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談二陳湯:千年治痰名方名不虛傳!

談二陳湯:千年治痰名方名不虛傳!

談二陳湯:千年治痰名方名不虛傳!


山東中醫藥大學 馬東

二陳湯始見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用「半夏(湯洗七次)、橘紅各五兩、白茯苓三兩、甘草(炙)一兩半,右為咀。每服四錢,用水一盞,生薑七片,烏梅一個,同煎六分,去滓熱服。」因方中「陳皮、半夏貴其陳久,則無燥散之患,故名二陳」。本方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主治濕痰之證。

談二陳湯:千年治痰名方名不虛傳!

濕痰的形成多因飲食生冷,脾胃不和,健運失常,濕聚為痰。濕痰犯肺,則咳嗽痰多;痰阻胸膈,則氣機不暢,以致痞滿不舒;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則為噁心嘔吐;濁陰凝聚,清陽不升,則為頭目眩暈;痰飲凌心,則為心悸。故二陳湯以半夏為君,一者辛燥而蠲濕痰;二者降逆以止嘔惡;三者散結以消痞滿。橘紅辛苦而溫,理氣化痰,使氣順則痰降,氣行則痰化,是為臣葯,與半夏相配,共祛濕痰,調暢氣機,使胃氣得和,清陽得升,眩悸得止。因痰之生,多緣於中州失運,濕聚成患,故佐以茯苓,其性甘淡而兼入脾經,健脾滲濕,濕去則痰無由以生,所謂治病必求其本也,與橘紅相伍,則脾濕得化,脾氣得暢,運化有權,共杜生痰之源,而助君葯祛痰之功。生薑味辛性溫,降逆化痰而止嘔,用為佐葯,既可助半夏、橘紅行氣消痰,和胃止嘔;又能制半夏之毒。復佐以烏梅,其意有三:一者其性味酸澀,「入肺則收」,以斂肺氣,與半夏、生薑為伍,寓收於散,使散不傷正,收不斂邪;二者有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即李時珍所謂「涌痰」之功;三者烏梅亦能「去痰」、「止久嗽」。使以甘草,旨在調和藥性,亦兼益脾和中之用。諸葯相合,使濕去痰消,氣機通暢,脾得健運,則諸證亦隨之而解。

二陳湯「本《內經》半夏湯及《金匱》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等方而立,加甘草安胃,橘皮行氣,烏梅收津,生薑豁痰,乃理脾胃,治痰濕之專劑也」。其與《內經》、《金匱》的淵流關係,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二陳湯化痰和胃源於《內經》。《靈樞·邪客》篇所載半夏湯,用治「厥氣客於五臟六腑」,陽氣「不得入於陰」、「目不暝」者,「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卧立至」,「此所謂決瀆壅塞,經絡大通,陰陽和得者也」。方以秫米一升、半夏五合,長流水煎服。葯僅二味,卻具「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之功。從而開闢了化痰和胃,補瀉兼施治療大法之先端。張仲景治痰諸方也繼承了半夏湯方意。統觀《金匱》用半夏諸方,常配伍甘草、小麥、粳米、人蔘、茯苓、生薑、大棗等固護中焦,補益脾胃之品,當是宗半夏湯組方之義。《局方》二陳湯中半夏合甘草、生薑以化痰和胃的配伍方法,與《內經》半夏湯中半夏、秫米「補其不足,瀉其有餘」之意同出一轍。

談二陳湯:千年治痰名方名不虛傳!

其次,二陳湯化痰滲濕源於《金匱》。統觀《內經》,僅略論「飲」、「積飲」,而無「痰」之說。對「痰飲」病證的系統闡述,成於《傷寒論》和《金匱》。特別是《金匱·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篇明確提出了「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的治療大法,並設立了溫化、攻逐、滲利、宣散等治法以及分治四飲諸方。尤其是溫燥配伍甘淡,去濕以助化痰的治療方法,豐富和發展了痰飲病治則。如《金匱》小半夏加茯苓湯,主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方中半夏與茯苓配伍,燥濕化痰與滲利水濕相合,共收濕化痰消之功,開創了「利小便」法在痰飲病中應用的先河。二陳湯宗仲景方意,延用半夏燥濕、生薑散濕、茯苓利濕,以使水濕去而痰飲自消,全然是《金匱》之法的再現。

最後,二陳湯化痰行氣始於《金匱》。《金匱》半夏厚朴湯行氣散結,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氣。方以半夏化痰散結、降逆和胃,配伍厚朴下氣除滿,蘇葉芳香行氣,開理氣化痰之先河。以上用藥配伍,成為後世理氣降痰法的雛形。但是,化痰配伍理氣的用藥形式,在《金匱》中尚未成為仲景治痰的基本法則。統觀仲景治痰濕諸方,均較少見有燥濕化痰配伍理氣葯者。《傷寒論》、《金匱》用半夏73 方,無一例半夏、橘皮配伍;而配伍其他理氣葯如厚朴、枳實者也只有11 首。這大概與漢以前尚未形成「痰氣相因」的理論有關。

魏晉以來,尤其是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本草經集注》、《諸病源候論》、《備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代表醫著,對痰飲病的認識有了較大發展。其中不少方劑的用藥經驗對二陳湯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一是治痰方多有半夏、橘皮配伍。據《外台》所引《小品方》半夏湯、《集驗方》大半夏湯和《刪繁方》大半夏湯等治「留飲痰癖」、「痰水冷氣」、「胃反不受食」的諸方中,半夏、橘皮、茯苓、甘草或生薑等藥物,就曾出現於同一首方劑之中。這說明在兩晉和南北朝時期,半夏、橘皮、茯苓、甘草、生薑已經開始成為祛痰和胃的配伍用藥。《千金》中類似配伍則更加普遍,統計《千金·痰飲第六》篇用半夏方19 首,較為集中地出現了半夏與橘皮並用的情況,其中「半橘苓草」、「半橘苓」配伍者6 首,「半橘姜」、「半苓草」、「半苓姜」配伍者8 首。而《外台秘要》用治「上氣」的半夏湯(半夏、茯苓、橘皮、白朮、生薑、檳榔),則與後世的二陳湯相差無幾。

另外,陶弘景《本草經集注》首先提出「橘皮用陳久者良」、「半夏陳久用之」,後世始有「陳葯」之說。由此可見,早在隋唐以前,即有了半夏與橘皮或陳皮的固定配伍。同時,半夏、陳皮、茯苓、甘草或生薑等,也開始作為相對固定的「葯組」,集中出現於調理脾胃、燥濕去痰等方劑之中,形成了《局方》二陳湯的雛形。

談二陳湯:千年治痰名方名不虛傳!

二是治痰首倡理氣化痰。對痰飲病機的認識,至隋唐方形成與「氣」相關的觀點。隋代巢元方提出「痰飲者,由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水飲氣停在胸腑,結而成痰」的新論點,開創了宣通氣脈為先、以使水飲無所凝滯的治痰大法,並且形成了相對統一的治法與方劑。清代張璐云:「《金匱》有四飲之名,《千金》有五飲之治,其法則一??《金匱》分隸而治,《千金》兼該而行。」統計《千金·卷十八》用半夏治痰飲19 方,其中配伍橘皮、枳實者達8 首,與仲景方形成明顯的對比。可以認為,至《千金》才有痰飲統治之方,並形成祛痰葯配伍理氣葯的組方用藥規律。這一用藥形式,正是隋唐醫家「痰氣相因」觀點的體現。著名醫家丁光迪評價痰由「氣脈閉塞」時言:「後世常雲『治痰先治氣,氣順痰自下』之說,也均源於此。」由此可見,對痰飲病發病機制的全面認識,是二陳湯立法組方以至成為「治痰總劑」的前提。

綜上所述,宋人融合燥濕、理氣、降逆、和胃等治痰法則以及半夏與陳皮、茯苓、生薑、甘草等配伍經驗,從而創製了《局方》二陳湯。

談二陳湯:千年治痰名方名不虛傳!

友情提示:文章或作者來源於中醫古籍APP,希望獲得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進入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中醫古籍」下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智庫 的精彩文章:

李可的烏蛇榮皮湯可治15種皮膚頑症
中醫神奇醫案:24女子得干血癆症,已備妥棺木壽衣
中醫個案:十三天治癒精液異常
一直打呵欠,身體在報警!

TAG:神黃中醫智庫 |

您可能感興趣

6句口訣學「治痰」 百年經驗永流傳
張景岳治痰四要之二:標本分治,「治痰當知求本,則痰無不清」,六安煎、二陳湯、金水六君煎 、柴陳煎
張錫純治「痰飲證」(五):痰因思慮所生,以龍蚝理痰湯寧心固腎兼以下痰,「陳修園又稱為治痰之神品」
張景岳治痰四要之一:元氣為本,「故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補天之手」
張錫純的「治痰」獨到經驗五:清心火,益腎陰,陳修園說:二葯同用,為治痰之神品
張錫純「治痰」經驗四:斂腎降沖,張錫純言二陳湯只能治標,半夏、芡實、芍藥、茯苓、陳皮、柏實
給大家介紹個治痰濕的神器
怪病多痰:看國醫大師如何治痰飲!
張錫純的「治痰」經驗四:溫養心肺,宗《金匱要略》而自擬理飲湯,桂枝、乾薑、 白朮、茯苓、甘草、五味子
張景岳治痰四要之五:溫腎化痰,「水不歸源,水泛為痰」,「故其本無不在腎」,左歸、右歸、六味、八味丸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
張景岳治痰四要之七:預防生痰,「吐畢早膳,悉屏五味,但用淡粥一碗,以養胃中清氣」
周仲瑛(國醫大師)辨治「痰病」析要三:治痰三要法
痰是呼吸道疾病之源,中醫治痰需辯證施治!
張景岳治痰四要之四:健脾除痰,「脾氣愈虛,則全不能化,而水液盡為痰也」,陳皮、神曲、白朮、枳實、茯苓
怪病多痰,看國醫大師如何治痰飲!
四時神葯茯苓,為治痰主葯
張景岳治痰四要之六:引吐除痰,「提氣吐痰」法,避免藥物傷胃,「若痰之甚者,惟用吐法為最妙」
張錫純的「治痰」經驗6:滋肝陰,化痰結,妙用芍藥,並善用外治法治痰,點天突穴法、捏結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