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艾灸出大汗,排出的竟是臟腑、血液和細胞里的濁水!

艾灸出大汗,排出的竟是臟腑、血液和細胞里的濁水!

有的人在艾灸的過程中,往往會大汗淋漓,濕透床單,艾灸一次出一次大汗,有許多顧客很顧慮,如此出汗身體是否會虛脫?會不會對身體有害?



艾灸出大汗,排出的竟是臟腑、血液和細胞里的濁水!


這種現象是艾灸改善體質、扶正祛邪、祛病療疾的效果反應,無需顧慮繼續施灸,隨著施灸的藥力不斷增強,排出的濁水、濁氣、廢血越來越多,臟腑逐漸恢復功能,許多顧客伴隨疲勞、頭暈、失眠、舊病複發、疼痛、上火、長痘、起泡、全身長紅疹、肌膚瘙癢、發燒、長時間類似感冒癥狀、怕冷、全身浮腫、脾氣越來越急躁,等許多不舒服的難受癥狀。


這是艾灸之藥力使隱藏在臟腑深處疾患,功拔到體表,但還沒有完全排出體外的表現癥狀,是非常好的效果體現。



艾灸出大汗,排出的竟是臟腑、血液和細胞里的濁水!


艾灸,能透入到肝臟、脾臟、腎臟、心臟、肺臟,能溫通人體十二經絡,經絡通暢,氣血運行,病邪自然退去,身體康復如同反手掌一樣簡單。


艾灸療法使人體大量出汗,排出的是臟腑、血液和細胞里的濁水,與汗蒸、桑拿、烤電、泡浴、運動…等發熱出汗完全不同,排出的汗水深度位置完全不同。


而汗蒸、桑拿、烤電、泡浴、運動…等發熱出的汗表層肌膚的汗水,這種汗出的太多會耗損人體的精、津、液和元氣,人體會虛脫。



艾灸出大汗,排出的竟是臟腑、血液和細胞里的濁水!


艾灸療法作用是,恢復並強大臟腑功能,此時佔據臟腑的病邪(濁水消耗人體血液,是上火、炎症的主因;濁氣消耗人體元氣,阻塞經脈,是腫瘤、肌瘤、結塊的主因)被強大的正氣趕出臟腑,排出體外,這就是顧客施灸時大汗淋漓的表現。


另外,艾灸療法是先補充臟腑正氣,艾灸到一定時間和數量後,臟腑元氣充足,功能恢復,人體元氣和艾的純陽之火聯合作用,使體內病邪(濁水、濁氣)通過經絡、血管、關節、皮膚毛孔,使體內的病邪之氣以汗液和放屁、打嗝的形式不斷地排出。


這就是施灸時許多顧客,特別是風濕,心腦血管,肝膽病,糖尿病、胃腸病、哮喘、肺病、腎病、婦科、男科、三高、腫瘤、貧血、虛寒體質、長期吃藥、激素葯…等慢性病的好轉反應。


艾灸培補元氣


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甲乙經》說過「大椎,三陽,督脈之會」,大椎穴又稱「督陽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艾灸出大汗,排出的竟是臟腑、血液和細胞里的濁水!



取穴: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太白穴:補充氣血、美容養顏


太白是脾經的原穴,健脾補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強。脾經為少氣多血之經,氣不足、血有餘,所以脾經常出現脾氣虛的癥狀,我們常說的黃臉婆就是脾虛的象,每天按摩這個穴位能較好地充補脾經經氣的不足,為脾經經氣的供養之源。



艾灸出大汗,排出的竟是臟腑、血液和細胞里的濁水!



取穴: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跖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關元穴:理氣和血,補虛益損


關元是小腸的募穴。意味著它是小腸的氣積聚在腹部的穴位。《扁鵲心書》裡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艾灸關元,不但可以疏通脈絡、強壯腰脊,還可以很好地理氣和血,補虛益損。不方便艾灸的可以每日圍繞關元穴順時針方向按摩。



艾灸出大汗,排出的竟是臟腑、血液和細胞里的濁水!



取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是元氣出入的關卡。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艾灸驗方(附穴點陣圖),身上重要的30個艾灸穴位全部都在這裡
原創丨為什麼你艾灸效果不好?就 2 點!
首屆艾灸互聯網首腦碰頭會
艾灸讓我嘗盡了酸、甜、苦、辣

TAG:艾灸 |

您可能感興趣

艾灸出大汗,排出的竟是:臟腑、血液、和細胞里的濁水!
【排病反應】艾灸出大汗,排出的竟是臟腑,血液和細胞里的濁水!
灸後出汗.排便.放屁,排出的竟是臟腑.血液里的濁水
過敏性體質的人,在中醫的觀點上,主要是肺、脾、腎三臟腑功能失調而造成的。
若是腎虛、腎水寒,會出現心火過旺,人很煩躁的現象,問題出在這臟腑
中醫怎麼治胃痛,要先看寒熱、虛實、氣血和臟腑
舌頭可以呈現臟腑的變化,舌尖、舌中、舌根能反應出這些疾病
從白髮生長的位置竟然可以看出臟腑的疾病,是真的嗎?
口臭、口苦、哮喘、痰濕、心悸與這臟腑有關,教你一招調理解決!
掉發白髮是臟腑出了問題,可惜大多人不知道!中醫的食療輕鬆解決,頭髮不白,面色紅潤
春困,困的是臟腑和大腦-春季醒神的食方與茶方
臟腑調理類的6道美味佳肴,能夠補氣的哦!
桑葚養臟腑,強腰膝、降血壓!但這些人千萬不能吃!
敲膽經活氣血、增強免疫力、調理臟腑氣機,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
口中有異味,大多是臟腑出了問題,如何應對?
養生精華全在腳:健腦、養臟腑、調未病!
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
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
養好身體和臟腑,自然皮膚好,青春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