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張學良是好人還是壞人
2001年10月,101歲高齡的愛國將領張學良因病去世,一個影響了中國在20世紀發展進程的國民黨將領,一個毀譽交加的東北少帥,離開了我們的世界。而他生前的風流情史,他對國家的貢獻,他承擔的罪名都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有人稱讚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詆毀他是民族罪人,各類說法紛雜不一。那麼張學良是好人還是壞人呢?我們該如何評斷呢?
張學良晚年照片
1928年,張作霖因被日軍報復而死,他的兒子張學良開始擔任東北軍總司令,掌管了東北大權。擔任總司令之後不久,張學良不懼威脅和利誘,毅然決定服從南京政府,改旗易幟,力促中國在民國時代的統一局面。在這一點上來說,張學良是功不可沒的。在東北易幟以後,東北各省日漸抵制日本的侵蝕。終於,日本軍隊極端勢力忍不可忍,為了保住其侵略利益而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日本軍隊製造陰謀,發動了侵略東北的戰爭,建立了偽滿洲傀儡政權。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之時,張學良選擇了不抵抗政策,這成了他一生的恥辱,也成為人們評論張學良是好人還是壞人的一個主導因素。
其實,就論當時張學良在東北的勢力和軍隊實力來說,要想要抵抗日本的侵略是不可能的,而如果不打,那將是民族罪人,國家的恥辱,所以他當時的不抵抗,其實是一種妥協,也讓他在之後內心一直背負著這種罪惡感和恥辱感。所以在後來的西安事變上,張學良正是因為背負著以前的罪名,不忍心國家再受災難,所以即使自己面臨著被軟禁被槍斃的處境,也要阻止蔣介石繼續內戰,與共產黨共同對抗日本。到現在為止,人們對張學良是好人還是壞人的觀點還有很大的分歧,但是就論國家統一等方面來說,人們對張學良的正面評價是多於負面評價的。
揭秘張學良為什麼不抵抗
張學良是奉系軍閥的「少帥」,在他父親死後掌管著全部的東北軍,可以說他就是東北的土皇帝。那麼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時候,張學良為什麼不抵抗?他當時在做什麼呢?
張學良像
張學良不抵抗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張學良本身性格比較軟弱,雖然他一直都在軍隊中歷練,但是他性格中軟弱的那面始終沒有改變,在中原大戰中他避居葫蘆島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第二點就是當時他錯誤的估計了形勢,他沒有想到日本的目標不是小小的一個地方而是整個東北,甚至整個中國。事後張學良對這件事情非常後悔,他以為日本佔領一隅,現在沒有實力搶回來,等我集結好兵力,回來重整東北,卻沒有想到根本就沒有後來。第三個原因就是寄希望於國聯,張學良希望國聯的調節可以阻擋日本人進攻的步伐,畢竟在國際上這是不允許的,但是沒有想到,日本根本就不在意國聯的公告和行動,當九一八事變爆發的時候,張學良才幡然悔悟,可惜機會已經失去了。最後一點大概就是他自己的私心了,在那個戰爭的年代什麼是最重要的?是軍隊,張學良想要保存東北軍的實力,但是他忘記了:覆巢之下無完卵。
這大概就是張學良為什麼不抵抗的全部原因,最終導致日本佔領東北三省,並且以此為基地入侵了整個中國。
張學良是基督教的信徒嗎
張學良的一生中有信奉過佛教的經歷,也曾有一段時間研究過明史,有人說他後期受了基督教的洗禮,那麼張學良是基督徒嗎?
張學良舊照
張學良年輕的時候住在奉天,那裡有個基督教堂,張學良經常去那裡打球,並結實了很多基督徒。那時奉天基督教青年會的總幹事是個美國人,叫做普萊特,他很照顧張學良,日後還安排了他到美國去留學。在張學良留學回來後,因為進了軍隊,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沒有再和基督教有過接觸。
後來西安事變之後,直到張學良去往台灣之前,都是在研究明史。到了台灣之後,張學良覺得應該在心靈上尋找一個寄託,所以又開始研究佛教。他對佛教的文化研究也很深,常常跟新竹的一些法師談論佛教。
一天,宋美齡來訪,問起張學良近況。張學良告訴他現在正在研究佛教。宋美齡笑了,說「你又走錯路了。世界上有很多偉人,都是信封基督教的。」宋美齡希望張學良能夠多研究基督教的教義。
不久,宋美齡就讓董顯光和他的夫人來教張學良研讀基督教教義。他們經常在一起談論基督,張學良還把宋美齡贈送給他的一本《相逢在髑髏地》翻譯成中文後贈送給了董顯光夫婦二人。
不久,董顯光出國去了。他又結識了周聯華牧師,周聯華讓他直接在英文的教義上學習,總共學了學習了十幾年,才拿到了神學院的畢業證書。並於1994年1月21日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儀式。
所以,關於張學良是基督徒嗎這個問題,我想,他的前半生不是,一直到了晚年才算是真正的基督徒了。
揭秘少帥張學良文章劇照
少帥張學良文章劇照早就已經放出來了,少帥張學良文章劇照里的張學良英俊瀟洒,穿著大帥的制服,不苟言笑雖然身形瘦弱,但確實很有少帥張學良年紀輕輕便戎馬無數大權在握的形象,文章也大概是所有有關少帥張學良的影視作品中最為接近也最為帥氣的扮演者之一了。
少帥張學良劇照
《少帥》這部電視劇已經放了有段時間了,少帥張學良文章劇照從一開始就被廣大網友喜歡,多數人都認為文章雖然做過錯事,但是憑他的演技絕對能把風流倜儻的少帥張學良的傳奇一生演繹出來,網友也都很期待文章在《少帥》里的表現。
少帥張學良是北洋軍閥時期奉系軍閥張作霖的長子,也是張作霖最喜歡、最看重的一個孩子,張作霖一直就把張學良當作自己的接班人培養,還把自己的心腹郭松齡派給張學良當老師,憑藉郭松齡的能力當個私塾老師綽綽有餘,他還在張學良的成長道路上不斷充當良師益友的身份,在張學良做錯事的時候會不顧身份地位地罵他教育他,可以說郭松齡就跟張學良第二個父親一樣。但也就是這位如師如父如友的人背叛了他,讓張學良十分無助難過。完全沒想過郭松齡會背叛的張作霖暴怒,立馬派兵把郭松齡殺了,暴屍三日。
之後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也被日軍害死了,年紀尚小,卻成了奉系軍閥的接班人,他忍受著無盡的痛苦與仇恨,最終在父親老部下們的輔佐下擔負起身為張作霖之子必須承擔的責任,統一了東北三省,後來又不貪榮華富貴,為了祖國統一把打下來的東北三省拱手相送蔣介石。在了解蔣介石的企圖之後,又毅然叛變發動西安事變,迎來自己一生中最漫長、最無助的軟禁時光。
探秘張學良墓地在哪
張學良,籍貫為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東鳳鎮,祖籍為河北大城,生於1901年6月3日,在2001年10月14日與世長辭,享年101歲。由於張學良和楊虎城在面諫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失敗,兩人選擇兵諫蔣介石,雖然最後使得蔣介石被迫達成「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協議,張學良卻被蔣介石囚禁了54年之久,在被囚禁54年後,張學良全面恢復了自由,在1995年張學良離開台灣僑居美國夏威夷,自此以後在美國長居。
張學良墓地
2001年10月14日14時50分(北京時間10月15日8時50分)在美國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勞比醫院病逝,享年101歲。張學良墓地也隨之葬在了美國夏威夷的北部,距檀香山的市區有50公里左右,坐落在檀香山附近的日本寺院的山腰間,人們稱之為「神殿之谷」。最後張學良和他的第二任妻子趙一荻葬在一起,墓地四周環境優美寧靜,背山面海,坐落於高坡,周圍綠草如茵,在墓前還有潺潺的溪水。
張學良墓地前有一個高約一米,長約兩米的碑石,上面左右兩側用繁體楷書篆刻著「張學良」「趙一荻」等字樣,姓名字樣下還分別寫著兩人英文名和生卒年,周圍由暗紅麻花花崗岩砌護而成,周圍花鳥蟲鳴,鳥語花香。
可能有些人會疑惑為什麼張學良的墓地沒有葬在祖國大陸,但是曾經東北三省就是在張學良的手上丟失的,可能在他看來這讓他無法回祖國大陸見江東父老。
張學良的詩的資料介紹
張學良是一名政治家和軍事家,在文化方面,身處於人才濟濟的民國時代,他不能算特別傑出。尤其是他還有小時候不喜愛讀書的秘聞流傳在民間,而在他任東北軍閥首領和東北邊防司令的這段日子裡,人們更多記得他的是花花公子的形象。
張學良的軍裝照
但在和封建社會相距不遠的民國時期,但凡是花花公子,多少總是會寫一些詩句來表現其內心。下面我們來鑒賞一下其中一首張學良的詩。
「總府遠來意氣深,山居何敢動嘉賓; 不堪酒賤酬知已,唯有清茗對此心。」這首詩是張學良贈送給張治中的。從詩句的語境中可以看出,當時應該是張治中到張學良所在的東北去做客。面對如此的大人物的到來,張學良激動不已。「總府」指的就是張治中將軍,這裡也是張學良對其的尊稱,第一句話都傳遞給我們幾個信息。首先,說明了張治中將軍是遠道而來的,「意氣」說的是張治中對國家的抱負很深,從正面表現出了張治中高尚的人品。
眾所周知,張學良年輕時的生活極其腐糜,第二句中的「山居」明顯是比較謙虛的話了。但是對方既然已經來了,張學良也不能因此怠慢了對方。但是他不敢用酒來招待對方,卻用茶。張學良的詩突出了張學良和張治中二人有著相同的政治抱負。之所以不用酒,恐怕是因為酒是狐朋狗友之間的玩樂之物,只有茶水的清淡,才能突出兩人清高的品德。


※張作霖不死東北會丟嗎 張學良如何評價張作霖
※蔣介石的九份遺囑:1971年就確定傳位兒子蔣經國
※美國與蔣介石真實關係:曾要求蔣交出軍權
TAG:健康百家 |
※歷史上的袁世凱是什麼樣的?是個好人還是壞人?
※歷史上這樣的女人才是真美人
※她是歷史上最殘忍的女人,可卻是最值得娶的女人
※歷史上的「酷吏」是什麼樣的人
※歷史上真有人是笑死的?
※男人有錢就變壞?這些歷史名人說不
※中國歷史上的10大爭議人物 他們是好人還是壞蛋?
※歷史上,這個人被很多人說成是沒有骨氣的牆頭草,其實此人有大智慧
※誰是歷史上真正的孤家寡人
※人類歷史上最接近神的人,是外星人嗎?
※男人留鬍子的歷史,比女人打理頭髮的歷史還要騷得多呢!
※扒一扒超人的黑歷史!超人不是好人?
※歷史上劉備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何如此深得人心
※在歷史上美人驪姬是個怎樣的人?為什麼她最終是被抽死的?
※歷史上真實的劉墉是一個怎樣的人?
※這個在歷史上不起眼的人物!卻是漢人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
※他是歷史上撩妹最厲害的人,韋小寶也要佩服!
※中國歷史上,這些女人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強人」
※人們對衛青的認識有太多誤區了,那歷史上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