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產後莫做「勞模」 PP醫生給您提個醒

產後莫做「勞模」 PP醫生給您提個醒

雖然「勞模」是個光榮的稱號,但是PP醫生想給那些產後的媽媽們提個醒,分娩結束後不要著急「當勞模」,要避免過重體力勞動,否則可能引起和加重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什麼是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女性的盆腔里有好多器官,什麼子宮啊、膀胱啊、直腸啊、陰道啊,都位於盆腔內。這些器官都靠周圍的韌帶和盆腔底部(盆底)的肌肉支撐而保持原位。如果盆底肌肉群的功能發生障礙(最常見是損傷),那麼這些器官就會發生移位,造成各種問題。


產後莫做「勞模」 PP醫生給您提個醒



這張圖片顯示了子宮從正常的位置下移、脫出。(圖片來自網路)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表現有哪些?

最常見、最困擾患者的是尿失禁。癥狀輕的僅僅是向下屏氣、咳嗽、運動時憋不住小便而漏尿;嚴重的患者笑一笑、躺著睡覺都有可能漏尿。因此,尿失禁又被稱作「社交癌症」。


除了尿失禁,子宮脫垂、陰道前(後)壁膨出,也是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表現。如果您從陰道里能夠摸到脫出的包塊,特別是用力時癥狀更加明顯,就要小心可能患上盆腔器官脫垂了。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原因是什麼?


妊娠和分娩造成的盆底肌肉損傷是主要原因。其實幾乎所有的孕婦其盆底肌肉都或多或少有所影響,產後通常都能有所恢復。但是如果分娩的是巨大兒、分娩側切、用吸引器(或產鉗)助產,都會極大的增加盆底肌肉的損傷。如果產後不注意休養,過早的提重物、大運動量活動,過早干需要屏氣用力的家務活,都會使盆底肌肉恢復延緩,甚至加重損傷。因此,巨大兒分娩史、難產史、多次分娩史、產後重體力勞動史,都是盆底功能障礙的高危因素。盆底肌肉的功能需要雌激素維持,所以絕經後的婦女癥狀會加重。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怎麼預防?

預防的原則是:減少盆底肌肉的壓力;給損傷的肌肉充分的恢復時間。因此,在孕期控制好體重,避免胎兒長得過大,也減少發生難產的機會;產後不要過早提拿重物、不過早做劇烈活動;有高危因素的產婦產後可以做盆底肌功能鍛煉,促進盆底肌肉的修復


但是PP醫生想提醒大家,為了預防盆底障礙性疾病而要求剖宮產是不對的。儘管剖宮產確實可以降低盆腔器官脫垂和尿失禁的可能性,但是不能防止盆底肌肉的損傷(因為在懷孕期盆底肌肉已經受影響了);和自然分娩帶給孕婦及新生兒的好處相比,不值得用剖宮產來預防盆底疾病。


有的患者可能產後沒有癥狀、或者癥狀很輕微,也需要積極鍛煉,不然隨著年齡增加癥狀可能越來越明顯。當然,產後日常的生活和強度不大的運動以及家務是完全可以的。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怎麼治療?


盆底疾病的治療比較複雜,保守治療包括生物電反饋刺激、凱格爾運動、用於子宮脫垂的子宮托、藥物治療等;手術包括多種方式,針對不同的解剖異常有不同的術式。對於已經出現盆底疾病徵兆的患者,應該及時請專科醫生評估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通常來說,盆底疾病很少能夠自愈,但是通過適當的治療能夠阻止其發展、避免併發症、提高生活質量甚至治癒。

所以各位產後的媽媽們,咱們產後要注意休養好盆底的肌肉,避免高強度的體力活動,做個健康的「勞模」。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問醫生 的精彩文章:

孕期媽媽怎麼用藥才安全呢?
長期把孩子丟給電視,小心電視孤獨症!
給孩子一雙想像力的翅膀
胎兒醫學診室私語之十八-臍帶繞頸、單臍動脈等臍帶異常

TAG:愛問醫生 |

您可能感興趣

商業保險該買啥 PP醫生給你侃
醫生,我可以不做直腸指檢嗎
首次懷孕能不能做人流,婦科醫生提醒你
想做整形的你 怎樣向醫生提問才顯得自己不蠢
醫生提醒:不吃早餐四宗罪
癥狀不典型最後成功搶救:醫生,以後讓她喊你姐姐吧
不服不行!醫生現場直播:自己給自己做腸鏡
做B超時醫生提示寶寶的性別你聽懂了嗎?
做B超時醫生提示寶寶的性別 你聽懂了嗎?
年輕夫婦來到診所想做人工受孕,DNA測試後…醫生髮現他們的關係有點怪
「醫鬧」得手後竟要請醫生吃飯
快生了?婦產科醫生告訴你:進產房前你最該做的那些事兒
生完寶寶後,產科醫生提醒這樣做,能使女人又一次重生
TOP吃多少葯才致重度昏迷?專業醫生這樣說
作為一個醫生,希望患者怎樣與你溝通?PS.作為患者,你做到了幾點?
孕婦去醫院產檢,醫生給說的預產期准嗎?
整個孕期做幾次B超最合適 看看產科醫生怎麼說
"你沒事,你的Prada更好" By 心理醫生
請給醫生一個冒險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