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蒲黃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蒲黃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蒲黃



蒲黃 / Pú Huánɡ

Pollen Typhae


上一期: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前胡 | 第94天


中藥速記


性味歸經:

甘,平。入肝、心包經。


功效:


活血祛瘀,收斂止血,利尿通淋。


主治病證:


(1)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

(2)血瘀心腹疼痛、痛經,產後瘀阻腹痛。


(3)血淋澀痛。


配伍:


蒲黃配五靈脂:蒲黃性平,生用活血化瘀而止血,炒用收澀止血略兼化瘀;五靈脂性溫,生用活血止痛,炒用功偏化淤止血。兩葯相合,無論 生用、炒用均能活血止痛、化淤止血,善治血瘀胸脅心腹諸痛及血瘀出血。


性能特點:

本品甘緩不峻,性平不偏,入肝與心包經,生用與炒用功別。生用活血化瘀止血,兼利尿;炒炭長於收澀,略兼化瘀,止血力較強。善治出血及瘀血諸痛,無論寒熱均可。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 布包;或入丸散。外用:適量,干摻,或調敷。止血宜炒炭用,活血宜生用。


使用注意:

生蒲黃有收縮子宮作用,故孕婦慎服。


藥理:


本品有促進血凝、止血、抗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降血壓、抗心肌缺血、抗動脈粥樣硬化、改善微循環、興奮子宮、抗炎及鎮痛等作用。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蒲黃



基本屬性


別名:


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黃


藥材類別:花類


入葯部分:


為香蒲科植物長苞香蒲、狹葉香蒲、寬葉香蒲或其同屬多種植物的花粉。。


產地:


主產於浙江、江蘇、山東、安微、湖北。


採收加工:


夏季採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花序,晒乾後碾軋,篩取花粉。剪取雄花後,晒乾,成為帶有雄花的花粉,即為草蒲黃。


性狀鑒別:


本品為黃色粉末。體輕,放水中則飄浮水面。手捻有滑膩感,易附著手指上。氣微,味淡。


炮製方法:


處方用名有蒲黃、生蒲黃、炒蒲黃、蒲黃炭。


1、蒲黃:取原藥材,揉碎結塊,除去花絲及雜質。


2、蒲黃炭:取凈蒲黃,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棕褐色,噴淋少量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晾乾。蒲黃為花粉類藥物,質輕鬆,炒制時火力不可過大,出鍋後應攤晾散熱,防止復燃,檢查確已涼透,方能收貯。如噴水較多,則需晾乾,以免發霉。


炮製作用:


蒲黃味甘,性平。歸肝、心包經。具有行血化淤、利尿通淋的功能。用於瘀血阻滯的心腹疼痛,痛經,產後瘀痛,跌打損傷,血淋澀痛。蒲黃炭性澀,止血作用增強。常用於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傷出血。


蒲黃生、炒品均有止血作用,但蒲黃炭具有加快血小板凝聚速度的作用,能縮短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


功效與作用


止血;祛瘀;利尿。主吐血;咯血;衄血;備痢;便血;崩漏;外傷出血;心腹疼痛;經閉腹痛;產後瘀痛;痛經;跌扑腫痛;血淋澀痛;帶下;重舌;口瘡;聤耳;陰下濕癢。


止血、活血:用於各種出血、痛經、跌損、癰腫疼痛。配五靈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常用於產後腹痛、痛經及胃腹瘀痛。


《本經》: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藥性論》:通經脈,止女子崩中不住,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利水道。


《日華子本草》:治(顛)撲血悶,排膿,瘡癤,婦人帶下,月候不勻,血氣心腹痛,妊孕人下血墜胎,血運血癥,兒枕急痛,小便不通,腸風瀉血,游風腫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破血消腫生使,補血止血炒用。


《綱目》:涼血,活血,止心腹諸痛。


《本草經疏》:治癥結,五勞七傷,停積瘀血,胸前痛即發吐衄。


《現代實用中藥》:外用於創傷,濕疹。


《南寧市藥物志》:外用治瘰癧。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蒲黃



附方


1.主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取生蒲黃適量,每次3克,每天3次,口服,連服2個月。方中蒲黃活血、降脂。


2.蒲黃散(《千金要方》)治漏下不止:蒲黃10克,鹿茸、當歸各60克。下篩,酒服5克,每日3次。


3.蒲黃酒(《大同方劑學》)治風虛水氣,通身腫及暴腫等症:蒲黃、小豆、大豆各10克。上3味,以清酒一斗,煮取3升,去豆,分3次服


4.治婦人月候過多,血傷漏下不止:蒲黃三兩(微炒),龍骨二兩半。艾葉一兩。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米飲下,艾湯下亦得,日再。(《聖濟總錄》蒲黃丸)


5.治產後血不下:蒲黃三兩。水三升,煎取一升,頓服。(《梅師集驗方》)


6.治產後惡露不快,血上搶心,煩悶滿急,昏迷不省,或狂言妄語,氣喘欲絕:干荷葉(炙)、牡丹皮、延胡索、生乾地黃、甘草(炙)各三分,蒲黃(生)二兩。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蜜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局方》蒲黃散)


7.治產後心腹痛欲死:蒲黃(炒香)、五靈脂(酒研,淘去砂土)各等分。為末,先用釅醋,調二錢,熬成膏,入水一盞,煎七分,食前熱服。(《局方》失笑散)


8.催生:蒲黃、地龍(洗去土,於新瓦上焙令微黃)、陳橘皮等分。各為末,如經日不產,各抄一錢匕,新汲水調服。(《證類本草》)


9.治墜傷撲損,瘀血在內,煩悶者:蒲黃末,空心溫酒服三錢。(《塞上方》)


10.治吐血、唾血:蒲黃一兩。搗為散,每服三錢,溫酒或冷水調。(《簡要濟眾方》)


Note:以上關於中藥材蒲黃的介紹內容整理自《中華草本》《中國藥典》《全國中草藥彙編》等資料,內容僅供參考與學習,不宜當做私自用藥蒲黃的參照,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故事


相傳,南宋年間。宋度宗有次攜帶愛妃,來到御花園,盡情游春賞花。時值春光明媚,百花吐艷。他們時而嬉戲打鬧,時而開懷暢飲,好不樂哉。然而,樂極生悲,就在當天晚上,宋度宗突然舌腫滿口,既不能言語,又不能進食。滿朝文武百官焦急萬分,急召集宮庭御醫研究診治方法,蔡御醫道:「皇上的舌病用蒲黃和乾薑各半研成細末,蘸之乾擦舌頭可愈。」度宗就按此方法治之,果見奇效。後來度宗問蔡御醫:「蒲黃和乾薑為何能治寡人的舌病?」蔡御醫道:「啟秉萬歲,蒲黃有涼血活血作用。蓋舌乃心之外候,而手厥陰相火乃心上臣使,得乾薑是陰陽相濟也。」



每一醫案現推出每月送書活動啦!


小編每天會給第一位回答正確的朋友加上1分,到月底了分數最高者將獲得出版書一本喲!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蒲黃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蒲黃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小青龍湯僅服10劑,哮喘即平95期
10幾歲抽煙,慢性支氣管炎10餘年,次方3劑可搞定94期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前胡

TAG:醫承有道 |

您可能感興趣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薑黃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黃芩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黃連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黃精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石菖蒲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秦艽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蟾酥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茵陳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檳榔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地黃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蒼朮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白芷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白朮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柴胡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紫菀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蛤蚧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茯苓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豬苓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斑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