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憨山大師:不要好高慕異 以上根自負

憨山大師:不要好高慕異 以上根自負

憨山大師:不要好高慕異 以上根自負



在家居士,五欲濃厚,煩惱根深,日逐現行,交錯於前。如沸湯滾滾,安得一念清涼?縱發心修行,難下手做工夫。

有聰明看教,不過學些知見資談柄,絕無實用。念佛又把作尋常看,不肯下死心。縱肯亦不得力,以但在浮想上念,其實藏識中習氣潛流,全不看見。故念佛從來不見一念下落。若念佛得力,豈可別求玄妙耶?


今有一等好高慕異,聞參禪頓悟,就以上根自負,不要修行,恐落漸次。在古德機緣上,記幾則合頭語,稱口亂談,只圖快便為機鋒,此等最可憐愍者。


看來若是真實發心,怕生死的,不若持咒入門,以先用一片肯切心,故易得耳。


顏生福持,問在家修行之要,故示之以此。觀者切莫作沒道理會。以道理誤人太多,故此法門尤勝參柏樹子、乾屎橛也。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凈慧長老:真正保有平常心很不容易
師父 我信佛以後吃素 家人總反對怎麼辦?
請把弘一大師這十段話 發給還認為佛法是迷信的人們!
古代禪師們各種奇特的圓寂方式 真是開了眼了!
煙癮難戒?分享一點我通過念佛成功戒煙的感悟……

TAG:騰訊佛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憨山大師:不做好高慕異之人
憨山大師:不達自心,則宗為邪解,教亦妄見,皆非究竟真實處
憨山大師:參禪六要
憨山大師:念佛是誰?
憨山大師 住山之要
憨山大師:參禪與念佛哪個好?
憨山大師:世人不知念佛之妙 都輕視為尋常
憨山大師念佛五要訣
憨山大師:生死心不切 如何念佛成片?
憨山大師年譜自敘實錄
憨山大師:學道十要
憨山大師:初心修悟的八條法要
憨山大師:有關持咒、實修的重要開示
憨山大師《心經直說》
傳記 高僧憨山大師
《心經》究竟講了什麼?一代高僧憨山大師這樣解讀!
憨山大師:因循度日,縱放身心,大限到頭,悔之何及
憨山大師:在家居士 如何持咒?
憨山大師夢遊到兜率天親眼見到彌勒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