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Nature雜誌科幻小說

Nature雜誌科幻小說

Nature雜誌科幻小說



畢加索和他的貓。來源:Famosos ao Minuto

撰文 | 隆·科林斯


隆·科林斯(Ron Collins),科幻小說家,已發表40多篇小說及數部原創個人選集。


主編的波函數坍塌了。


親愛的吉先生:

我發現的事實確實令人困擾,不過結論可以通過簡單的邏輯得到證實。


換句話就是,我看透你了。


我現在總算搞明白,所有一切都可追溯到立體派藝術家身上。


你知道,畢加索和其他幾個傢伙把人、母牛、狗還有所有我們知道的東西都分解扯碎,大腿放在這裡,胳膊放在那裡,再在一個35歲男人的視線高度上放一隻乳房。


經過幾小時的研究,我確信——我相當確信——你也可以歸入立體派藝術家之列,這些人對玻爾、海森堡和薛定諤等人花了差不多25年才搞明白的東西,早已瞭若指掌。

毫無疑問,立體派藝術家對量子理論相當了解。


我舉一個薛定諤貓的例子。在這個著名的思想實驗中,一隻貓被關在一個盒子里,要預言它是活是死。量子理論所描述的貓的狀態是,在盒子打開之前,貓處於令人驚訝的兩種可能波動狀態中——既死了又活著(這一定是貓很不樂意的狀態)。我只是工程師,不是理論物理學家,而貓無論是死是活還是睡著了,充其量都只是哲學討論。為了集中於不容懷疑的事實上,我們將把它留到下次討論中再說。


現在讓我們回到藝術世界。俗話說,結果一現,真章立見,只需看看立體派藝術家的作品,就可推論出是他們發現了量子理論,他們在薛定諤費盡心思之前就已經實驗性地完滿驗證了他的把戲,並且還比薛定諤更進一步,把理論遞歸運用到解剖學實驗對象的不同部位上。


為了讓我表達的意思形象化一點,想想薛定諤的貓,把貓的每一部分都分配到它們各自的量子盒子中——一隻盒子里是右眼,一隻盒子里是鼻子,一些盒子里是鬍鬚,還有一隻盒子里是尾巴。這樣就抓住了要點。一旦你形成了這樣的概念,搞懂立體派藝術家是怎樣呈現這樣的視覺畫面就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因為他們的現實世界只依賴於他們選擇查找的無數盒子中的那一個,而每一個部位會處於什麼狀態還得取決於它什麼時候被觀測到。


立體派運動仍然存在這個事實以很明顯的方式證明了,不確定性原理在大尺度上和亞原子尺度一樣發揮作用,並且事實上它還存在一個遞歸原則。幸運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適度穩定的宇宙中,只有非常少的人知道怎樣像立體藝術家一樣操控量子通量。否則,我們都得像畢加索的貓一樣了。

Nature雜誌科幻小說



畢加索畫作《貓與龍蝦》。來源:wikiart.org


我現在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很高興知道你是極少數能熟練運用這個原理的人之一。

我說過,我看透了你。


亨利,我知道你那點小把戲,這難不倒我:其他那麼多的聰明人對此百思不解,而我,一個才智平庸的小工程師,是怎樣識破這一點的呢?


噢,事情是這樣的。


前些天我在收電子郵件的時候,像往常一樣我在想:「我的收信箱里有亨利的來信,還是沒有亨利的來信?」好像它是薛定諤的郵箱一樣。突然,我反應過來。我問錯了問題。


我應該採用遞進式提問,問有關畢加索郵局的問題,比如「假使郵箱里有一封信,它是亨利發來的還是吉先生髮來的」;「是列印的還是手寫的」;「致意問候語會是『親愛的隆』還是『親愛的科林斯先生』」。你知道——識別信息組成的來源,這才是立體派藝術家的做派,而不是像物理學家那樣,把理論運用到整隻貓身上。


在整理思路的過程中,我突然就明白你的意思了。


所有拒稿信不過是你試探那些鼓足勇氣對你那套說辭照單全收的弱智作者和平庸搗亂者的一種方式。你一直寄給我的都是處於接收與拒絕不穩定狀態中的畢加索郵件、量子回執和信函。我仔細玩味這些評語,好不容易弄明白了你真實的意思——與其說它是讓人恐懼的拒稿信,不如說它是讓人吃不準的憑據更為合適。


所以我想告訴你,我看透了你。


當然,世上沒有後悔葯。一旦拆開信封,拒絕就無法改變。所以我送給你的大多數故事現在一定是和別的什麼劣等雜誌一道正被束之高閣呢。


不過,我想我還會帶著更加熱切的期望繼續等候你的下一封來信。


致以親切的問候!


隆·科林斯


附:我嘗試提出這個理論是希望得到你的回應,我想我對它的理解是正確的。


再附:我想你也應該看一下我的貓究竟處於什麼狀態。


本文摘自《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原文出處:Nature, 20061012,443:72254。感謝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授權。

Nature雜誌科幻小說



內容簡介:


本書系「ISIS文庫·科幻研究系列」之一,選擇收入了歷年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短篇科幻小說66篇,分為10個主題,依次為:未來世界·反烏托邦、機器人·人工智慧、腦科學、克隆技術、永生·吸血鬼、植物保護主義、環境·核電污染、地外文明、時空旅行·多重宇宙、未來世界·科技展望。這些作品反映了當今西方科幻的主流觀念——反思科學技術。作者們想像了未來社會中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和應用之後的種種荒謬局面,表現了充滿人文關懷的深刻憂慮。考慮到這些小說競發表在久負盛名的Nature雜誌上,則又展現了另一層深遠的意義。


編者簡介


亨利·吉(Henry Gee,1962~),獲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博士學位,1987年以記者身份進入《自然》雜誌,現為生物學方向高級編輯,科幻專欄「未來」主持人。已出版多部生物學著作,包括《脊椎動物起源研究》(Views on the Origin of the Vertebrates,1996), 《探尋深時》(In Search of Deep Time,1999),《恐龍認知指南》(A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2003)及《雅各的天梯》(Jacob s Ladder,2004)等。此外,他的科幻作品《魔符》(The Sigil)系列已於2012年出版。吉還是一位知名的「托爾金迷(Tolkienist,托爾金是《魔戒》三部曲的作者)」,曾擔任托爾金學會(Tolkien Society)會刊《梅隆》(Mallorn,《魔戒》中的大樹名)的編輯。


譯者簡介


穆蘊秋: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2003年文學學士,2010年科學史博士,現為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講師。研究方向:天文學史、科幻作品的科學史研究。專著《科學與幻想:地外文明探索研究》即將出版。


江曉原: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體物理學專業,1988年在中國科學院獲得中國第一個天文學專業博士學位,現為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已出版著作數十種,科幻研究方面即將出版的新著有《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


製版編輯:姚蘭婷|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周尚意:加拿大少年發現瑪雅遺迹的背後
數十位科學家新春送祝福!說出你的祝福,來搶禮物吧
8位科學家的跨年念想:那些人、那些事、一個問題
陸高鵬:了解氣象知識,是對自己和家人負責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Nature雜誌與科幻的百年淵源
Nature Structural&Molecular Biology:神秘蛋白質引發代謝紊亂分子機制
Nature Communication:DNA羥甲基化—基因表達助推器
【Nature雜誌科幻小說】火山冰下的秘密
Nature Neuroscience:睡眠與記憶
Nature Communications最新上映:腫瘤版「越獄」
《自然》選出十位中國科學之星Nature selects ten science stars of China
山東大學教授Nature Immunology
NIKELab | The Nature of Motion- A Free Revolution
備受矚目的《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Ⅱ》來啦!
自然教育 項目式學習=?Nature Education PBL=?
Hender Scheme x Karimoku 聯名 Nature Sandal 拖鞋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開鳥類特有性狀的形成和宏觀演化之謎
Nature、Science 一周論文導讀(下)
Nature一周论文导读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Nature、Science 一周論文導讀(上)
中心Guy M.Genin教授在《Nature Materials》上發表評述文章
吳強盛教授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相繼發表3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