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用技術預測「死亡」 以創新「再造」生命

用技術預測「死亡」 以創新「再造」生命

7日召開的廣東省創新發展大會上,該項目獲得科技一等獎,將器官捐獻時機「推遲」到心臟死亡,促使中國器官移植數量漲百倍


金羊網記者 李鋼 通訊員 李紹斌


器官移植對於許多器官衰竭的病患而言,是救命的技術。但在以前,中國的醫學界卻面臨著一個難題:在西方被普遍接受的腦死亡後器官捐獻,在中國卻難以實施。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來自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專家團隊,歷經十多年的研究,創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以心臟死亡捐獻為主體的器官捐獻模式。也正是因為這一模式的誕生,中國的器官移植數量在十多年裡增加了百倍之多。而這一名為《公民身後器官捐獻的支撐技術創新與推廣使用》的研究成果,在7日召開的廣東省創新發展大會上,獲得了2016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A


醫學與倫理如何平衡?


「我們這個項目是被逼出來的。」中山一院何曉順教授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他向記者介紹,按國際醫學界慣例,一個人如果被確認為腦死亡,就可以進行器官捐獻,但是在中國卻遇到了難題。「這裡有文化、倫理和法律上的問題。雖然個體已經腦死亡,但心跳卻還在繼續,並且依靠機器還能維持呼吸,很多家屬就不能接受親人已經死亡的事實,因為這與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有矛盾。」何曉順說。

但如果要等到心臟停止跳動後,再進行器官捐獻,會遇到另外一個難題——心臟停止跳動後,器官無法獲得供血,會在十分鐘左右逐漸衰竭,無法再進行移植。


怎麼辦?


作為中國最早實施器官移植手術的醫院,中山一院的專家們十多年前就開始考慮一個問題,能否創建一套新的移植體系和技術,讓心臟死亡器官捐獻變得可行?


(B


如何判斷供體捐獻時機?

從2001年開始,何曉順和同事們就開始了這方面的基礎研究。


他們想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如何判定什麼樣的供體適合捐獻;二是如何建立一套不同於腦死亡器官捐獻的評估體系,符合心臟死亡器官捐獻的要求;三是能不能用技術手段將在心臟死亡條件下獲得的器官進行功能修復,保證其質量,使之可以進行器官移植。


「具體來說,首先的問題,是解決誰是潛在捐獻者,如何預測對方的心跳死亡時間;第二個問題,在心跳停止後,沒有血液供應的器官究竟損壞到了什麼程度,如果我們把損壞標準定得比較嚴格,那麼,即使器官移植成功率比較高,丟棄浪費的器官數量也會增多,這是一個矛盾。所以,要建立一個合適的評估體系。」


為了解決第一個問題,發現潛在供體以及選擇器官捐獻的最佳時機,何曉順的研究團隊建立了預測模型,對供體心跳死亡時間預測準確率達到了96%,遠高於國際上通用模型的準確率。而且模型的操作簡便,即使是醫療技術條件薄弱的基層醫院也可以使用。


而在建立評估體系方面,何曉順告訴記者,他們進行了多種創新調整。按照以往傳統的評估指標,供體心跳停止後,可用於移植的器官不到一半,但使用新的評估體系後,器官使用率達八成左右。

這種評估體系是否真的更合適?


何曉順向記者舉例解釋:譬如有學生的一次考試成績不好,是否就判定他能力不行?「建立一套新的評估體系,就好比是用另外一個角度來評價這個學生。我們可能會發現,雖然他這次成績不好,但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是不錯的,我們依然應該給他好評。器官評估也是這個道理。從以前的評估指標看,這個器官已經不能使用了,譬如肝臟的轉氨酶達到多少就不能用,但在建立了新的指標體系後再來看,會發現這樣的器官做移植也是可行的。」


(C


待捐器官「壞」了咋辦?

解決了前兩個問題,擺在眼前的還有一個問題:心臟死亡後,待捐獻的受損器官能否進行修復?


「器官修復也要進行大量的技術創新,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器官捐獻也就做不起來。」


據介紹,在我國,大部分的供體器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傷,如果使用這些器官進行移植,可能導致其他併發症的發生,嚴重影響被移植者的生命安全。


何曉順的研究團隊採用的是一種叫做「體外灌注技術」來修復損傷器官。研究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了用機械對腎臟進行體外灌注的臨床研究,並且建立了相應的臨床應用規範,也率先研製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肝臟體外常溫機械灌注設備。


這些技術為損傷器官的修復提供了新的方法,改善了器官質量,顯著提高心臟死亡供體器官的使用率和移植療效。


另外,由於中國現階段的潛在供體主要來自基層醫院,許多案例中都存在著感染、低血壓、低蛋白症等不利因素,而且由於基層醫院醫療條件與供體維護經驗不足,也嚴重影響了捐獻器官的質量,導致捐獻的成功率和器官使用率低。


針對這一現狀,團隊還建立了一整套的供體維護技術規範,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改善供體的內環境和重要臟器功能,提高了捐獻器官的使用率。


在研究過程中,團隊還成功應用了許多新技術,如全球首例心臟死亡捐獻的簡化式多器官移植手術;國內率先將肝臟一分為二後進行肝移植;建立兒童供腎的腎移植技術規範。


(D


該項目有何重大意義?


通過辛勤研究,研究團隊最終創建了「公民身後器官捐獻的支撐技術體系」,使得中國三類(腦死亡、心臟死亡和腦心雙死亡)捐獻模式得以成功運用,也使得中國的器官捐獻率井噴式增長。


據介紹,在2010年,中國每百萬人口的器官移植數量僅為0.03例,而到2016年,這一數字已經上升到了3例,足足增長了一百倍之多。


根據數據統計,至2015年底,來自公民身後捐獻的器官移植,已經挽救了14000多位終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使得中國成為國際上器官捐獻工作進展最快的國家和全球第二大移植大國。


何曉順告訴記者,世界衛生組織給予研究成果很高的評價,認為中國在器官捐獻方面最大的貢獻就是在心臟死亡情況下,依然可以進行器官移植,還保證了很高的成功率,「是亞洲地區器官捐獻改革的成功典範」。


「以往西方對心臟死亡捐獻持排斥的態度,認為不靠譜,但是我們經過臨床試驗、技術創新,使得心臟死亡捐獻和腦死亡捐獻的效果幾乎是接近的,這也給了很多西方的專家很大的啟發——只要處理得當,依然可以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何曉順說。


回顧十多年的研究歷程,何曉順說,自己最大的感受是,廣東寬鬆包容的氛圍才讓他們能夠取得這樣的成果。


「對於器官捐獻,廣東的政府和老百姓都很包容,媒體也是一直在做正面的報道和引導,所以我們非常感謝廣東有這樣一個適宜創新的土壤。」

用技術預測「死亡」 以創新「再造」生命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網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發現「脫殼壁虎」:數周就可長出新外殼
試管嬰兒手術不用等 赴澳「懷」二孩或成風潮
法大「孔院春晚」奉上中國文化盛宴
9張震撼世界的「兒童受難照」
琿春市兩單位入選首批吉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傳習所

TAG:大河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生命研究大突破:能測算出死亡時間
科學家已開發出一種能預測死亡機器,能完勝算命先生,準確率奇高
生殖能力預示死亡期限
人死亡之後還能有生命活動
新的研究能夠預測你什麼時候死亡
被死亡和精神疾病詛咒的藝術創作
預測死亡的遊戲
他們用人工肺打破重度呼吸衰竭「死亡魔咒」
能預測人死亡時間的神器:死亡計算器!
研究人員用演算法預測《權力的遊戲》角色死亡排行,灰蟲子進前三
大學生主動寫「遺書」「進棺材」,體驗」死亡「的恐懼活著的幸運
戰鬥民族發明最新飛機逃生科技,以後搭飛機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死亡飛車女騎手用生命在表演,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失去生命
和緩醫療:重新認識生命和死亡
韓國出現躺棺材「體驗死亡」服務,讓 人們重視生命
起死回生:用幹細胞逆轉死亡,試驗即將開始
走過生死的旅程,我們確實可以利用生命來為死亡未雨綢繆
我們能否預測死亡?
最新研究發現新型藥物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臟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