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寺院過堂為何要止語?

寺院過堂為何要止語?

寺院過堂為何要止語?



當你第一次在寺院隨出家人吃齋飯時,定感到新鮮:出家人吃飯,坐不窺堂,端身無語,舉止安詳,既嚴肅又認真,氣氛平和,令人如坐春風。

跟我們平時的吃飯觀念大不一樣啊。仔細想想,諸如時下的各式宴會、午餐會、工作餐、各種Party、家庭聚會,自然少不了相互交談,講笑話、說段子,古今中外、雅俗並蓄,並以敬酒勸酒營造氣氛,越熱鬧越好。倘若不說話,協商協議、簽訂合同、洽談生意、聯絡感情、情感交流……,都無法完成。


由此看來,平時一般人的吃飯都有其豐富的內容及功能,兩人以上的飯局,若無人吭聲,氣氛定緊張不妙了。


出家人吃飯,有什麼內容功能呢?這裡頭還真是大有學問啊。若以一句話概括:吃飯即是修行。


一、佛門中的「吃飯」,正規說法是過堂。堂,就是指齋堂。

也就是五觀堂,即是吃飯用膳的地方。因為寺院里人多,集體吃飯採用「過堂」的方式。過堂是中國漢傳佛教叢林中特有的儀制,早餐、中餐兩次過堂,是將進食視為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團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禮儀的統一。


過堂主要體現了五個佛教理念:


感恩惜福,慈悲平等,知足節約,內觀自省,綠色環保。參加「過堂」可以體驗到佛教對生命自我和外在物質世界的認識。


或許有人初次參加「過堂」會有點兒不習慣,樣樣都有規矩,有點拘束,但是慢慢便會自然適應,反而覺得有受用。在過堂時,住持和尚坐在齋堂中的法座上,僧眾在兩邊就座。居士、在家眾等坐在出家師父下首或後面一排。


飲食之前,先要敲在齋堂外的大木魚(梆)和半圓型鐵板(雲板)。梆是吃飯號令,又叫長魚。魚晝夜均不合眼,隱喻佛教徒修行也應精勤不息。吃飯前,飯吃完後,碗筷都應擺在桌邊放整齊。

在二時臨齋儀中,維那師在齋堂引領大眾念了供養偈之後,呼此偈:佛制比丘,食存五觀,散心雜話,信施難消。大眾聞磬聲各正念。後,大家齊聲唱誦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開動了。


用齋時不得說話,飯碗要端起來。吃飯開始後,行堂僧人或居士巡視添飯菜,如果需要,應將空碗送到桌邊,不可出聲叫喚。需多少,添多少(有專門手勢),不得遺剩飯菜。


飯畢,僧值師居中向上站,默示結齋。維那師引領大眾同念准提咒及結齋偈。為施主祈福迴向。最後,次第離開齋堂。

寺院過堂為何要止語?


「過堂」(資料圖)


什麼是「五觀」呢?五觀,是僧人吃飯時應該觀想的五種思維境界。


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面對供養,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並思量粒米維艱,來處不易。)


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藉著受食來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養嗎?)

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謹防心念,遠離過失,對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將所受食物,當作療養身心饑渴的良藥)


5、為成道業,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飢餓,體衰多病,難成道業;但是如果貪多,也容易產生各種疾病。所以必須飲食適量才能資身修道。)


吃飯既是修行,食存「五觀」,即使硬如金石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難以消受。也由於觀想此五事之故,齋堂又稱五觀堂。


二、隨眾過堂利益,古德云:好處有八。


1、 不懈怠故──就是不放逸。過堂前打板三次,叫做三通。第一通,是通知準備吃飯;第二通,眾人穿袍搭衣,去到齋堂;第三通,排班靜候,恭迎大和尚。這樣做,大家不能怠慢拖拉。很有次序。


2、供養省力──廚房及行堂(盛飯菜)的人工作方便、省力,可以一次過排好碗筷,盛飯菜以及收拾整理都快易。


3、平等無我──大家都吃同樣的飯菜,大和尚小和尚都沒有什麼不同,平等供養,無人我相,因此便沒有分別心。


4、不偏眾食──大家用膳平等,各樣食物分配均衡,營養便會均勻,對身體亦有好處。又能改變不良的習氣。


5、甘苦同受──大家無有揀擇、如嘗甘露、法喜無窮,體現出佛教的平等。


6、存正念故──不生妄念。妄念一起,當觀信施難消,為葯食故,借假此身,息諸妄緣,即起即空,是謂存正念。


7、如法如理──唐代以後,因為寺院人漸漸多,尤其是在傳戒時,常過千人,若不設這些規則,便會很亂。有次序便心安道隆,佛法時時現前。


8、起止威儀──佛弟子,凡事都超眾,連吃飯也有規有矩,令人一見便會生歡喜及恭敬心。此就是現身說法。


由此,可看出五觀的重要性,否則作為僧人來說,信施難消。只有大阿羅漢為全應供,餘下皆是缺應供。也就是說,大阿羅漢能消一切信士供養,是圓滿的。而初二三果的聖人,也消受不起信士的供養,何況凡夫僧眾?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貴州省梵凈山承恩寺 的精彩文章:

人生宛如單程列車 一去不復返
修學凈土法門要了解的十件事
痛苦緣於比較,煩惱緣於心
接納自己,是對自己最溫暖的慈悲
此文獻給不信佛教的人們

TAG:貴州省梵凈山承恩寺 |

您可能感興趣

吃飯即是修行 到寺院過堂這些規矩你要知道!
感悟寺院過堂
佛寺院過堂儀軌
如何在過堂中修行?
過堂儀軌,下次在寺院用餐不會手足無措啦!
同樣是吃飯,佛門吃飯為什麼叫「過堂」?
同樣是吃飯 佛門吃飯為什麼叫「過堂」?
來一起說說佛教的過堂禮儀
大明忠臣胡宗憲罷官押解進京,家中女眷被扒褲過堂,脫鞋遊街
走進全真道士的傳統生活——開止、過堂
章瑩穎案二次過堂,章母首見嫌犯失控哭喊「還我女兒」
探秘寺院過堂:一菜一飯一湯的「佛家簡餐」,體驗舌尖上的修行
隨眾過堂有八種好處
前兩年落馬的老虎中還有誰沒「過堂」?
內閣長官「過堂」 韓兩大陣營忙「鬥法」
還記得冷孟梅嗎?至今已經超過14個月,該案昨日過堂再次延期了!
朴槿惠、崔順實、李在鎔同被起訴 三星核心高層挨個過堂
最後一位山西落馬老虎過堂,人沒在
最牛副局長今過堂 曾放話「越發達水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