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星座 > 李雲天: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白話譯文

李雲天: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白話譯文


李雲天: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白話譯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白話譯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


揭帝,揭帝,波羅揭帝,


波羅僧揭帝,菩提薩婆訶!


李雲天: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白話譯文



心經白話譯文


觀自在菩薩修習般若功夫,功行已達深久而純熟的地步,其大智如同明鏡,無一物不盡顯其中;其智光猶如太陽,無一物不能盡照。所謂五蘊,亦即作為物質的色境、隨境的感受、因感受而起的思念、內心的意志取向以及針對世間所有萬物的認知活動和觀念,在般若智慧的觀照之下,無不顯現本有的空相。由於相空,從而除去了一切妄念;由於除去了妄念,從而不生煩惱,不起業惑,因而得以度脫一切災難與苦厄。


舍利子啊!那作為物質界的色本來就與空沒有什麼區別,那作為世間一切存在的本來之相,那作為存在之底蘊的空也與任何物質形式沒有什麼不同。其實,從現象反映本質的角度看,色就是空;從本質依託現象的角度看,空則就是色。進而可以說,五蘊的其他四者,即色之外的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識,同那作為一切事物的本相之空也是這種關係。因而也可以說,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舍利子!這世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皆稱為諸法。這一切法的本相便是空。這空相既沒有生起,也沒有消滅;既沒有垢染,也沒有清凈;既不能有所增長,也不能有所減損。空是從無始以來便無動作、無變異、無生滅的。空是原本寂然,是在時間序列上無從加以分辨區別的。所以我說,從根本上看,這個空之中並沒有物質之色,並沒有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識;也沒有作為認知活動依據的六種官能,即沒有有眼耳鼻舌意所代表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知覺;也不存在那作為六種認識官能的對象的色、聲、味、觸、法,也就是形象、聲音、氣味、滋味、軟硬冷暖等以及可以成為思想對象的一切事物;也沒有六種作為認知官能的根器;沒有六種作為認知對象的塵境;也沒有作為認知所得的六種意識。


這便是從眼界開始數下去,直到意識界才結束的十八界。不僅空中沒有十八界,也沒有十二因緣;即沒有從無明開始,直到老死而再生的生命系列,也沒有超越生死的老死盡這一最終環節;不僅沒有十二因緣,也沒有認識人生本質,超越生命局限性的四諦道理,也即沒有知苦、斷集、修道、證滅的聖教實踐過程;沒有根本的般若智慧,也沒有憑籍此智慧要把握的任何東西。


由於並不存在智慧要把握的對象真理,所以菩薩修行就要實證這一無所得的境地,這也就是依止般若波羅蜜多修行法門的本意。因為依止般若波羅蜜多,無所不了,所以心中任運自在,不再有牽掛滯礙,所以不再有恐怖畏懼,遠遠地離棄了關於一切事物的顛倒想,離棄了關於眾生所處境地的幻想,達到了究竟的涅槃境地。


十方三世的所有佛世尊,也都是如此,因為依止了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法門,才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據此我才說,般若波羅蜜多是神妙而不可思議的諸佛之母,是破除生死無明障礙的光明之師,是無以倫比的至尊至上的總持法門,它能解除世間一切眾生的苦難,它與作為一切諸法的真實而不虛妄的空相是不二而沒有分別的。所以,在這裡宣說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度生死的總持法門,也就是宣說如下的咒語: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雲天塔羅牌 的精彩文章:

李雲天靈異學:什麼是和合術?夫妻與感情能和睦?
李雲天塔羅牌預測:下周屬羊有好消息出現

TAG:李雲天塔羅牌 |

您可能感興趣

詩經《白華》譯文及注釋 芬芳菅草開白花
詩經《小雅·甫田》原文及譯文、注釋
唐代:皇甫松的詞作之《夢江南·蘭燼落》原文、譯文及注釋
宋詞三百首之柳永《鶴衝天·黃金榜上》原文及譯文、注釋
宋代蘇軾的詞作《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原文及譯文、注釋
詩經《楚茨》原文、譯文及注釋
張旭的狂草《李青蓮序》譯文
張旭《古詩四帖》譯文及釋文
唐代:王維的詩作《渭川田家》原文及譯文、注釋
張旭的狂草《李青蓮序》附譯文
前涼:樓蘭《李柏文書》以及譯文
詩經《芄蘭》原文、譯文及注釋
《關聖帝君覺世真經》白話譯文,方便初學者
清鄧石如 篆書《張子西銘》二種以及譯文
道德經全文及譯文,下篇《德經》
五十九,老子《道德經》原文和譯文,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
詩經《采綠》原文及譯文、注釋
清~楊沂孫小篆《周廟金人銘》以及譯文,不溫不火,含蓄蘊藉
唐代薛逢之的詩作《宮詞》原文及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