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讓傳統文化回歸當代生活」——專訪時尚民藝生活周策劃人張雪

「讓傳統文化回歸當代生活」——專訪時尚民藝生活周策劃人張雪

1月16日至22日,由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中國文化譯研網、中華網、中華文化促進會及張伯駒潘素文化發展基金會聯合打造的特色小年活動——「文化天橋·藝術新春」時尚民藝生活周在天橋藝術中心舉辦,此次活動融合民藝、閱讀、創新、時尚、科技等多種元素,以全新方式闡述中國春節文化,為廣大市民帶來一場別具特色、時尚氣息濃郁的「小年廟會」。


活動中,記者對此次活動的策劃人張雪進行了採訪:

「讓傳統文化回歸當代生活」——專訪時尚民藝生活周策劃人張雪


(時尚民藝生活周策劃人張雪在活動背板前留影)


記者:能說說您和傳統文化是怎麼結緣的嗎?


張雪:我從4歲起開始學習戲曲,每天跟著師傅學習逐步在戲班裡進行表演,可以說戲曲的學習讓我從小就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也逐漸的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到痴迷。7年前,參與了中國群眾文化學會棋牌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工作,逐步加入到中國圍棋文化宣揚與賽事組織工作。這個經歷讓我再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有了新的理解,從此,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在全國各地的宣傳、教育,讓無論是農民、工人還是孩子都能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深刻的認識中國,希望他們通過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增加大家的文化自信。同時,也在思考,如何把中國的傳統文化介紹給海外,讓外國人更好的更容易的理解傳統文化。其實這次策劃「民藝生活周」活動也是思考如何把傳統文化與當前的流行時尚生活結合,更好的被青年人所接受,畢竟他們才是中國的未來。

「讓傳統文化回歸當代生活」——專訪時尚民藝生活周策劃人張雪



(張雪在布置民藝生活周展覽現場)


記者:您從事過哪些傳統文化推廣的工作呢?


張雪:2014年起,我先後參與了北京鄉村文化保護與發展志願者協會(RCRA)、世界綠色設計組織鄉村發展專委會、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張伯駒潘素文化發展基金會的工作,經常帶著志願者到全國各地鄉村去發現和了解傳統鄉村文化。所到之處,我看到不少傳統文化之鄉都面臨著人才流失、品牌缺失、後勁不足的問題,很多老百姓對於傳統沒有太多自信,也不會創新發展,城裡人也不了解鄉村文化,沒機會接觸寶貴的傳統文化精髓,城市與鄉村的割裂非常明顯,也就不能形成對鄉村文化產業品牌的消費,導致大量村莊、小城鎮沒落了,也非常貧困,很多活生生的文物和遺產就只能爛在地里,後繼乏人,讓我非常痛心。

我們接觸了很多專家,包括文物專家、農業專家、科技專家、建築設計師、藝術家等等,大家都對這個問題非常著急,我們希望能通過整合各方力量,形成這樣一種新的鄉賢反哺體系,以公益的方式幫助地方政府解決問題,教大家重新梳理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當成一筆財富重新加以激活和利用,把有特色的文化好好保護和發展起來,而不是作為負擔把它拋棄掉,甚至最好能在這個基礎上形成我們自己中國的文化品牌,讓主流民眾能夠重新喜歡它。

「讓傳統文化回歸當代生活」——專訪時尚民藝生活周策劃人張雪



(時尚民藝生活周志願者合影)


記者:您在策劃「時尚民藝生活周」的過程中,對於傳統文化推廣有什麼創新舉措,有什麼成果?

張雪:「中華新民藝·時尚生活周」,又稱「時尚民藝生活周」是中華文化促進會、中國文化館協會、張伯駒潘素文化發展基金會、中華網等幾家單位共同策劃的一個創新項目,主要目的是通過在有條件的城鄉地區不斷組織有深度、有廣度、有新意、接地氣的思想對話、學術沙龍、藝術展演、手工體驗、創意市集以及互聯網、藝術+科技等活動,以符合當代人口味的方式,重新挖掘、整理、展示和推介我們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通過這樣重新的編排和組合,比如像這次的3D全息戲曲,我希望可以通過方式讓戲曲走入尋常百姓家,傳播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百家姓藝術裝置、灶王爺+宇航員組合、節日地圖知識競賽、創意皮影互動、兒童舞龍游蚌、現場織布剪紙手工體驗,還有書展、藝術展、中外跨界音樂演出等方式,都是我們反覆策劃,精心組織的,我們希望讓觀眾能感到驚訝、驚喜:原來傳統文化還可以這麼玩?我們想盡辦法超出常規,讓觀眾動起來、問起來,一點點去關注民藝的細節、發現民藝的樂趣,讓觀眾一步步參與進來,做好「需求側改革」,一下子引爆了很多人對傳統文化的好奇心和興趣點,從而真正帶動了很多民藝的推介。


比如這次四川自貢燈會的推介,在民藝周上就非常成功,好多孩子都不肯走,都想試試自己來做一個燈,自己在上面畫畫。還有我們幫助文化部扶貧縣黎川縣做的特產推介,讓很多人都遲到了從未吃過的灌芯糖,把這些鮮有人知的知識普及給大眾。我們推出的兒童版舞龍游蚌和御馬遊戲也特別受歡迎,在城裡長大的孩子們從來沒摸過舞龍,以前總覺得這是一個農民才玩的東西,現在忽然發現這個遊戲自己也可以參與,大家配合起來還可以千變萬化形成各種組合,都特別感興趣,那個蚌殼、還有木偶、剪紙、布藝等等,更是被00後玩出了各種新鮮玩法,幾乎每天不同的孩子玩法都不一樣,讓家長也非常開心。民藝就是這樣,只要我們給大家製造更多機會去接觸它,自然就會有很多玩法,這樣潛移默化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就不會斷了。來參觀我們民藝周的外國觀眾更是高度評價,他們很多人來中國只是看到了城市的繁華,並不知道中國鄉村和民間生活的情況,通過展覽他們也對我們的生活有了更加直觀的理解,很多人都表達了希望有機會去中國鄉村看看的願望。我覺得這就基本達到了我們辦這個活動的目的,讓我感到非常自豪、也非常有信心可以把「民藝生活周」這個品牌繼續做下去,做到各個地方、甚至各個國家,讓我們的傳統文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進入人們的生活。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網 的精彩文章:

羅援:特朗普上台給中國提供了造勢而上的機會
印度列車脫軌事故已致13人死亡 遇難人數仍在上升
中國遠航戰艦「花式過年」:拜年視頻可能上春晚
韓獨檢組:三星掌門人李在鎔或再被提請批捕
日媒:安倍訪美日程擬推遲至2月 努力強化日美同盟

TAG:中華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傳統藝妓的現代生活
為何古代文人都追求慢生活
清代民間風俗生活圖集
美國游牧民族的生活
文革剛結束時 人民的生活狀態
論英國貴族生活
鄧祁候滅國:群體生活中的障礙
古代大家閨秀的精緻生活
中國古代女同性戀的怪癖性生活
西二旗女民工的文藝生活
冬季養生健康生活小常識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微訪談:文化遺產與現代生活
當代之光:獨具中國特色的養生活動
「尊道貴德」與當代社會生活
明代藩王 平庸生活里沒有真正的藝術
英國人筆下的清朝市民生活
生活的藝術|夏丏尊
真實的美國生活,移民爸爸講述在美教育、生活和創業
西南聯大師生生活清苦,教授當掮客賺傭金,女學生伴舞計時論錢
實拍日本傳統藝妓的現代生活私照,靠表演征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