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保健很棒的穴位組合
1、抗衰老穴位
湧泉(足底正中心凹處)
百會(頭頂正中)
勞宮(手心)
以上3穴入心、腦、腎經,經常按摩有抗衰老作用。
2、增強食慾之穴:
足三里(膝下3寸)
合谷(手大指、次指之間)
三陰交(內踝上3寸)
胃氣是正氣的根本,增強胃氣,可改善食慾。
3、增強免疫力(正氣)的穴:
足三里(膝下3寸)
湧泉(足底正中心凹處)
腎俞(在腰上,第2腰椎棘突旁開15寸)
此3穴是腎經和胃經的穴位,經常按摩可增強腎氣及心氣。
4、美容顏之穴:
四白:(眼眶下凹中)
地倉:(口角旁開04寸)
巨髎:(鼻翼下緣處)
合谷:(手大指及食指之間)
這3個穴位都是胃經之穴,胃經是循面最廣、最營養面部的經絡。所以經常按摩它們可美容 顏。
5、增強睡眠質量穴位:
三陰交:(足內踝上3寸)
湧泉:(足心正中)
神門:(在掌後,兌骨之端陷中)
以上是脾經、心經及膀胱經的穴,經常按摩可以養心安神,睡眠良好。
6、增強性功能之穴:
曲泉:(膝窩處取)
關元:(臍下3寸)
腎俞:(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命門旁開15寸)
以上是肝經、任脈和膀胱經穴,經常按摩可增強性功能。
7、消除疲勞穴:
命門:(第2腰椎棘突下)
足三里:(膝下3寸)
合谷:(拇、食指之間)
此3穴分別是督脈、胃經、大腸經穴,經常按摩可幫助消除疲勞。
8、養心安神之穴:
神門:(在掌後,兌骨之端陷中)
三陰交:(內踝上3寸)
勞宮:(掌心正中凹處)
此3穴是心經、脾經及心經的穴,經常按摩可養心安神。
9、增強腦力之穴:
神庭:(頭正中髮際後05寸)
百會:(頭頂正中凹處)
腦戶:(後腦骨上凹處)
此3穴是督脈穴,經常按摩可增強腦力。
10、急救穴:
人中:(鼻子、上唇之間的正中處)
合谷:(手拇、食指之間凹處)
湧泉:(足心)
這3個穴是大腸、腎經穴,急救時用之。
11、防感冒穴:
大椎:(第1頸椎棘突下)
合谷:(手拇、食指之間凹處)
風池:(顳後髮際凹處)
這3穴是督脈、大腸經及膽經穴,經常按摩可防感冒。
12、保養眼睛穴:
肝俞:(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正中旁開15處取穴)
睛明穴:(眼內眥外)
四白:(眼眶下骨凹處)
此3穴是督脈、膀胱穴、胃經穴,經常按摩可保養眼睛。
13、保養耳朵穴:
耳門:(耳屏前突起之凹處)
翳風:(耳垂下後分凹處)
合谷:(手拇、食指之間凹處)
此3穴是三焦經、大腸經穴,經常按摩可使耳聰。
按摩方案
1、抗衰老按摩
沿腎經(從足底心湧泉穴內踝沿小腿內側大腿根小腹)行走路線按摩,可起到增強 腎氣,抗衰老的保健效果。
2、美容按摩
沿足胃經的面部路線進行按摩,可以增強面部滋養,起到美容作用。
路線是:從鼻尖引眼內眥下到面部口唇從下面頜上耳前上額際,經常按摩可以起到美面、美目、美鼻及 美唇的作用。
3、增強陽氣及頭腦按摩
沿督脈經行(背部尾尖會陰腎部脊柱上行頸項後腦巔頂),經常按摩或靠柱、 樹蹭擦,可起到增強陽氣作用。
4、增強陰氣及內臟按摩
沿任脈經行(小腹會陰上行小腹肚臍上頭咽喉口唇眼睛),經常按摩可以起到 增強陰氣保護內臟及美唇作用。
5、養心按摩
沿心經路線(從心中咽喉目;又從心中肺肩內側手臂內側手掌尺側小指尖) ,經常按摩可以起到養心的效果。
6、健肺按摩
沿肺經經常按摩,可增強肺氣。路線是:從中焦(肚臍與膈的中點)下落大腸上行繞胃上行肺系咽肩臂外側小臂外側大拇指端,
經常按摩可宣通肺氣,預防感冒。
7、健胃按摩
從下頜骨的大迎穴入喉嚨下棱口角胃絡脾。經常按摩這一段經絡,可健胃。
8、舒肝按摩
大拇指足背內踝小腿內側大腿內側陰部小腹上胃入肝絡膽,常按摩此絡絡 可以舒肝健腦,通暢氣血。
9、增強腰腹按摩
沿帶脈(季脅下繞腰腹一周)常按摩,可增強腰腹功能。
10、增強腿力按摩
常按摩胃經腹支(從胃腹腿背足背),可通過強胃氣而增強腿力,如配合肝經(行於足背內側小腿、大腿內側入小腹)效果更佳。

※膻中穴位位置圖,膻中穴的作用
※一個穴位祛除腰背疼痛!很多人不知道
※中醫告訴您:按兩個穴位能疏通鼻塞
※下班之後頭暈腦脹,這個穴位讓陽氣「回歸頭部」
※春天為什麼要灸氣海?看了後恍然大悟!
TAG:穴位 |
※艾灸養生保健十大穴位
※實用拍打穴位養生保健操
※七大穴位保健養生法
※夏季養生保健:白領族穴位養生壓公孫穴健脾胃
※穴位養生,記住四個功能強大的保健要穴!
※養生必看 養生救命穴位
※夏季艾灸六個穴位能保健養生
※最養生的五個穴位,保護心臟按這裡
※足療的養生穴位、位置及其功能
※中醫養生保健:推拿穴位功效圖解
※三大養生穴位常按保平安
※艾灸穴位養生保健 但是這些點要注意
※老感覺累常灸這五大穴位保健養生
※養生保健調病,有這些穴位就夠了!
※男人最好用的四大養生穴位
※人體重要的養生保健穴位,你得懂幾個!
※艾灸養生的八大穴位
※御坊堂經絡養生:經脈穴位的聚集地健康養生手法!
※用八個穴位養護全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