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保護孩子安全 學會五種安全技能

保護孩子安全 學會五種安全技能


保護孩子安全 學會五種安全技能


  受訪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著名預防犯罪專家 王大偉


  北京急救醫療培訓中心急救高級講師 溫新華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中國區首席代表 崔民彥


  編者的話


  孩子的安全牽動著無數父母的心,沒有安全,健康就成為無本之木。要想子女一生健康平安,父母要從小培養其應對周圍複雜環境的能力。《「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強調,加強預防和干預兒童意外傷害。因此,培養安全意識要從小抓起。


  心肺復甦早知道

  心肺復甦術是世界公認的「第一救命術」,在「黃金四分鐘」內搶救成功率可達50%~60%。在美國,大多數12歲兒童已經掌握。遺憾的是,在我國的普及率不到3%,兒童接觸者更是少之又少。


  「不得不說,這與我國過去欠缺兒童急救教育關係密切。」北京急救醫療培訓中心急救高級講師溫新華表示,雖然我們不鼓勵孩子為他人做心肺復甦,但相關的學習從學齡前就可以開始了。父母可帶著孩子參加講座,觀察心肺復甦流程,簡單了解這項技術的作用。


  溫新華表示,12歲前的心肺復甦教育可從三方面入手:一是評估能力。讓孩子學會判斷一個人是否需要急救,其實是有一些信號的,比如有人突然倒在地上,詢問也沒有反應,說明可能需要急救;二是呼救技巧。遇到上述情況,要讓孩子有意識地找身邊可以信賴的大人幫忙,「這個人生病了,請幫我打一下急救電話」;三是生命教育。給孩子上一堂生命教育課,告訴孩子,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失去生命,比如溺水、觸電、中毒等。12歲後,具備一定力氣的孩子可以參與施救,但沒有能力的情況下,一定不要貿然施救。溫新華建議,孩子可以守在患者身邊,尋求周圍人幫助。


  心肺復甦有個「四步走」原則:判斷有無意識和呼吸、胸外心臟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操作方法是:大聲呼喊、拍肩膀,查看患者有無意識,若沒有反應,且呼吸停止,立即實行心肺復甦。救護者將一隻手掌放在患者胸骨正中兩乳頭連線中點,雙手掌根重疊,十指相扣,掌心翹起,兩臂伸直,以髖關節為支點,用上半身力量垂直按壓,深度5~6厘米,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鐘,連續按壓直至蘇醒。▲


  遭遇意外會求救中

  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著名預防犯罪專家王大偉說,警察的職責是不能讓孩子落入虎口,但單靠警察是遠遠不夠的,最好學會一些重要的求救話,這樣碰到各種狀況就懂得該怎麼辦了。


  「我不認識他/她。」商場、小區、學校周圍都是兒童失蹤的高發地帶,王大偉說,如果有陌生人用糖果、玩具等引誘孩子跟他走,小朋友一定要拒絕。如果有人強行抱走你,一定要大聲呼救:「救命啊,我不認識他/她!」同時,儘可能地把手中的書包、手套、眼鏡等往外扔,只要爸爸媽媽認得清。


  「不要隨便摸我。」當有人要摸你的隱私部位時,要大聲說:「不可以。」王大偉提示,尤其要注意背心、褲衩覆蓋處不許別人摸,對熟悉的人也要提高警惕。特別是女孩,有小秘密容易藏在心裡,一定要告訴老師或父母:「有人欺負我了。」


  「爸爸,快去開門。」爸媽暫時不在家,一定要告訴孩子,只有父母回來了才能開門,即使是查看水電錶的叔叔/阿姨,也不能開門。若有陌生人一直敲門,可以大喊:「爸爸,快去開門。」以此來迷惑對方。


  「幫我給爸爸打個電話。」王大偉建議,家長平時應該讓孩子記住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或製作身份識別卡。告訴孩子一定不能亂走,一旦走散也不要大哭,找到附近的警察、保安、環衛工人,給爸爸/媽媽打電話。▲

  救災動作抓要領


  天災人禍防不勝防,第一時間自救非常重要。溫新華說,下面常見的三種災害應對,必須教給孩子。


  火災:彎腰、濕布、掩口鼻。發生大火時,小孩不要參與救火,第一時間逃離。先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壓低身體,避免煙霧中毒。冷靜判斷火情,反向躲火,如果火源在樓下,可向樓上跑,反之亦然。如果困在教室或宿舍里,煙霧從門縫進來,門把手也很燙,就不要衝出去了,立即開窗通風。樓層很高時,不要盲目跳樓,可選擇攀爬牆外的管道,或用被單結繩輔助滑下。


  溺水:別急著呼救,別盲目

  救人。溫新華強調,溺水重在預防。從小家長就要告訴孩子不要游野泳。如果不幸落水,不要急於呼救,當身體平衡,口鼻浮出水面後再呼救。可採用俯仰漂流的方式維持體力,切勿掙扎。儘可能抓住固定的漂浮物。另外,目擊溺水的小朋友不要去冒險救人。


  地震:頭頂書包躲在課桌下。地震時,若剛好是平房或低層樓房,應迅速跑到室外空曠處;處於高層內,要先用書包、坐墊等頂在頭部,迅速彎腰躲在課桌下。等地震稍微暫停,立即有序向樓下跑;地震時,還可第一時間躲在承重牆、牆角等較堅固的地方。▲


  交通安全守規矩


  據交通安全機構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有近2萬起道路交通事故涉及兒童。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中國區首席代表崔民彥表示,分年齡培養孩子自身對交通的認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十分重要。


  3~4歲:了解道路危險,警惕駐停車輛。3歲後,孩子活動範圍擴大,但還是應該有家長跟隨。即便是在小區內,也要提醒孩子可能有的危險,如警惕小區內人車混行的道路,遠離駐停路邊的車輛,叮囑孩子千萬不要在車後及車的周圍玩耍。同時,家長要特別注意小區門口和車庫,這兩個地方是車禍高發地。


  5~6歲:了解行車規則,不要靠近馬路。讓孩子簡單了解人車關係,分清紅綠燈、了解斑馬線的意義。孩子的童車、滑板車等只能在小區內使用,不能上路。告誡孩子不可以在沒有大人的陪同下自己上馬路、過馬路。


  7~10歲:找到斑馬線再過,左看右看再左看。該階段交通安全教育,家長需要以身作則。特別是過馬路前,一定要找到斑馬線再通過,不可以提前橫穿馬路。教導孩子過馬路時:左看—右看—再左看。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要等到車輛停穩再上下車。


  10~14歲:騎車有個年齡坎兒,戴好裝備更安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能會單獨上街,要教他們關於機動車的知識,學習基本的交通行車規則。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未滿12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


  崔民彥提示,騎自行車要注意檢查手閘、車鈴、車後燈是否有損壞。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頭盔、亮色服裝、反光條等。青少年騎車時不要超速,不要帶人,不與機動車混行,不要和同學打鬧,不要戴耳機、撥打手機等。▲


  急救電話記得牢


  災害發生或需要他人救援時,第一時間撥打下面4個號碼,交代重要事實,使急救能更快、更准、更有效。目前,實行「三警聯動」,小朋友撥打哪一個電話號碼都行。


  120:醫療急救電話。遇到危及生命的疾病、創傷、中毒、車禍等時可撥打。電話接通通後,說明你的姓名、電話、地點或周圍有什麼標識;病人最危急的情況,不要先掛斷電話,等調度員先掛斷。


  110:匪警電話。遇到危及生命、財產或社會治安性事件、溺水、自殺、走失等情況可撥打。報警時,說清案發位置,越具體越好,約定好接車或帶路地點。依照民警提示,提供一些有益的目擊信息,維護好現場。


  119:火警電話。發生火災、煤氣泄漏可撥打,如果不幸被困電梯、被某些物體卡住、人掉落深井裡,也可撥打求救。接通後,應特別說明起火原因,留下姓名,交代事發地點、周邊情況、火災嚴重程度、事發時間等。


  122:交通事故報警電話。詳細說明事故地點、時間、受傷人員人數、車輛損傷情況。如果肇事車輛逃逸,盡量提供肇事者車牌號、型號、顏色、性別等信息。並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聯繫電話。▲


  (記者 高陽)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學會安慰
12本/套安全教育繪本,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育兒】孩子怎樣睡更安全?美國兒科學會有新指南了
學會心臟保護 保持健康心態
女神養成班?女神一定要學會呵護肌膚
促進自然分娩,守護母胎安危——黑龍江省助產學會第二屆助產技術培訓班順利召開
快樂成長教孩子學會維護自己的利益
准爸爸應該學會的寶寶護理技能換尿布
訓練狗狗學會拒食 讓出行更加安全
3種方法 讓孩子們學會環保
男人會保養才養眼 護膚8大招要學會
學會生活 學會享受 健康飲食 健康生活
防禽流感,要學會自我保護
幼兒園手工卡紙製作大全:鮮花水果美人魚等,小班的孩子都能學會
你要學會用這些技巧保護你自己
學會生存自我保護作文
美食鯰魚做法大全 誰學會誰幸福
自製面膜大全有哪些 讓你輕鬆學會護膚
女人你該學會正確洗內褲,呵護私處健康,預防女性婦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