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理化所等提出並構建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材料學新領域

理化所等提出並構建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材料學新領域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低溫生物與醫學實驗室與清華大學醫學院聯合小組,應《國際材料學評論》(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之邀,基於其十餘年來在液態金屬材料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學領域的長期實踐和積累,撰寫了專題評述論文首次系統地提出並構建了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材料學新領域。


液態金屬是一大類物理化學行為十分獨特的新興功能物質,然而其諸多屬性和用途卻長期鮮為人知。作為先行者,中科院理化所與清華大學聯合團隊在液態金屬領域長期開展了大量研究,率先揭開了諸多全新的科學現象、基礎效應和變革性應用途徑,在廣泛領域實現了全面突破,促成了若干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和發展。特別是,他們率先將液態金屬推進到一系列重大生物醫學難題和瓶頸的解決上,由此帶來了相應醫學技術的觀念性變革。其中,首創的液態金屬神經連接與修復技術,被認為是「令人震驚的醫學突破」(Most Amazing Medical Breakthroughs);創建的液態金屬血管造影術、液態金屬栓塞血管治療腫瘤技術、鹼金屬流體熱化學消融治療腫瘤法、注射式固液相轉換型低熔點金屬骨水泥、液態金屬柔性外骨骼技術、印刷式液態金屬柔性防輻射技術、注射式可植入醫療電子技術,以及人體皮表電子電路液態金屬直接列印成型技術等,也以其嶄新的學術理念和技術突破性,引起業界廣泛重視。大量原創工作被眾多國際知名科學雜誌、專業網站及電視新聞如New Scientist、MIT Technology Review、Daily Mail、Discover、News Week、Fox News、CCTV等專題報道。其中液態金屬神經連接與修復技術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尤為深遠,論文公布不久通過Google搜索liquid metal, nerve, China有超出1200萬條直接或間接報道轉引條目。上述系列代表性工作在此次專題評述文章中均有闡述和剖析。


近期,理化所與清華大學聯合小組還進一步推進了相應技術的進步。在發表於《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上的題為《液態金屬作為外周損傷神經的再連接介質》(Liu et al., Liquid metal as reconnection agent for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2016, 61: 939-947)的論文中,作者們將試驗對象從之前的水生動物牛蛙拓展至更接近實際應用情形的哺乳動物小鼠上,將封裝有液態金屬的硅膠管與小鼠受損的坐骨神經兩端縫合,由此建立了信號傳導通路。系列電生理試驗發現,經液態金屬手術治療後的小鼠與對照組相比,肌肉萎縮現象延遲兩個月。這項工作進一步驗證了液態金屬在神經修復方面的價值和潛力。

此外,聯合小組還與北京協和醫院合作,首次證實基於皮表液態金屬電路傳導的低壓電學效應可有效治療惡性黑色素瘤,相應論文以《基於皮膚液態金屬印刷電子學的黑色素瘤電學刺激療法》為題發表於《臨床與轉化醫學》(Li et 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owards melanoma therapy via liquid metal printed electronics on skin,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16, 5: 21)。研究中,作者們將液態金屬噴塗於荷瘤小鼠的皮表上,作為一種適形性較高的電極來施加電場。這種半液態化電極與傳統剛性電極不同,材料製備及噴印過程十分快捷,且能更緊密地貼合於皮表以及更精準地將電場導往目標腫瘤部位。系列動物試驗及病理切片結果顯示(圖2),經適當頻率和持續時間電學作用後的黑色素瘤體積顯著縮小。新方法促成了一種液態金屬柔性電子學治療腫瘤模式的建立,未來可據此製造創可貼式的黑色素瘤電子治療貼片。


進一步地,聯合小組還偶然發現了一組不同於常規情形的皮表液態金屬電極變形與重構效應。在發表於《應用物理學A》(Applied Physics A)上的題為《印製於生物體皮膚表面的液態金屬薄膜的電學誘發自重構現象》(Guo et al., Electrically induced reorganization phenomena of liquid metal film printed on biological skin, 2016, 122:1070)的研究論文中,作者們在實驗中觀察到,塗敷於離體組織皮膚表面的電極圖案,會在一定外電場的誘導作用下出現變形和自重構現象(圖3),這會對相應的醫學監測與治療帶來不便。不過,有趣的是,這一重構效應在活體組織皮膚表面卻微弱許多,因而並不影響相應的生物醫學應用。造成離體與在體效應存在差異的原因來自組織內血液輸運及活體細胞電學傳遞能力的顯著不同。針對液態金屬的自重構效應,作者們還提出並證實了將其用於構築體表電學開關方面的用途。


值得指出的是,液態金屬在製造電子服裝類柔性生理信息檢測器件方面也有獨到價值。在發表於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上的題為《在不同衣物上噴印液態金屬電子以構築可穿戴功能器件》(Gui et al., Spraying printing of liquid metal electronics on various clothes to compose wearable functional device, 10.1007/s11431-016-0657-5, 2016)的研究論文中,作者們探明了液態金屬在不同材質布料上的印刷和封裝特點、耐水洗能力和制約因素,並展示了一款利用手機無線操控的人體紅外溫度柔性監測模塊的應用情況(圖4),相應技術在可穿戴醫療技術領域有望發揮關鍵作用。


近年來,液態金屬的發展逐步滲透到多個領域,其在生物醫學上的應用價值正日益顯現。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材料學的引入,為一系列重大醫學瓶頸的解決提供了富有前景的全新思路和途徑,可望催生一些變革性醫療技術體系的建立。

上述研究部分得到中科院院長特別基金及前沿科學重點項目資助。


論文鏈接:1 2 3 4 5

理化所等提出並構建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材料學新領域



圖1 液態金屬生物醫用材料的多功能特點及其與傳統生物材料的對比

理化所等提出並構建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材料學新領域



圖2 基於液態金屬的低壓電學效應治療黑色素瘤方法及荷瘤小鼠試驗效果

理化所等提出並構建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材料學新領域


圖3 電刺激下離體(左上)與活體裸鼠(左下)皮表液態金屬電極的變形重構現象及機理

理化所等提出並構建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材料學新領域



圖4 噴印於不同材質布料上的液態金屬及實際製成的柔性無線溫度監測模塊

理化所等提出並構建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材料學新領域


理化所等提出並構建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材料學新領域


理化所等提出並構建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材料學新領域


理化所等提出並構建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材料學新領域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學院網站 的精彩文章:

昆明動物所等在藏族高原適應遺傳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版納植物園揭示乾熱河谷木本植物應對季節性乾旱的水力安全策略
基於活化過硫酸鹽的高級氧化修復有機污染土壤研究取得進展
上海生科院揭示SF3B1突變導致RNA剪接紊亂的分子機制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澄江生物群發現多種類奇蝦化石

TAG:中國科學院網站 |

您可能感興趣

首次構建微生物組資料庫 為醫學領域提供研究基礎
中科院理化所等構建出新型多級自組裝生物複合體
筋膜理論,構建最科學的人體弓弦力學系統
「轉化醫學工程共建實驗室」訪談實錄:構建轉化醫學合作平台,推動全國科研進程
構建生物質發電項目模糊綜合評價體系的研究
生物基雜化材料設計與構建獲進展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現實意義
腫瘤動物模型的構建——神經膠質瘤篇
擬表皮與組織工程化皮膚模型構建的關鍵技術研究尋合作
強化風險管理意識 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構建面向知識的服務——博物館數字化技術與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以內控體系構建提升大學治理能力
構建社區商業的利益共同體系統:新加坡模式研究
資源共享對於構建學習型城市非常重要
如何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
「三園」課程構建實踐性學習情境
加強技術研究 延伸產業鏈條 西部礦業轉型發展鋼結構建築
銅催化吲哚的氧化擴環反應構建八元含氮雜環化合物
深耕水務事業 構建環保產業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