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1823年9月29日-1885年12月6日),名光墉,字雪岩,以字行,幼名順官,安徽績溪人,晚清時期的紅頂商人。現在在杭州鼓樓有修復過的胡雪岩故居。
生平
胡雪岩以杭州經營的錢莊為本業,發跡後擴展至當鋪、房地產,也觸及鹽業、茶業、布業、航運、糧食買賣和中藥行、甚至軍火等事業。其中主要以在各行省設有二十多個支店的「阜康錢莊」,阜康錢莊之典據在於《華陽國志》中「世平道治,民物阜康」,以及創建於杭州清河坊大井巷的國葯號「胡慶餘堂」為兩大主要事業。
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包圍杭州,胡雪岩協助浙江巡撫王有齡,由上海運軍火、米糧、銀錢以接濟杭州府清軍,但被太平軍擊退。杭州最終因乏糧陷落,王有齡自縊殉國。次年,清軍克複杭州,胡雪岩在浙江布政使蔣益澧引薦下,協助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與「常捷軍」聯繫。胡雪岩的作為給左宗棠留下了深刻印象,左宗棠後來在奏摺中提到:「按察使銜福建補用道胡光墉,自臣入浙,委辦諸務,悉臻妥協。杭州克複後,在籍籌辦善後,極為得力。其急公好義,實心實力,迥非尋常辦理賑撫勞績可比。」同治五年(1866年),胡又協助左創辦福州船政局。同年左調任陝甘總督,胡在上海為左辦理採運、籌餉以及訂購軍火,代其向外國銀行團借款,開中國政府商借外債之先例,涉及本金達1595萬兩白銀。
胡雪岩長於經營之道,富甲一時,被譽為一代巨賈;同時他也具有清朝官員身份,並積功升遷至「布政使銜」的從二品官階,所戴朝冠頂上飾以鏤空珊瑚,俗稱「紅頂子」,故又被稱為「紅頂商人」。以商人的身份,戴紅頂子,是清朝極少數的特例。
胡雪岩事業有成後,大興土木,營造庭園,並擁有眾多妻妾。曾紀澤就斥責胡雪岩為「奸商謀利,病民蠹國」。據估計其資產最多時曾達一億兩白銀。
胡經營出口絲業,投資五千萬兩銀屯積生絲,壟斷居奇,「舉江浙二省之育蠶村鎮,而一律給予定金,令勿售外人,完全售與胡氏」,1882年洋商對胡的壟斷生絲無可奈何「一斤一兩亦不可得」。次年胡又試圖聯合華商壟斷,無人理睬,此時洋商已經徹底被激怒「共誓今年不販生絲」,加上美國鐵路股票崩盤,導致世界經濟危機,使上海生絲停滯。胡放了一年的生絲不得不折本出售,損失八千萬兩。此時李鴻章為了遏制左宗棠的勢力,所以「排左必先除胡」,決心打擊胡雪岩。李鴻章向上海道道員邵友濂表示「白銀更勝白米,錢根即是命根」,要邵友濂故意拖延胡雪岩的餉款二十日。胡雪岩缺乏現金,無奈之下從自己的錢莊,調現銀五千萬兩周轉。消息傳出,一時市面大傳,胡雪岩積囤生絲,大賠血本,並挪用錢莊的存款,故杭州府存戶開始擠兌,於是胡氏杭州的「泰來錢莊」倒閉,接連各地皆發生擠兌風潮。童元松評論說:「1883年爆發的金融風潮是19世紀中國影響最大的一次,是由胡光墉囤積生絲投機失敗引起的。」1883年12月3日,京師阜康分號關閉。接著,鎮江、寧波、杭州、福州、金陵、漢口、長沙等分號亦相繼閉歇。1884年終於破產,負債纍纍,胡雪岩遣散姬妾僕人。
1885年十一月初一日(新曆12月6日),在孤寂潦倒中離世。十一天後,戶部尚書閻敬銘奏請速將胡「弩交刑部嚴追定擬治罪」,並將其「家屬押追著落,掃數完繳」。杭州知府吳世榮率領錢塘、仁和兩縣令,發兵前往抄家查封,結果發現「所有家產,前已變抵公私各款,現人亡財盡,無產可封。」
評價
高陽《紅頂商人》評胡雪岩︰「其實胡雪岩的手腕也很簡單,胡雪岩會說話,更會聽話,不管那人是如何言語無味,他能一本正經,兩眼注視,彷彿聽得極感興味似的。同時,他也真的是在聽,緊要關頭補充一、兩語,引伸一、兩義,使得滔滔不絕者,有莫逆於心之快,自然覺得投機而成至交」。
更多歷史,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崇禎明荷海戰經過
※它引發了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
※乾隆帝南巡經過
※苗民起義經過
※明朝礦稅之弊概述
TAG:王昆明細說歷史 |
※紅頂商人胡雪岩的寬恕之道
※人物丨紅頂商人胡雪岩的寬恕之道
※紅頂商人胡雪岩的「方圓之道」
※紅頂商人胡雪岩緣何未入家譜
※「紅頂商人」胡雪岩不為人知的一面
※大清首富紅頂商人胡雪岩竟把銀庫藏在這裡
※紅頂商人胡雪岩的最終敗因:荒淫
※極盡奢華被譽為「江南第一豪宅」的紅頂商人胡雪岩故居
※李鴻章為何要殺死清朝紅頂商人胡雪岩?
※中國第一紅頂商人胡雪岩破產真正原因
※懂黑話,善交際,揭秘清朝紅頂商人胡雪岩飯局中發現商機
※晚清「錢王」,比紅頂商人胡雪岩更勝一籌,當時全球第四富豪
※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岩,連商業大咖馬雲都自嘆不如,成功的人都相似
※晚清「錢王」,比紅頂商人胡雪岩,毫不遜色,當時全球第四富豪
※紅頂商人王熾是如何白手起家成為著名富商
※波羅的海四國游:紅頂綠頂
※紅頂商人胡雪岩創業的啟動資金竟是挪用公款
※胡雪岩為何被稱為紅頂商人?發家靠官,敗家也是官
※清朝徽商領袖,紅頂巨商胡雪岩的一生,成也因官,敗也因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