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田梅:「火眼金睛」照亮影像醫學

田梅:「火眼金睛」照亮影像醫學

央視網消息:她是影像醫學領域的佼佼者,先後在美國哈佛大學,以及德克薩斯大學任教,並連續兩年獲得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國際教育發展獎和優秀獎,是迄今為止亞洲唯一連續獲此殊榮的人。


她是懷揣一腔愛國熱情的赤子,學成歸來,以青年人特有的奮進、奉獻與創新精神,為開拓中國醫學科技事業的新天地盡自己一份力量。


她,就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田梅。

異國求知,小荷才露尖尖角

田梅:「火眼金睛」照亮影像醫學



田梅資料圖

2000年,當田梅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日本Gunma大學醫學部,成為日本核醫學會會長遠藤啟吾教授的博士生時,遠藤教授曾詢問她的求學意向。田梅說:「我要學臨床PET」。當時,PET(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技術)在國內研究水平仍然落後,而在日本,該領域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導師聽後,開玩笑地說:「PET很貴,你將來回中國找不到工作怎麼辦?」田梅回答:「我相信等我畢業時,中國一定會發展臨床PET。」


在日本期間,田梅先後獲得過日本核醫學會亞太地區傑出青年研究獎、北美放射醫學會國際青年學術獎等。


2006年,田梅應邀前往美國哈佛大醫學院附屬醫院臨床放射診斷工作,參與了利用分子影像手段評價格列衛、索坦等新型分子靶向藥物的臨床試驗。其後,又受邀前往美國排名第一的癌症醫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擔任助理教授,連續兩年獲得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國際教育發展獎和學術優秀獎,是亞洲唯一連續獲此殊榮的人。


在日本和美國工作的十多年,田梅獲得了多中心、多學科基礎與臨床交叉研究工作的經驗,尤其在多模式醫學分子影像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幹細胞及T淋巴細胞治療的分子-基因影像示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創新成果,相繼發表在本領域頂尖學術雜誌上。


「我當時在國外的生活、工作環境都很好,但總感覺自己應該為國家做點什麼,我想這就是祖國對我們這些海外遊子的吸引力吧。」2011年,田梅毅然捨棄國外的優越條件回到祖國,紮根浙醫二院。「祖國才是遊子心靈的故鄉。」

「我熱愛我的專業,我為它著迷。」田梅介紹,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醫學能夠用先進的影像方式顯示體內生物代謝等微小生物化學變化,在攻克人類重大疾病方面,例如對神經精神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的治療都能發揮重大作用,代表了醫學的未來發展方向。


事實證明,田梅「火眼金睛」洞察未來趨勢的能力,同樣不輸她所研究的PET技術的能力——如今我國已經擁有約300台臨床PET設備,而田梅十餘年前完成的PET腫瘤探查新方法,目前也已在歐美和日本投入應用。


身懷絕技,核醫學領域攻堅克難

田梅:「火眼金睛」照亮影像醫學


圖片來源於網路


2011年回國後,田梅入選首批「青年千人計劃」,又將一部分工作重點轉移到了臨床轉化研究上。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過分子影像研究,為幹細胞臨床轉化提供理論技術支撐--「想要趕超世界,就必須開展科學研究,做那些5年、10年之後才能在臨床用得上的實驗性技術」。


近年來,田梅一直走在核醫學與分子影像研究前沿,構建並拓展了醫學影像上的探測「雷達」-- PET在中樞神經系統損傷修復與腦功能研究方面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她和她的團隊發現「中藥+幹細胞」療法在神經損傷的修復與再生上具有良好效果,並通過了前期實驗驗證。她說:「 PET技術不僅能跟蹤移植幹細胞,甚至對於這些幹細胞衍生出的子代、孫代細胞,只要它們帶著某些標記基因,就能被精確定位、定性、定量。這種特性十分有助於未來精準醫學的發展,就連未來的T細胞免疫治療也要用到細胞示蹤技術,否則,細胞治療就好比大海撈針,細胞一旦注射到人體就不見蹤影了。」


田梅團隊還在世界上首次利用PET分子影像技術來探索「腦機融合」領域亟待解決的信號源腦區定位問題,開闢了核醫學在未來腦機融合技術轉化應用上的新方向。但她認為PET的創新潛力還遠未被開發:理論上,PET可以有上百種特異的分子顯像劑,應該做到一種疾病對應一類顯像劑,甚至一個基因或一種蛋白對應一種顯像劑。隨著未來新藥物靶點、新型分子的出現,研究者還可以開發更多顯影劑並跟蹤其在體內的生化代謝與變化情況。「這些新葯去了哪些部位,待了多久,何時排出人體,都可以用PET分子影像技術來跟蹤。對於將來制定臨床用藥的劑量、間隔時間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後許多領域都要應用PET分子影像,我們只是剛剛開了個頭。」

培養人才,任重而道遠

田梅:「火眼金睛」照亮影像醫學



可以說,當年制約PET技術發展的是經費,現在則是人才。田梅感嘆,該領域在中國的導師太少,畢業生「供不應求」。「整個浙江省也只有兩位核醫學博士生導師。」她告訴記者:「國內高校中這個專業的後繼力量相對薄弱,近幾年浙江大學醫學本科生選擇核醫學的學生並不多,學生們還不了解這個專業。」


為了主動適應未來醫療發展需要,為PET分子影像診療培養人才隊伍,田梅在浙江大學醫學部承擔著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留學生、碩士班、博士班的教學任務。「可以預見的是,分子影像將成為醫療事業中最重要的一個方向。因為它可以及早地預測、預防和治療,特別是在精準醫療、腦科學等方面,分子影像將會發揮越發重要的作用。我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加入這個領域,共同發展這個事業。同時,也希望能與更多交叉學科的學者展開合作,繼續拓展PET影像的應用範圍。」田梅說。


實際上,田梅目前指導的學生正是來自各個交叉學科——有腫瘤學背景的學生探索腫瘤分子影像,從事神經精神科的做恐懼焦慮症、癲癇、多動症等疾病的研究,擅長神經外科的負責腦外傷的幹細胞治療……田梅表示,為了保持在本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自己每天工作時間達到14小時以上。


心懷夢想,釋放「她」能量

田梅:「火眼金睛」照亮影像醫學



這位樂觀愛笑的女科學家有家庭,有孩子,但平均每天堅持在科研上的工作時間是14個小時。母親、妻子、醫生、老師、科研工作者……如此多重身份的她,依然能夠切換自如,找到平衡點。


她很願意強調自己的女性身份。作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的副會長,田梅不僅專註於自己的科研事業,致力於為回國投身科教第一線的更多專家學者做好服務,同時還身體力行地支持同她一樣從事科研工作的女性,幫助她們事業成長。她說:「作為好妻子和好母親的女科學家們,可能在基金項目、論文數量上不能與其他同齡人相比,但是她們對國家和人類的貢獻其實是非常大的——生兒育女、教育下一代。優秀的母親也是孩子的榜樣。」她覺得,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人生導師。她認為,社會應該給女性提供更好的成長和發展空間,讓女孩子、女生看到自己未來發展的希望,這對培育祖國的下一代是非常有益的。


「高技術人才在仰望星空的同時,需要腳踏實地,這樣才能接地氣。」「千人計劃」里的專家個個都很牛,但他們的研究成果究竟有什麼用,普通人往往並不清楚。為了讓科技走進尋常百姓家,田梅還積极參与組織創辦一個名為「科技星空」的公眾號。記者看到,該公眾號推出的一篇文章就是田梅所研究的「PET影像檢查技術:重大疾病的火眼金睛」,其生動地描述了PET的工作原理,並將「PET」比喻為「福爾摩斯」,通過介入藥物,完成腫瘤等各種重大疾病的檢測。 身兼數職,肩上的擔子自然不輕。當田梅每每被問及有無感到壓力,如何克服時,她總是這麼回答:「我自己知道本領域的世界最前沿研究,要想始終保持領跑,就有一種內在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鞭策著我。」


對於田梅來說,身上所有的責任全因心懷使命,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讓我自豪的是,我所做出的成績,代表自己的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 的精彩文章:

《北京鄰居》跟您講老北京的事兒
英國:「機器人史500年」展覽舉行
美國農業專家通過基因研究確定8種低草酸菠菜品種
浙江安吉動物化石群重現遠古海洋世界
姚檀棟:「地理學諾獎」獲得者傾其一生為冰川

TAG:央視 |

您可能感興趣

媚影攝影:廣州中醫藥學醫學的女孩
醫聖張仲景的醫學著作
醫學影像學,通關指南!
明燈醫學:何為丹田,如何修鍊丹田
「杏林醫痴」唐飛舟:遵國醫大師鄧鐵濤教誨走中醫學習正途
醫學影像學:原發性肝癌的影像學表現知識
歸國醫學博士玩起「青光眼樂隊」
國醫大師張震:深耕中醫學杏林春滿園
【欣德醫話】中醫學的三大基本特點
熊貓醫學漫畫:腦卒中
親華師兄:一個醫學博士在清泉古寺的修學心得
口腔有一寶,被傳統醫學稱為「華池之水」!
河圖洛書來治病,古中醫學即將大放光彩!
河智苑:河智苑原本不能見血 為拍《醫療船》看兩個月醫學電視劇
東晉醫學家葛洪:預防醫學的先驅和傳播者
吳家睿:精準醫學,應該叫精確醫學更好
《轉》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眼科專家季迅達丨與病魔抗爭 守護您的眼睛!
它比黃金還珍貴,被中國醫學科學界稱為「國寶級植物」?
醫學之祖——岐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