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作為父母,我們為什麼總想吼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為什麼總想吼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為什麼總想吼孩子?



育兒路上,最讓人感到痛苦的部分或許就是和孩子起衝突的時候,很多家長經常怒髮衝冠,轉而又後悔不迭。這篇文章,帶著你走近衝突:看到發生衝突的必然性;為什麼我們在衝突中失控;以及如何在失控之際快速回到理智狀態,抓住衝突契機與孩子一起尋找方案,解決衝突。希望對愛發脾氣的父母們有所幫助。

「每次看到孩子起床磨蹭,我就一肚子氣,早上時間那麼寶貴,常常心情不好就要吼起來!」


「我家娃吃飯特別不省心,不是磨嘰,就是挑食得很!最後還得我喂,我常把孩子在飯桌上罵哭!」


「晚上到時間去刷牙,總是不願意去,我用了各種辦法都不管用,最後經常雙方都精疲力竭!」


「我的孩子每次彈新曲就哭鼻子,我給她講道理,她也聽不進去,最後常常鬧得我一肚子氣。」

這些問題,都是家長們經常遇到的場景,每次遇到提問時,一方面能深刻感受到大家的苦惱,另一方面想:與其每次遇到一個衝突就對症下藥,不如我們一起來探尋為什麼我們常會在親子關係中遇到種種衝突?到底是什麼讓父母特別容易失控?而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


為何總與孩子有衝突?


衝突,顧名思義,就是指兩方有不同需求,從而產生對立。生活中,有的人希望沒有衝突,特別和諧。而事實上,只要在關係中存在兩個以上的人,衝突就一定會存在,因為沒有任何人會和你的思想行為高度一致,當對方行為或觀點與你期望得不同,而你又特別想要一切都在你掌控中,衝突就自然產生。


事實上,衝突通常是有利的,因為我們看到了彼此不同的需求,產生的碰撞,經常會有新思想,新方案產生。大家在工作中應該都有頭腦風暴的體驗,那就是利用衝突尋找解決方案的一種方式。


為何親子衝突最後會失控?

1. 家長多管閑事


許多時候,如果冷靜想想發生衝突的事,會意識到原來那是孩子自己需要負責的事:比如穿衣、吃飯,這些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又比如兩個孩子的衝突你作為第三方的事。如果孩子按自己的方式進行,最終他們會品嘗到「自然後果」:穿衣服太慢到學校遲到;吃不飽飯餓肚子,或者兩個人一直打最後兩敗俱傷(當出現傷害時,積極家長還需制止)。家長經常因為擔心孩子遇到這些後果會產生情緒,或者覺得孩子可憐,因此開始不停念叨,或著急干涉,當你已介入而情況還沒有改善時,家長的情緒炸藥包就會被瞬間點燃,從而失控。


2. 錯誤的溝通方式


這一條估計大家都有體會,無論與孩子還是親人、朋友、同事,有時候明明你覺得你在說事情,可對方就炸了,覺得你在攻擊他,從而立馬亮劍也來攻擊你。事實上,許多事情,並不是你說的內容不好,而是語氣、措辭、和溝通方式技巧不對,從而讓對方被你點燃「鬥志」,一爭到底。我還記得很久前有一次與婆婆說不要講文言文故事給兩歲多孩子聽。某天當我回家一進門看到她在講時,下意識就說:「怎麼又在講文言文?!」就這麼一句話,我以為我在描述事實,而婆婆卻聽出了裡面的不滿和指責,最終演變為一場激烈的爭吵。


還比如孩子不刷牙,不叫人,本身或許並沒有給孩子造成困擾,而是家長擔心。你一開口卻成了:「你看你,總不刷牙,以後牙齒全都掉光了我看你怎麼辦。」「你啞巴嗎,讓你叫人你不叫?」這些類似詛咒或者責問的對話,能把對方的情緒瞬間成功撩起,與你戰鬥!

作為父母,我們為什麼總想吼孩子?



3. 家長自編劇本,撩起負面情緒


所有父母都可以做言情劇編劇,不信你看:這孩子總這樣不吃飯,以後瘦弱、任人欺負怎麼辦;彈琴遇到新曲子就哭,總這樣遇到困難就退縮,以後什麼事情也做不成;這孩子太沒禮貌了,總是不叫人,以後大家都不喜歡他怎麼辦。這些對未來前景的悲觀設想,讓家長產生非常焦慮的情緒,從而開始干涉,帶著「我是為你好」的帽子去責罵孩子,與孩子衝突不斷。

除了產生焦慮感,「自編自導」的家長還會自己把火氣點得甚高,我曾經就排過這樣的戲。某天早晨,我精心準備了早餐,結果孩子不領情,覺得不好吃,基本沒吃就要去幼兒園。我坐在駕駛座上,那叫一個氣:「我辛辛苦苦做了早點,你還嫌不好吃,你就是個白眼狼;我太可憐了,那麼大早做了好吃的早餐,居然還被嫌棄!」就這樣,我越想越氣,氣得恨不得把他抓下來打一頓,然後一轉頭,發現孩子根本就不明白髮生了什麼,惹得我那麼生氣。


4. 家長本身就因其他事情積聚了情緒


這種情況大家應該也有體會。當你心情很好時,一切事情彷彿都很順利,孩子鬧騰感覺也很可愛;而當積累了很多工作或者家庭中帶來的情緒,似乎只要風吹草動,都會不耐煩,各種不順眼和找茬就出現了,一旦對方有意見,你就趁機把自己的情緒包袱點燃!


以上種種,歸根結蒂——都是控制欲作怪。想要對方完全服從你,聽你的話;如果不是,就會讓你產生挫敗、無力、或者焦慮,進而用發怒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控制欲。


出現衝突時怎麼辦?


第一步:「管好嘴,邁開腿。」


衝突當場可以深呼吸,迴避現場進行冷靜,當理智重回大腦時再開始溝通。


第二步:評估衝突問題:是誰出現了情緒。


當發現是孩子的情緒不好時,先接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用道理來激怒他。


如果發現孩子沒情緒,是自己很抓狂時,可以學慣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來表達:對方行為+我的感受+對我的影響+我的期望。注意,不要因為對方沒有答應你的期望而怒氣衝天,我們先學會別讓對方誤解你,然後我們才有可能往下談。同時,當你探尋我的影響時,經常會發現對你其實沒什麼真正影響,實際上,發火的你該自己問自己為什麼這麼生氣:比如孩子吃飯慢,對你帶來的實際影響似乎是沒有的,那就是你的焦慮感在作怪。


第三步:嘗試從控制轉向尋求雙贏。


如果你有情緒,使用了第二步後,孩子仍然我行我素,你可以邀請孩子一起來找到一個讓雙方都高興的解決方案,拳法套路是:「怎麼能找到一個既讓你滿意,也讓媽媽高興的好辦法呢?」通常孩子會給你很多意想不到的好方法,解決困擾你多時的問題。我記得當我不是繼續批評孩子打弟弟,而是坐下來討論下次遇到搶玩具怎麼辦時,他因我的尊重而特別願意配合,想出來十幾條各種不同解決方案,不知不覺,我因看到打架場面很想批評他的情緒就沒了。


怎樣,經我這麼一捋,你是不是更清晰一些呢?那麼祝願你下一次發怒失控之前,記得用我推薦的三步曲!你會發現,越給予孩子自由,他們就越自律;越是尊重他們,他們就越能尊重你,因為愛就是相互給予的自然過程。


情緒管理是親子關係中永恆的話題。自從我們開展了百日行動派「一百天不發火」的活動,媽媽們常常發帖說:「我今天又控制不住跟孩子發火了」。其實控制情緒不是生硬的把情緒壓在內心不表達。因為一味壓抑怒火不僅會傷害自己,還可能積累到一定程度造成大規模爆發。真正的情緒管理是儘可能的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並用健康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處理自己的憤怒吧。


媽媽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憤怒


媽媽已經很累,孩子卻不肯配合洗漱,身為父母,你也有這樣抓狂的時候吧?瞧這位媽媽,先是做到憤怒的媽媽停三秒,又用我信息表達了自己的情緒,然後還用了孩子很了解的繪本語言「媽媽生氣會變成噴火龍的」,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呢?


媽媽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憤怒


故事分享人:寶寶媽(化名)


我家有倆個寶,大寶五點回家,七點洗漱,八點睡覺。


這期間大寶希望我跟他玩,玩男孩那種打鬧的遊戲,小女兒也不甘示弱,時時刻刻想占著我。所以,一到晚上我是很累的,不僅是身體上的累,還有心理上的。


有天晚上,我照顧二寶,一直沒有顧上理大寶,大寶有點情緒。到了洗漱時間怎麼他叫都不來。看他在那磨蹭,我說再不來我就來硬的了。於是,我就強行把他拉到水池前。


因為他有情緒,不好好洗臉,我只好代勞了,可他漱口也不好好漱,到處噴。那天我真的很累了,覺得洗個臉刷個牙怎麼這麼磨嘰?我強忍著心裡的火沒發作。


這時他玩著玩著,就一口水就向我噴來了,噴得我半身衣服都濕了。


我當時那個火啊,就轉過身很大聲地對他喊了一聲:「NO!」


我認為發火不好,所以一般情況下,我不向他們發火,都是自己化解。


這次聲音那麼大,我自己都嚇了一跳,我從鏡子里看到孩子也嚇懵了,臉色都變了。


這時我停了一下,腦子裡出現了浩途里的一篇文章:憤怒的媽媽停三秒鐘。


我在想自己怎麼就發了那麼大的火?孩子也停在那兒,我想怎麼辦啊?待我冷靜了下來,用「我信息」表達道:「你那樣噴水,把媽媽的衣服都噴濕了,我很生氣!媽媽生氣是要向你發火的!」


這時,孩子害怕的表情沒有了,我心裡也踏實了。


接著我腦袋一轉,說「媽媽生氣會變成噴火龍的!」因為我們一起看過一繪本,叫《菲菲生氣了》。講一個小女孩在家裡跟姐姐玩,玩具被搶走了,她就非常非常生氣,像火山一樣爆發了。繪本很形象,我們兩個都很了解。


這句話一說,孩子笑了起來,矛盾一下子化解了,他也不害怕了。


又過了幾天,又是在衛生間,孩子淘氣到處尿尿,我要堅決地制止他,我就又大聲說:「NO!」他愣了一下,笑著說:「媽媽你又要變成噴火龍了!你怎麼沒噴出火來啊?」然後我們倆就都笑了。這回沒有發生衝突,他就停止淘氣行為了!


即使為人父母,我們也都是活生生的普通人。我們也會有疲倦、焦慮、憤怒的時候。這同樣是特別棒的育兒育己時機。


憤怒的媽媽停三秒,這代表我們是成人,有能力覺察自己的憤怒。


價,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在被譴責。


習得「我信息」既能讓我們輕鬆表達自己的感受,也能讓孩子習得正確的表達情緒的方式。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爸辣媽 的精彩文章:

所有家長,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這段時間!
2017年考研人數首超200萬,就業壓力是考研主因
從小學到初中家長要做的事,這8件必重視!另外7件千萬別做
上大學讀什麼專業就業率高?高考選專業靠興趣還是看市場?

TAG:虎爸辣媽 |

您可能感興趣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教給孩子些什麼呢?
為什麼孩子不心疼父母?
把孩子交給學校前,作為父母你能做什麼?
我們那麼愛孩子,怎麼那麼多孩子會恨自己的父母?
父母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最好看!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你是父母你會打孩子嗎?
孩子總覺得我不愛他 父母應該怎麼做
尊重孩子的選擇就是什麼都聽孩子的?父母應該怎麼做
父母怎麼做,孩子才會更合作
為什麼你的孩子總是自卑 原因在父母 你是這樣對待孩子的嗎
孩子拿父母的錢去給同學送禮物,又說父母虐待自己,你該怎麼辦?
現在的父母,你們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我們為什麼要聽父母的話?
高個子孩子是怎麼養成的?作為父母你們知道嗎!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聽話?問題根源都在父母身上!
我們才是孩子的父母
孩子肚子痛,父母怎麼辦?
孩子抑鬱了,父母怎麼辦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你種什麼因得什麼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