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六類常用墨句(二)

六類常用墨句(二)

六類常用墨句,分三篇,此為第二篇


四、四字以上短語


思逸神超 心境雙忘 惠風和暢 禪心俠骨 道法自然 福緣善慶 積健為雄 萬物靜觀

自勝為強 弘道養正 大智若愚 耕雲種月 心織筆耕 和氣致祥 擇善而從 和而不同


境由心造 大明境界 樂以忘優 大象無形 大音希聲 上善若水 虛極靜篤 自強不息


敬事而信 知者不惑 仁者不憂 物我相諧 與時偕行 返璞歸真 無欲則剛 見賢思齊


穆如清風 潔行修善 隨緣放曠 博學篤志 認識自我

六類常用墨句(二)



五、經典名句


1.蘭之生於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孔子家語)


2.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6.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8.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9.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1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1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14.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15.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1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1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19.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0.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21.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22.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曹操)


2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2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禮記》)


2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


2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27.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2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遊)


29.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3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31.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32.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3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


3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3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36.學然後知不足。(禮記)


37.學無止境。(荀子)


38.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9.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


4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41.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


42.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禮記》)


43.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呂氏春秋)


44.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45.大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


4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47.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4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49.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50.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後漢書-陳蕃傳》


51.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5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5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5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


5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苟子


56.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


5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5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59.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意思就是:作為一個管理者,要想管理好一個團隊或組織,從行為上,自己必須身體力行,成為表率;從思想和戰略上,自己要明白這個團隊的使命和任務並且堅定不移,就像天空中的北斗星,處在他應在的位置,永遠是那麼的從容和淡然。白天,大家見不到他;而當夜晚大家看不清前面的路時,就會看到燦亮的北斗星,指示著自己前行的方向。


60.格物致知——語出大學。指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而獲得知識,而不是從書本到書本地獲得知識。


61.境由心造------一個人是否快樂幸福,很多時候在於個人的自我感受,同一環境,有人快樂,有人憂愁,全憑一個人對自己心態的把握和調整。一滴水見世界,一朵花見天國。


62.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莊子


6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知北游》)莊子


(莊子說:天地與大自然有大量豐富的、瑰麗的美無聲地存在著,春夏秋冬有明顯變化的過程與規律但不作聲,萬事萬物有它本身運行的道理而不公然發表宣言。因此,具有大智慧的人啊,要學會體驗天地間這大自然的美與好處,從中推原體悟出各種事物的規律。也正因如此,達觀悟到的人便不會隨便動手,偉大的哲學家不會隨便發表意見,他們只是悉心地觀察著體悟天地間大自然的變化,自有他們的道理。)


64.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老子


道德經


(達到極度虛無,守住極度清靜。萬物一起生長,我因此觀看它們的往複回歸。萬物紛紛紜紜,各自回歸到自己的根本。回歸根本叫做「靜」,這就叫做回複本來狀態,回複本來狀態叫做「常」,了解常道叫做「明」,不了解常道就會輕舉妄動而招來兇險。了解常道才會包容,包容才會公正,公正才會周全,周全才會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會符合大道,符合大道才會長久,終身不會有危險。)


65.懷素自敘帖詩句摘: 「志在新奇無定則,古瘦漓驪半無墨,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卻書書不得。」


「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人人慾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 「粉壁長廊數十間,興來小豁胸中氣。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


「馳毫驟墨列奔駟,滿座失聲看下及。」 「遠錫無前侶,孤西寄太虛。狂來輕世界,醉里得真如。」


66.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


[解讀]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這句話說的是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嚴格要求自己,進步就快;寬容別人,就會遠離怨恨。躬自:自己。「厚」後省略了一個「責」字。責:責備,要求。


67.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


[解讀]如果天天洗滌能使面容清潔新鮮,那就每天都要洗滌乾淨,保持清潔、新鮮,而且要日日都保持下去。


6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解讀]如果只是獨自一個人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討論,就會孤陋寡聞。


68.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學而》


[解讀]做事勤快敏捷,說話謹慎。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要多做實事,少說廢話,不亂說話。敏:勤勉,快速。慎:謹慎,慎重。


69.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解讀]雕刻了一下,就放棄了,就是腐朽的木頭也刻它不斷;如果刻個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這個比喻意在說明學習、做事情,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淺嘗輒止,將會一無所成。


70.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解讀]天寒地凍,才曉得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在艱苦的環境里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節操和品格。在艱苦的環境里才能真正考驗人。


7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乾》 [解讀]天體的運行強健有力,君子應該以它為榜樣,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


72.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解讀]堅持做事的人總會成功,不斷前行的人總會到達目的地。為、行,就是實際行動。有了實際行動,再難的事情也能辦到;沒有實際行動,容易的事情也辦不成。


73.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孟子-盡心上》 [解讀]仰起頭來看看覺得自己對天無愧,低下頭去想想覺得自己不愧於別人。


74.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勸學》


[解讀]寶玉藏在山中,連山上的草木也顯得滋潤;珍珠產在深淵裡,連涯岸也顯得不幹枯。學問、韜略藏於胸中,自然會行為舉止不俗,氣魄風格不凡。若無內才,即使有漂亮的外表,也只是個凡夫俗子。


75.記人之善,忘人之過。——晉-陳壽《三國志蜀書秦宓傳》


[解讀]應該記住別人的好的方面,忘掉別人的過錯。現實生活中,不少的人容易記住別人的過錯,記住別人對自己不好的地方;而容易忘掉別人的好的方面,忘掉別人對自己的恩德。


76.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誡子書》 [解讀]以靜來修養自己的身心,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美德。


77.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篇第一(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


78.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篇第一(治理擁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要嚴肅慎重、專心認真辦理政事,又嚴守信用;節約財政開支,又愛護民眾;按照農時的忙閑去役使人民。)


79.思無邪-----------論語為政篇第二(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8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篇第二(學習了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迷惑;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學習, 那就危險了。)


8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篇第二(人不講信用, 真不知道怎麼可以呢!)


82.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篇第四(君子要謹慎地說話, 而要敏捷地行動。)


83.德不孤,必有鄰-----語出《論語-里仁》(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


84.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語出《論語-雍也》(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


8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語出《論語-子罕》(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8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語出《論語-子路》(領導者本身正直沒有偏差,就是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倘若自己都作不好,就是有命令,人民也不肯聽從。)


8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語出《論語-顏淵》(自己不願意要的,不要強加於別人)


8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貧窮時就搞好品德的修養,得志時就幫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89.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曾子語出《禮記.大學》(內心真誠地去追求,即使不能完全達到目標,也不會相差很遠。)


90.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人而不好善,禍雖未至,福其遠矣。----曾子


語出《中論.修本》(人喜歡做好事,幸福即使沒有來臨,災禍卻已經離遠了。人不喜歡做好事,災禍即使沒有來臨,幸福卻離遠了。)


91.致知在格物----曾子 語出《禮記.大學》(使自己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窮究事物的原理)


9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亦即:君子應該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


9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在追尋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我將百折不撓,不遺餘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94.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雕刻不停的話,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95.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長期刻苦學習實現遠大理想。)


96.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語出《論語-衛靈公》(能夠自我反省,責備自己重,而責人輕者,怨恨自然遠離了。)


97.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句(禮的應用,以和諧為珍貴。)


9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語出《論語-衛靈公》(為人處事,如果沒有往遠處去考慮,必定會有近日的憂患。)


99.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孟子(一個人應當對某些事放棄不做,才能夠集中力量有所作為。即做事應當有所選擇)


100.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


評析:孔子認為,人是要有骨氣的。作為有遠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樣,不會隨波逐流,而且能夠經受各種各樣的嚴峻考驗。


10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尊敬自己的父母,並且將這種感情推及到別人的父母身上,愛護自己的兒女,並且將這種感情推及到別人的兒女身上。)


102.福緣善慶----千字文(幸福是由於常年行善得到的獎賞。)


103.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道德經 (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探索更深層次的奧秘,而不能邯鄲學步只知道表皮的東西。)


104.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道德經


105.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老子》


不自我表現,所以高明;不自以為是,所以出色;不自我誇耀,所以能建立功勛;不驕傲自滿,所以能夠長久。


106.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老子


委曲反而得以保全,受壓反而得以挺直,低洼反而得以盈滿,陳舊便會更新。少取反而獲得,貪多反而迷惑。


107.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老子 是說思想純真,抱定一個樸實的心態,減少本來有的私心,去掉原來過多的慾念。


108.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老子


突然明白了啊,就像冰雪就要溶化的時刻;敦實沉重的心啊,變得淳樸自然了;開闊的胸懷啊,就像山谷一樣寬廣。


-END-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第一網 的精彩文章:

驚!這是乾隆皇帝御臨的《聖教序》?
(中)《集字唐詩》楷書字帖
「元」趙孟頫《朱子感興詩》,秀美極了!
六類常用墨句(一)

TAG:書法第一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六類常用墨句(三)
六類常用墨句(一)
星級網點創建「十六類重點檔案」
茶葉分為綠黃黑白紅等六類 泡什麼茶該用什麼泥料的壺?
月經期間服用這六類藥物,健康亮「紅燈」
注意啦!這六類葯千萬別用熱水送服!
六類常用食物,助備孕夫妻好孕
要小心,這六類人吃肉如吃砒霜。(上篇)
六類降壓藥:作用特點、臨床選擇和注意事項,全在這裡!
營養師提醒:六類人中秋吃月餅悠著點
最旺夫的六類女人
嫩膚抗皺減肥的六類食品浴
不適合糖友的六類旅遊路線
專家提醒:六類防晒食材你的美白保護傘
柿子紅了皮,六類人適宜,你屬於其中一類嗎?
最讓男人受罪的六類星座女
飲食誤區:花生竟是六類人「催命符」
網傳「六類醉駕行為免刑」 江蘇交警舉例闢謠
防治體虛感冒的六類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