年的「長江前浪」:新京報攝影記者王嘉寧年度作品
我依然熱衷於「小人物」的命運:新京報攝影記者尹亞飛年度作品
一個攝影記者拍攝的真實戰爭
新京報一線記者講述:那些新聞背後的故事
郎靜山:獨創集錦攝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攝影記者
九一八事變日軍記者拍攝的照片:最後一張,讓國人顏面盡失
【砥礪奮進的五年·人權篇】CRI中意媒體川渝行·記者手記:我眼中的重慶與「一帶一路」倡議
英國記者拍攝的晚清
「大屠殺」之後的南京是什麼樣子?一名日本記者拍下了不少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