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丁酉話雞: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類

丁酉話雞: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類

丁酉話雞: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類



十二生肖是東亞地區歷經數千年活態傳承的文化現象。近年出土的雲夢睡虎地秦簡、天水放馬灘秦簡、隨州孔家坡漢簡等都發現了記載十二生肖的《日書》。《日書》作為民間傳統的民俗日曆,蘊含著擇吉擇時、日常起居、天人和合的豐富文化內涵。到東漢,與今天十二生肖種類相同的生肖體系基本定型。

在中國傳統的干支紀年時間體系中,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相搭配,一共有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五巡酉年。酉年的生肖是雞,通常稱為「酉雞」。在今天的社會文化中,雞生肖的形象大多為馴養的家雞,呼應了中國農業民俗文化中的「六畜」。但事實上,作為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類,酉雞的文化史內涵還與同為雉科動物的原雞、雉、鶉等禽類密切相關。


生肖雞的核心民俗內涵,大都和雞的習性與外形相關,也即羽毛艷麗、公雞打鳴、母雞育雛、啄食毒蟲等。在雉科動物中,雞、雉、孔雀都有異常艷麗舒展的羽毛,因此雉科動物成為百鳥之王「鳳」的主要原型。民間也常把雞喚作「鳳」。


公雞打鳴是中國文化標記時間的重要生活現象。雞鳴過後,日出東方,晝夜更替。雞成為光明、晨昏、時間的重要象徵,並衍生出勤奮、秩序、責任的意涵。聞雞起舞、雞犬相聞、雞鳴戒旦等成語就源於「鳴禽」的生活文化。《周禮·春官》中記載司掌雞牲禮儀的人同時也報時、警夜,被稱為「雞人」。王安石有詩云:「宮樓唱罷雞人遠,門闕朝歸虎士閑。」啼晨司夜、金雞報曉,雞作為「知時畜」已經深深烙印在中國人的生活作息中。


雞在古代被稱為「德禽」。《韓詩外傳》歸納了雞的「文武勇仁信」五德,釋曰:戴冠為文、趾突為武、好鬥為勇、呼食為仁、守時為信。《幽明錄》載,晉人宋處宗養一長鳴雞於窗前,雞開口和他談論,極富言智,處宗因此言巧大進。遂有「雞窗」代指書齋的典故。

雞勇斗的習性被飼主加以訓練,遂形成鬥雞的遊藝活動。鬥雞習俗在東亞、東南亞各地都很流行,歷史悠久。規範的鬥雞活動有遊戲規則,在愛護雞的前提下欣賞鬥雞的敏捷、勇武和英姿。鬥雞為民眾喜愛的重要原因就在於其勇武之氣能感染人、激勵人。


「雞」字恰巧與「吉」字諧音,因此雞也是民間文化中的吉祥鳥。正月初一為雞日(吉日),民間有在室內或門上「貼畫雞」的風俗,寓意吉祥入室。畫雞圖案取義「大吉有餘」「大吉大利」。也有地方新年貼「雞王鎮宅」圖案的年畫和剪紙。魯西南地區立春這天要給兒童戴布偶春雞,象徵吉星高照。


酉雞有吉,雞生肖是中國人十二年一輪周期生活中最靈動通人的吉祥物。


本版製圖:蔡華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網 的精彩文章:

「獅子坦」觀花鼓
女性陰部發黑原因大全
探訪省會石家莊年貨市場:雞元素飾品受青睞
研究揭示同行評議存在性別偏見
三種疫苗將「跑」在疫情前面

TAG:大河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類是雞
中國文化中,最早的雞應屬於猛禽類
十二種禽類食物的食療宜忌
[圖]這種利用禽類細胞培育出來的雞肉和鴨肉看起來非常美味
陳小春古惑仔強勢歸來,不演山雞演鳳凰,笑稱就跟禽類有關
這草跟禽類淵源不淺,能降血糖、治療腸炎痢疾,土名「雞腿兒」
野外遇到這種禽類,千萬千萬不要跑,給你一爪子基本就廢了!
四月養生小常識:家禽類的肉質雖然鮮美,可是它身體里有些東西不能吃你知道嗎?
農業的發展還要感謝水禽類這些動物
流感如何從禽類傳播到人類?
禽類食物的性味及食補作用
清朝文官朝服上的禽類代表什麼含義?
用轉基因母雞來保存稀有禽類物種
最易感染禽流感的動物,養禽類寵物的注意了!
雞鴨等禽類食品還可以吃嗎?預防H7N9,教你7步洗手法!
雞鴨等禽類食品還可以吃嗎?預防H7N9, 教你7步洗手法!
雞蛋裡面孵出奇怪禽類,事件傳出不久警方就登門拜訪
適宜更年期食用的禽類
H7N9高發季節 專家提醒:減少與禽類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