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焯芬:以科技傳承文化 學歷史才不會忘根

李焯芬:以科技傳承文化 學歷史才不會忘根

著名地質工程師及水利專家李焯芬近期與妻子李美賢一同為勵進教育中心錄音講歷史小故事,藉以傳揚中國文化。李焯芬過去除了在外國授課傳承中國文化,又曾回內地參與三峽工程,回港後致力推動中國文化教育。他透露從小就透過學習中國文化學懂愛民族、愛國家,又指小部分香港人不認自己是中國人,其他族裔的人看在眼裡只會覺得可笑。


71歲的李焯芬近日到勵進教育中心錄音,透過互聯網講歷史故事,宣揚中國文化,其太太「香港敦煌之友」副主席李美賢亦參與。李焯芬認為,今時今日應該多透過科技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要因應網路時代有所轉變,不要以為只有在傳統課堂才可學習,現在打開電腦和手機 ,透過各種傳媒,隨時都可以吸收知識,而且生動有趣,例如佛教有很多經典,有人將之漫畫化,甚至製作成動畫,用現代媒體技術推廣,幫助年輕一代的學習。」他說,當把傳統文化變得生活化,契合現代人的生活需要,更能幫助人類過得更快樂、生活得更美滿、更有意義。



李焯芬:以科技傳承文化 學歷史才不會忘根

圖:李焯芬建議可多透過科技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契合現代人的生活需要/大公報記者唐曉明攝



李焯芬祖籍廣東中山,1965年畢業於聖若瑟書院,是典型「番書仔」,其後入讀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以一級榮譽畢業,兩年後再獲得港大碩士學位。問到為何會選擇修讀土木工程,李焯芬告訴記者,原來和接觸中國文化有關,「我年輕時非常喜歡文學,中學時看了很多五四以後的小說,當時的小說大都描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農村生活,提到中國農村生活比較困苦,經常出現天災,不是水災就是旱災,於是希望揀選對當時環境特別有用的科目進修,於是選擇讀水利工程。」


華僑子弟愛中華文化 拒「畢業」

李焯芬畢業後曾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及多倫多大學任教,其後服務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水電局及省電力公司,進行水電、核電、大壩等安全評估研究。他雖在海外生活,卻一直心繫鄉土,為傳承中國文化出一分力,他曾任加拿大多倫多的中華文化中心主席,當年負責籌建中心,由於他工科出身,覓地、設計都是一手包辦。


為使海外華僑認識中華文化,李焯芬又擔任多倫多「孟嘗會」的義工,後來更擔任了孟嘗會中文學校的「東校」負責人,「孟嘗中文學校有約1600個學生、60多個老師,學生都是華人子弟,不少父母是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的畢業生,其後移民去加拿大,這批華僑子女從三、四歲的幼兒班讀起,理論上可讀十幾年,直到他們上高中。學校主要在周末開班,讓海外華僑子弟學習基本的中國語文及中華文化,讓學生不會忘本忘根。」


李焯芬透露,他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現象,就是這班華僑子弟在中文學校「不願畢業」。很多華僑子弟要求不斷加開班數,而且不只學習認字,更要求學習中國文化和歷史知識,例如到博物館參觀,因為多倫多的博物館有很多中國文物。


為何學生「拒絕畢業」?就算入到多倫多大學仍回來中文學院學習?「很多海外青年華僑發現,一個班上通常混雜不同種族,例如猶太人、義大利人,有英裔、法裔,亦有些從阿拉伯而來,中國人可能有三四個,似乎不論來自哪個種族,都以自己的種族文化為榮,例如義大利人熱心推動義大利文化、米蘭的時裝、羅馬的建築,非常重視自己文化的根。」他形容,作為一個華裔學生,如果不懂得一些自己民族的文化、歷史,會在其他人面前丟臉。


港生不認中國人 可笑又感觸

李焯芬曾在多倫多大學任教,觀察到小部分從香港來的學生,相對華僑後代,反而不認自己是中國人,令其他族裔的人覺得可笑,「大學每年都舉辦多元文化節,每個族裔表演,如義大利會表演羅馬歌曲,西班牙的學生則跳西班牙舞蹈,各個民族都表演自己的獨特文化,香港學生根本表達不到中華文化的內涵,有時令人感觸,這多少和香港的教育有關,他們沒有根,沒有文化基礎,更出現疏離感。」


改革開放後,李焯芬每年都回到內地參與三峽工程,「八十年代開始做三峽論證,我是二灘的專家組組長,即四川的卧龍崗,涉及容量達三千兆瓦。一年來回內地與多倫多好幾次,研究不同水利工程的可行性,設計、論證,到1993年動工。當時受水利部邀請,希望我每星期回來參與工程進度和解決現場問題的工作組,每個星期回來很浪費時間,所以搬回香港,平時在香港大學教書,每周末就到三峽或其他地區。」


回到香港,李焯芬依然熱心教育,及推動中國文化傳承的工作。1994年在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任教,四年後升任該系的系主任,並於2000年至2008年擔任港大副校長,其後出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現為香港珠海學院校監,多年來兼任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理事會主席、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對傳承中國文化貢獻良多。


透過博物館體驗式學中史



李焯芬:以科技傳承文化 學歷史才不會忘根

圖:李焯芬1987年在加拿大孟嘗中文學校農曆新年慶祝會與表演學生合照/李焯芬供圖



社會日益關注青年學習中國文化的情況,李焯芬認為,缺乏研習歷史文化的機會會令新一代青年「無根」。他認為,政府改革課程之餘,亦可考慮參考外國,加強博物館在年輕人學習階段的角色,提高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備好問題 藉參觀找答案

香港近日正籌劃改革初中中國歷史科,李焯芬認同學好中史非常重要。他說,沒有學好中史,自然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有疏離感,嚴重者更會有分離意識。他直言,香港社會很多矛盾源於長期的殖民教育,而且回歸以後不但沒有改善,似乎更有向下滑的傾向。他強調,不用太過悲觀,認為目前應考慮如何將課程契合現代社會的需要,幫助到年輕人生活得更好,這才是關鍵。


他說,以前讀歷史的時候都只是一本教科書,讀的都是政治興亡史,「宋亡就到元朝,元亡就到明朝,基本上都是政治興亡史,但歷史教學近年有好顯著的變化,加多很多文化史,物質文明史,亦可加入到博物館參觀的體驗式學習。」


他舉例,數月前到美國洛杉磯探親,當地博物館正舉行一個敦煌藝術的展覽,有大批實物和資料讓美國的學生及青年參觀,不時見到一輛輛學校大巴出入,領隊老師先做足功課,參考展覽目錄內容,再將之製成幾版的工作紙,學生一路參觀,一路回答相應問題,帶著問題去學習,按老師指示,找出問題的答案。


李焯芬認為,香港絕對有條件做到,「去年沙田博物館都有很好的敦煌展覽,其實都是很好的展覽,將歷史學習配合實地參觀,亦可以直接帶學生去敦煌考察。」他強調,這些不牽涉政治,是文化藝術的學習,可以組織學生學習參觀,讓學生對歷史多作了解,中史教學如能結合體驗式學習,令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印象特別深刻。


給你說一個學校的故事


為推動國情教育,李焯芬近日為勵進教育中心講歷史故事,題目為「最早的學校」,由於他曾擔任香港大學副校長,正好向青年細訴中國古代學校的種種趣事。


故事內容講述古代的學校原來就在生活中,小朋友跟有經驗的長輩學習打獵、摘野果和鑽木取火的本領,這些都是生存所必須知道及懂得的事。而部落首領也是大家的好老師,他們種植糧食、飼養動物和製作武器等各種本領,大家便從他們身上好好學習。


後來王國出現,由於社會開始變得複雜,國王為作出有效管理,而且不同階層的人需要懂得的東西亦不同,於是到了商朝便有學校出現。


與「戰友」徐立之合作無間



李焯芬:以科技傳承文化 學歷史才不會忘根


圖:徐立之(圖)與李焯芬是傳承中國文化的「戰友」/資料圖片



李焯芬與港科院創院院長徐立之曾是香港大學同事,現同為香港珠海學院校董,原來他們二人早在加拿大已因傳揚中國文化而結緣。


李焯芬透露:「當年徐立之和我都在多倫多孟嘗會擔任義工,初時兩人不相識,各自有家庭。一些在外僑胞都想小朋友學一些中文,周末上課,孟嘗會當時分三間分校,東校、北校和西校,徐立之是西校的負責人,我就是東校的負責人。起初我們送小朋友去讀書,我和徐各有兩個兒子,所以幫忙打理一下雜務事,結果愈忙愈多學生、愈來愈忙,最後做了十多年東校校長」。


李焯芬說,因為香港教材與加拿大華僑學生的程度不同,不能直接拿來使用,所以成立委員會,編訂中國文化、歷史、地理等課程,由他做委員會主席,自己回港後則由徐立之接任主席。「我們有很多活動一起辦,例如畢業禮、新年聯歡等,常常有機會碰面,其後在孟嘗中文學校認識,再借調去幫老人院,我們兩個都是孟嘗會的董事,去做『化緣』,有多年合作籌款的經驗。」


李焯芬說,他和徐立之均已在港大退休,現仍經常有來往。談及珠海學院,李焯芬透露,徐立之曾於珠海任教,還保存著當時的聘任書,「他當年在新亞書院畢業,不是立即去美國讀書,而是在珠海書院教了一年生物,然後才出國。」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公網 的精彩文章:

《東京審判》奪亞洲最佳紀錄片大獎
希特勒故居被奧地利收歸國有 以防新納粹朝聖
中國首次實現在太空種菜 只供研究暫不食用
五大「國之重器」項目落戶廣東 總投資120億港元
紀念本煥長老誕辰110周年書法展將亮相湖北省博物館

TAG:大公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古玉的歷史文化與傳承
科學認識手相學,真正傳承中華文化之精髓
李華坤:傳承歷史文化 奉獻書香小澗
學習非遺技藝 傳承民族文化
陳傳席:書法是文化不是技術
古錢幣傳承歷史文化,繼承歷史遺產
不忘傳統文化,傳承吳地精粹團隊
陳傳席:書法是文化藝術不是技術
傳承弘揚升庵文化 鑄就新都文化品牌
霍金、楊振寧等科學家將「登台」中國科技文化節目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發展古文獻學
李玉剛拜師韓美林:傳承並發揚當代傳統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非遺——舊事新說:陳家舞獅傳承者
傳承工匠精神 弘揚傳統文化
退而不休,致力傳承傳統文化的跤術泰斗李寶如
以書交友 弘揚文化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莫里斯:不同社會文化對創新的推崇不同
遠遊,我們可以走多遠?——《劍橋中國文學史》「文學文化史」研究思路評析
義烏:傳承朱丹溪文化 發展中醫藥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