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診斷為糖尿病後要這麼做

診斷為糖尿病後要這麼做

很多新診糖尿病患者在被確診為糖尿病的初期感到很茫然,變得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樣應對這突如其來(可能已經患病很久只是剛被發現)的疾病,甚至一些年輕患者會因此產生負面心理,糖尿病患者是抑鬱的高發群體,嚴重影響到生活及工作。本文就教給大家在診斷為糖尿病後從心態、檢查、治療等多方面應對糖尿病。




調整心態,沉著應對



當您被醫生告知患有糖尿病時,您的反應是什麼,是懷疑嗎?是震驚嗎?是恐懼、無望嗎?還是茫然失措?您不要覺得自己出現了這些心理變化而認為自己小題大做,心理素質欠佳,其實有以上這這些心理反應都是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一旦被診斷就很難摘掉這頂「帽子」,大多數患者需要終生服藥,病情控制不好還會出現各種併發症。面對糖尿病這終身揮之不去的「陰影」,糖尿病患者應調整心態,學會沉著應對。




正確認知

其實,糖尿病並不可怕,而真正可怕的是對糖尿病的無知。糖尿病患者只要做到科學、正規地治療,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糖尿病患者同樣能享有與正常人相同的生活質量。




很多患者在剛剛發現患病時精神上有壓力,但要儘快從中解脫出來。大家應該通過學習,如專業醫生或護士的講座、客觀介紹糖尿病知識的媒介(包括報紙、期刊、書籍、網站、新媒體)等,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識,運用「五駕馬車」,與醫生密切配合,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接受全面檢查



由於糖尿病可以導致心、腦、腎、眼睛、神經等多臟器損害。所以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後,還應該進一步做全面檢查,明確是否合并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以及其他代謝異常等問題。




血糖監測




採用生活方式干預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可根據需要通過血糖監測了解飲食控制和運動對血糖的影響來調整飲食和運動。




使用口服降糖葯治療的患者可每周監測2~4次空腹或餐後2小時血糖,或在就診前一周內連續監測3天,每天監測7點血糖(早餐前後、午餐前後、晚餐前後和睡前)。




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可根據胰島素治療方案進行血糖監測。




糖化血紅蛋白




隨機血糖監測會受到一些干擾因素影響,如飲食、運動、睡眠狀況等,而糖化血紅蛋白則不受其影響,它能客觀準確地反映患者近2~3個月內的總體血糖水平。


檢查頻率

糖尿病患者在治療之初要每3個月監測一次,達到治療目標後可每6個月檢查一次。



C肽檢查




C肽是胰島β細胞的分泌產物,它與胰島素有一個共同的前體——胰島素原,一個分子的胰島素原經酶切後,裂解成一個的胰島素和一個C肽。測定C肽能得知胰島β細胞的功能,對糖尿病的分型和治療具有很大的意義,C肽沒有胰島素的功能,而胰島β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和C肽呈等分子關係,這也就是說,分泌幾個胰島素分子,同時必然分泌幾個C肽分子。血C肽濃度可間接反映自身分泌胰島素的能力,不受注射外源性胰島素的影響。C肽不受肝臟酶滅活,半衰期比胰島素長,經腎臟直接在尿中排泄,故血中C肽的濃度可更好地反映胰島功能,進而有助於糖尿病的臨床分型、了解患者的胰島功能、鑒別低血糖的原因,對胰島細胞瘤的診斷及判斷胰島素瘤的手術效果也極其有意義。




血脂




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時合并脂代謝異常及高血液黏稠度,這些都屬於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與糖尿病的心腦血管併發症直接相關。因此,糖尿病患者應當及早檢查、及早發現、早期干預。




檢查頻率

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要進行血脂檢查,之後還需定期監測血脂指標,頻率為每年一次。




血壓




很多糖尿病患者會合并有高血壓,還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由於心臟神經功能異常而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比單純高血壓預後要嚴重得多,因為糖尿病與高血壓會相互影響,使糖尿病和高血壓病情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僅要控制好血糖,還要控制好血壓。




檢查頻率

糖尿病患者最好在家自備血壓計,可以做到隨時監測血壓,以了解血壓變化,防止危險發生。




肝、腎功能檢查




糖尿病患者需要檢查肝、腎功能,是因為一些降糖葯在人體內利用肝臟酶代謝,還有一些降糖葯要通過腎臟代謝,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這些降糖葯就需要調整劑量甚至停用以免藥物蓄積發生危害。




要點提示

很多人覺得降糖葯會對肝腎功能造成影響,而拒絕服藥。其實您需要明白的是,不是降糖葯對肝腎有毒性,進入體內破壞肝腎臟器,而是降糖藥物需要通過肝臟或腎臟代謝,如果患者本身肝腎功能障礙,會導致藥物排泄障礙,從而導致藥物在體內蓄積,從而加重藥物的不良反應,並不是藥物直接損害了肝、腎功能。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檢查肝、腎功能,如果肝、腎功能存在異常,那麼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方案或選擇其他的降糖方案了。




檢查頻率

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要進行肝腎功能檢查,之後每年檢查一次。


另外,對於老年患者以及一些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服用口服降糖葯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




眼科檢查




糖尿病眼病是導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一大原因之一,所以糖尿病患者做好日常眼科檢查,避免糖尿病眼部病變發生、發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早期往往沒有癥狀,晚期則沒有良好的控制方法。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初診時就應做眼科檢查(因為一些患者可能患糖尿病很久才會被確診為糖尿病患者,此時可能已經出現了眼部病變),以後每年複查,對比觀察病情有無發展,絕不能等到眼睛看不清楚時才去查眼底。




檢查頻率

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要進行視力及眼底檢查,之後每年檢查一次。




神經科檢查




通過神經肌電圖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周圍神經病變;還應做自主神經方面的相關檢查,具體檢查詳情還需諮詢醫生。




檢查頻率

足背動脈搏動,神經病變的相關檢查在確診時要查,之後每3個月檢查一次。




其他特殊檢查




心電圖

心電圖是檢查心臟問題的一個重要方法,而且檢查方式便捷,用於對各種心律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的檢查,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現合并心臟問題,一定要及時治療。




心臟彩超

心腦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危害極大。所以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被確診後,應及時了解有無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是否需要給予抗凝、擴張冠狀動脈等藥物治療,以免病情發展延誤治療。




下肢血管超聲及造影

糖尿病患者還要了解自身是否有下肢動脈硬化、斑塊或狹窄等,這些均為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如果檢查一切正常,也不可掉以輕心,還需定期檢查。




骨密度檢查

由於糖尿病患者是骨質疏鬆的高發人群,為了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糖尿病患者在日常補鈣的同時還要檢測骨密度以了解自身的骨狀況,全方面做好骨質疏鬆的預防及治療措施。




檢查頻率

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要進行心電圖檢查,之後每年檢查一次。










如果您覺得本文內容對糖尿病患者有所幫助,可以轉到朋友圈或轉給需要的人。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本微信公眾號。





本微信平台文字內容版權歸《糖尿病天地》雜誌社,轉發請明確註明出處——

微信號:tnbtd365

,未經允許,不得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糖尿病天地」感謝您的關注,更多內容敬請關注「天地」雜誌。


《糖尿病天地》郵發代號80-225


《糖尿病臨床》雜誌社直接訂閱


詳情請諮詢010-51260912


諮詢時間周一-周五9:00~12:00,13:00~16:30


《糖尿病天地》雜誌社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九圖了解2型糖尿病的綜合管理——2017AACE/ACE流程圖(天地譯版)
糖尿病神經病變,早發現、早應對
糖尿病眼病防治攻略,早看早獲益!
中國糖尿病足診治指南——糖尿病足的非手術治療方法

TAG:糖尿病 |

您可能感興趣

診斷不明故而糖尿病難治,病人要常做這4大檢查
診斷糖尿病,更易患痴呆,要做好預防工作!
診斷乳腺癌有哪些檢查是必須要做的?
那年他眼睛瞎了,卻被醫生診斷是糖尿病!誤診?
什麼是診斷糖尿病的三把「尺子」?糖尿病前期如何終止進展?
糖尿病患者腎病的自我診斷!
什麼是診斷糖尿病的三把「尺子」 ?糖尿病前期如何延緩或終止進展?
為了優生優育需要做產前診斷,但你知道產前診斷主要是診斷哪些遺傳病的嗎?
妊娠期糖尿病是個什麼鬼?診斷後該怎麼辦?
肝癌的診斷有那些
診斷胃癌都需要做些什麼檢查
精神分裂症確診需要和這些疾病鑒別,別再輕易自我診斷了
診斷糖尿病有三把尺子!中招任何一條,你就是糖尿病人
總結的真好!遇到急性腹痛病人,要這麼診斷!
低血糖為什麼會變成糖尿病?指血診斷糖尿病竟然不靠譜?
這些「奇怪」的糖尿病病例,你能診斷出來嗎?
肝癌是如何來診斷的
醫生為你診斷的肩周炎很可能是誤診,往往是這三種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原來都是這樣診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