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持萬遍,妙理自明的道教經典:《高上玉皇心印妙經》
有人可能會聽聞到道教有「性命雙修」一說,一般走道教實修派的一路人大多奉行此說,並終其一生都踐行不悔。道教的「性命雙修」說是在總結古往今來眾多修道者修道成功與失敗的諸多實踐案例總結而來的,具有一般指導意義。
那麼,何為「性」?簡單來說,此「性」概指人的心性,屬心理層面,所謂「修性」指的就是修養心性,消盡掉我們普通人固有的貪、嗔、痴三毒,做到純凈心靈,如此才有積德積善的後話。
至於「命」,則指修道人的身軀而言。道教認為天地是一大宇宙,人身亦一小天地、小宇宙是也,因此重視人身,等視人身,哪怕對於那些鰥寡孤獨廢疾者亦不輕也,畢竟大家同為人身,都具備修道成仙的資質。所謂修道就是一個「回歸」的過程,將人身小我回歸到天地大我之中,方契入真境,這是「還虛合道」的境界。道教重視人的身體,並自始至終的認為身體好比宅舍,靈魂寓居身內,雖畢竟終有捨去的一天,但只要那一日未到,照理好自家宅舍自是無需多言的勞務。所以,大部分修行的道士居士大多身輕體壯,精神飽滿,此是重視身軀之故。此外,人身複雜多有機竅所在,運功得當,修持有數自然方能體會其中妙用。
純陽呂祖有仙言曰:「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說的便是警醒後學性命之學不可偏,不可偏廢,否則難悟玄門正教之真諦。
道教《玄門日誦早晚課經》中就收錄了一篇專講修持道教命功的經文,即《高上玉皇心印妙經》。此經繼承了道教經典短小扼要,不多贅言而又含義萬千的特色,將道教命功修鍊進行了有序的梳理和介紹,《心印妙經》的字不多,只有二百個字,四字一句,共五十句,但是,其中所闡述的理論思想,卻著實不是很容易懂的,但同《參同契》、《悟真篇》、《三豐詞》等命功修鍊經典相較,《心印妙經》又顯得接地氣的多。
總之,本著直錄原文不多發揮的原則,刊文如下,讀者自讀自悟、自觀自覺罷。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存無守有,頃刻而成,
迴風混合,百日功靈。
默朝上帝,一紀飛升,
智者易悟,昧者難行。
履踐天光,呼吸育清,
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綿綿不絕,固蒂深根,
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神合其氣,氣合其真,
不得其真,皆是強名。
神能入石,神能飛形,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神依形生,精依氣盈,
不凋不殘,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妙不可聽,
其聚則有,其散則零。
七竅相通,竅竅光明,
聖日聖月,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自然身輕,
太和充溢,骨散寒瓊。
得丹則靈,不得則傾,
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誦持萬遍,妙理自明。
(文章出自道山不老,鹹魚老道專欄,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標明出處)
大孤山玄都宮出品
親情鏈接:微信公共平台「大孤山玄都宮」第一時間了解道教新聞諮詢、相關道教活動、道教知識、加入我們從這一刻開始,期待您的訂閱!

※如何運用秘傳方法為自己催運、改運和借運?
※呂洞賓祖師流傳下來的百字靈文:《呂祖百字碑》
※有種戒,一旦犯了,就無法挽救
※人的一生中有些事情真的是命中注定的嗎?
※道教神霄十字天經: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TAG:道山不老 |
※周劍之:妙喻與妙理——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賞讀
※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彌陀要解》 有情無情,同宣妙理
※精蘊妙理的旋、球、環——宇宙演化新觀照
※書法藝術欣賞——理通:出新意於法度,寄妙理於豪放
※女書家李艷秋,書作在法度中蘊含趣味和妙理,清正平實
※指坐工申明妙理 學真道喜遇明師
※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陝西書協副主席魏良書作
※宋代書法:法度之中出新意,豪放之外寓妙理
※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女書家蔡禮禮書作欣賞!
※修行妙理100條,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