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八摸、摘黃瓜、揉旗杆,為什麼東北二人轉這麼污?

十八摸、摘黃瓜、揉旗杆,為什麼東北二人轉這麼污?


十八摸、摘黃瓜、揉旗杆,為什麼東北二人轉這麼污?



趙本山的時代或許在你某一年除夕決定拒絕看春晚時就已經結束;但是他的徒子徒孫們:尼古拉斯·趙四 克里斯·劉能等諧星的表情包和視頻,依託網路的力量,卻仍然在以無比辣眼睛的方式讓我們捧腹大笑。

現在我們看到的東北喜劇基本上是源於二人轉。二人轉長期以來卻因為其充斥大量的低俗內容而飽受詬病。中國音樂研究會編輯的《東北民歌選》中,生活類題材一共有107首,其中內容涉及賭博的有4首,涉及色情的有46首;加起來竟佔了生活類民歌的一半。



十八摸、摘黃瓜、揉旗杆,為什麼東北二人轉這麼污?



圖:2016年10月30日,山東濱州,二人轉演員表演鑽鐵圈。 /視覺中國

黃段子在二人轉中被稱為「春曲」、「粉段子」。知名的二人轉粉段子甚至從它們的名字就能窺見一抹春色:比如《十八摸》、《馬寡婦開店》、《姑爺鑽門》、《揉旗杆》、《摘黃瓜》等。


淳樸的東北土地上孕育出的二人轉,怎麼會這麼污呢?


不保守的東北


清代之前,東北主要定居的主要是少數民族,他們多以部落聚居,生活方式則以遊獵為主。比如明代東北的女真族就「各仍舊俗,無市井城郭 ,逐水草而居 ,以射獵為業」;再加上山高皇帝遠,中原王朝對東北行政官制的設屬也相對鬆散,東北受到的政治控制就少得多。


因此,東北人所受到的來自中原的道德約束也就相對寬鬆。等級森嚴的禮法在東北變得沒那麼嚴格,東北婦女受到的種種限制沒有那麼苛刻。比如中原地區常見的為守節婦女立牌坊,在東北就比較鮮見,因為社會對於寡婦改嫁並沒有強烈的排斥。


十八摸、摘黃瓜、揉旗杆,為什麼東北二人轉這麼污?



黑龍江,農村抱孩子的婦女們。/視覺中國


另外東北自然環境惡劣,生存條件沒有中原來的優越。在缺乏勞動力的天然劣勢下,婦女也要從事重體力勞動。而婦女足不出戶在家紡織,男子在外種地的「男耕女織」式的家庭圖景在東北幾乎不太可能。干體力活的東北婦女的社會地位比中原地區要高出許多。


知名的「拉幫套」婚俗也反映了東北對性觀念開放的表現。拉幫套源自自馬夫的土話,意思是當馬車載重過大時,一匹馬拉不動,需要再套上一匹馬幫忙。實際意思是,當男主人死亡或者由於各種原因喪失了勞動能力後,這個家庭會僱傭一名壯年男性來幫忙,而這男性可以選擇和女主人發生性關係來支付自己的報酬。


十八摸、摘黃瓜、揉旗杆,為什麼東北二人轉這麼污?



2006年的電影《三個人的冬天》講述的就是東北拉幫套的故事。/電影正式海報


東北地區自古以來缺乏開發,清代大量自山東、河南移民湧入東北,肥沃的黑土地剛開始並未給他們帶來財富,相反他們卻要忍受寒冷的氣候和惡劣的環境。在這種境地下,本就窮苦的家庭一旦失去勞力就意味著滅頂之災,但是他們卻沒能力負擔僱傭勞力的花銷。

同時移民中還存在大量的單身漢因為窮困而無法成家;在這種條件下,這兩種人群通過這種極為尷尬的方式進行了互助。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刊登的研究稱,1949年以前,這種「拉幫套」的婚俗在東北農村、以及各大礦區都比較常見。雖然多數人對這種婚俗常避而不談,但是其廣泛分布從另一面說明了東北社會對該現象還是比較包容。


觀眾想看什麼就演什麼


明清以來,中國的色情文學一度達到高峰,著名的小說《金瓶梅》、《肉蒲團》等都寫就於此時。與文學同時發展的是風行於下層民眾的小戲,這時在表演時賣弄黃段子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生活在明清之交的戲劇家李漁就曾如此評論民間小戲:「 戲文中花面插科,動及淫褻之事,有房中道不出口之話,公然道之戲場者。」


而二人轉的前身之一便是這些小戲中的一種:蓮花落。蓮花落在清代一度被禁,律令中形容它「貌則淫穢,詞則多褻」。這種小戲起源於隋唐,最初是寺院僧人用來宣講佛經時所唱,後來成為流浪漢和乞丐乞討時賣唱的形式。到了清代,蓮花落的演唱方式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開始同情色沾邊;清代就有一段有關當時北京和天津蓮花落表演的記載:「其人大率為妙齡女子,登場度曲,於妓女外別樹一幟者也。」



十八摸、摘黃瓜、揉旗杆,為什麼東北二人轉這麼污?



2015年01月05日,長春,劉老根大舞台旗艦店擺放大尺度民俗泥人。/視覺中國


除了母體藝術的因素,二人轉表演時過度遷就觀眾的趣味愛好也是其充斥黃暴內容的原因之一。


傳統上二人轉並不像現在的戲院、影院,觀眾買票進場。1949年以前,二人轉每場演什麼戲不是戲班自己決定的,而是由觀眾像點菜一樣指定出來的。在開演之前,戲班的年輕演員會手捧點單到席間,先請當地的鄉紳或者官員點一名藝人唱一齣戲,點畢就會向戲台招呼:「某爺瞧下來了,點某某唱某戲!」


這個時候音樂響起,藝人就得立刻開唱。一般來說每個戲班都會有個台柱子,這個台柱子被稱為「兜單的」,點單上的所有戲他都要會唱。觀眾點了戲,就一定要唱,如果沒人能唱,那就是戲班最大的麻煩:不僅這回的錢拿不到,以前演出的費用也收不回來。


另外,二人轉藝人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來自於演出時的賞錢。點戲結束後,戲班中會有人在觀眾席間討要賞錢。賞錢,顧名思義,演的好了觀眾就給,唱得讓人掃興自然就不給。所以往往在唱苦情戲,演員在台上邊哭邊唱,甚至面對觀眾下跪等表現演員「演技」時,才能獲得更多的收入。



十八摸、摘黃瓜、揉旗杆,為什麼東北二人轉這麼污?



2014年2月3日,吉林省吉林市,二人轉演員表演口吞火吸引觀眾。/視覺中國


所以二人轉是一種高度以觀眾為中心的戲曲。二人轉藝人想要拿錢,就必須投觀眾所好,觀眾的興趣永遠是第一的。所以傳統上所謂「見啥人說啥話,觀眾得意啥來啥。」


二人轉演出的觀眾都是誰?元雜劇的興起源自瓦舍勾欄這樣的城市環境,中原農村地方戲也常常有固定的戲台來進行演出。但是二人轉戲班在1949年以前基本屬於流浪狀態,哪裡有生計就去哪裡演。他們輾轉於各種場所,唱局子、唱煙市、唱局子、唱煙市、唱鐵道線、唱營房、唱鬍子窩等。這些地方的觀眾大多是車老闆、毒販、賭徒、養護工、兵痞、土匪等。


由此可見,二人轉的觀眾大多是底層民眾,並且以男性為主;看二人轉想來也不是為了追求審美情趣,而是為了單純消遣找樂子。他們對二人轉的要求可以歸結為一個「浪」字。東北民間就有「看二人轉不浪,不如回家睡涼炕」之說。而民國時期很多二人轉藝人也因 「浪」而出名:比如被稱作「江北三浪」的藝人崔盛金、胡景歧、王德臣等。



十八摸、摘黃瓜、揉旗杆,為什麼東北二人轉這麼污?



2011年4月30日,遼寧瀋陽,市民在二人轉表演面前駐足。/視覺中國


這裡的浪不僅意味著演出形式多樣、能讓人開心,能夠帶來狂歡化的效果;更要求二人轉要有些臟口粉詞或者反傳統的黃暴內容,以疏解或者滿足他們的需要。所以民間就有這樣的說法:「屯中不養漢,去找蹦子勸,蹦子勸不好,再把影戲找」。


二人轉的復興


1945年,延安向東北派遣了一批「文藝大軍」:東北文藝工作團。這個工作團由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師生組成。這些人經歷了延安文藝整風運動後,不論是思想狀態還是文藝創作都打上了高度的意識形態色彩。


二人轉首當其衝,成了延安第一個改造的對象。國共內戰期間,文藝工作團在東北地區將二人轉與陝北秧歌結合,編出了延安式的「新秧歌劇」。這些新秧歌劇的內容大多與農民訴苦和翻身有關。有研究認為,這樣的內容有利於農民形成「階級覺悟」,以便在東北順利地推行土改運動。



十八摸、摘黃瓜、揉旗杆,為什麼東北二人轉這麼污?



2016年2月17日,秧歌隊員在吉林市街頭表演東北大秧歌。/視覺中國


內戰結束後,政府對原本立足鄉土的二人轉進行全面收編,將二人轉戲班轉至城市,全面進行蘇聯式文藝改造:與觀眾良好互動的點單制被取消,改為在戲院售票演出;傳統的師承關係也被打破,轉而改為劇團招收學員,藝人對學員進行授課的方式。



十八摸、摘黃瓜、揉旗杆,為什麼東北二人轉這麼污?



2015年02月24日,瀋陽,劉老根大舞台售票處生意火爆。/視覺中國


二人轉的內容也被動了大手術,1948年前,政府一度將二人轉全面封禁;後來雖然解禁了部分曲目,但是原本主要為民間娛樂戲曲的二人轉被賦予了政治功能,用來宣傳「主旋律」。民歌《東北風》中有一段:「東北風,刮呀,刮呀,陣陣寒呀。「這段詞後來被改成了 「東北風,刮呀,刮呀,刮晴了天。」


到了文革時期,以二人轉為代表的東北農村文藝被全面封殺,二人轉藝術團被強行解散,劇場也被關停,藝人被趕下舞台,送到農村和工廠改造。因為東北農村一直沒有被充分重視,文革也沒能將民間的二人轉傳承扼殺,原本被輕視的民間二人轉開始在農村悄然生長。


農村的地下二人轉保留了傳統二人轉的很多內容;在秘密出演的情況下,政府無力插手,所以原生態的老戲、禁戲紛紛開始上演;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恢復了點戲制,重新開始重視與觀眾的互動。


但因為此時既成曲目嚴重匱乏,二人轉演員不得不用可以自由發揮的「說口」來填補時間,說口即二人轉表演時穿插的調動觀眾情緒的台詞,為了快速調動情緒,藝人有時口無遮攔,充滿黃暴粉詞的說口再次滋生出來。



十八摸、摘黃瓜、揉旗杆,為什麼東北二人轉這麼污?



2011年12月15日,遼寧瀋陽,趙本山弟子二人轉慰問演出。/視覺中國


而文革過後,當人們開始意識到二人轉藝術需要保護並發揚時,原本城市中「健康」的二人轉已經消失殆盡,擁護主流意識形態的老藝人活著的也不多了。繼承下來多數農村的地下劇目,低俗的內容逐漸佔據了主流。同時因為改革開放,大眾在文藝消費上可以相對自由選擇,民間低俗的二人轉強勢復興。


而前幾年在春晚背書下的趙氏喜劇便是這一潮流的延續。不僅內容充斥了各種歧視和審丑;更有很多學者認為,趙氏喜劇對鄉村的大書特書,轉移了人們的關注點,覆蓋掉了這幾年衰落中的東北城市圖景。



十八摸、摘黃瓜、揉旗杆,為什麼東北二人轉這麼污?



2007年07月03日,遼寧省瀋陽市,趙本山徒弟「楊樹林」楊冰在演出。/視覺中國


今天趙氏喜劇的弟子們仍然在網路世界大行其道;即使人口外流嚴重,經濟數據慘淡,看幾眼尼古拉斯·趙四,呵呵一笑,或許也就不覺得有那麼糟糕了。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瞭望 的精彩文章:

TAG:人間瞭望 |

您可能感興趣

黃瓜把、黃瓜籽、黃瓜皮、黃瓜全身都是寶!
嚇得我西紅柿都掉了!西紅柿、黃瓜居然位列「五大有毒蔬菜」?
妹子這麼美的腿,拿著黃瓜幹什麼?
黃瓜藤、黃瓜皮、黃瓜葉居然都是寶,這麼吃可以長壽?
黃瓜為什麼叫「黃」瓜?
黃瓜和黃瓜藤、葉、汁、皮都是寶,早知道每天吃一根了!
「注射西瓜、蘸花黃瓜」到底有多毒?
新奇:農村人用南瓜嫁接黃瓜,第一次見到
別總腌黃瓜、豆角、蒜苔、蒜頭、萵筍了,只有腌制這鹹菜才最好吃
陽台盆栽黃瓜種植記:一棵黃瓜每三天就收穫一個瓜,秘密是這個
黃鵪菜:又名黃瓜菜、毛連連、野薺菜、野青菜
西紅柿和黃瓜一起吃竟然有毒!西紅柿的這些禁忌一半人的人不知道
雞油蟹味菇燜飯、煮八棱瓜和拍黃瓜拌雞胸
頂花帶刺的小黃瓜的刺是幹什麼的?
什麼情況?南京一女子吃了半根黃瓜,舌頭瞬間變綠!
拌黃瓜的時候加了點這個東西,全家人把一盤子拌黃瓜都給吃光了
美味的蘿蔔乾、醬黃瓜、辣泡菜!
打葯黃瓜、打針西瓜、打蠟的冬瓜?到底還有啥瓜能安心吃?
直黃瓜和彎黃瓜,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