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50年前,他的藏書被拉走三車,卻留下幾十種書皮,至今無人超越……

50年前,他的藏書被拉走三車,卻留下幾十種書皮,至今無人超越……

| 生活·藝術·家 |


極致生活方式的發現者




堅持以生命對待書,

才有可能從書中獲得生命。




三多先生




書多,酒多,朋友多,


這是范用的「三多」。






范用一生嗜書如命,


他在北京方庄寓所有兩間書房,


書櫥四面林立,


櫥內的書們摩肩接踵,


還有成堆成摞的,


被冷落在圓桌上、牆腳下。







他的藏書不僅量豐,質地也上乘。中國的、洋人的,故者的、活著的,盒藏的、線裝的,作者簽名的、自購的……包羅萬象。






戈寶權先生說,


范用是

「書的奴僕,


又是書的主人」


他少年時賣書,


成人後編書,


老了又寫書,


確實同書打了一輩子交道,


但他卻不是出身書香之家,


甚至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







1923年,

范用出生於江蘇鎮江,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鎮江告急,

剛完成小學教育的范用中斷學業,被迫去武漢投奔舅公。三個月後,舅公去世。




15歲的范用被讀書生活出版社的經理收留,

成了一名練習生。







從那時起,


范用的人生,


就開始了神奇的轉折,


誰也不會想到,


多年之後,


一本中國裝幀界的奠基之作


——

《葉雨書衣》


將會出自范用之手。







在《葉雨書衣》的自序里,


范用說,


自己不是專業的「裝禎藝術家」,


「葉雨」者,


業餘愛好也。






他從沒有受過專業素質訓練,只是憑藉從小對繪畫的滿腔熱情,再加上在出版社生活學習的近水樓台之便,用心觀察,認真揣摩,把畫封面當成一種空閑時的樂子。







一次偶然出版社經理看到了,


就鼓勵他去正式設計封面。






外出「跑封面」時,范用經常從胡考等著名插畫家處「偷藝」,學著怎樣設計封面,於是回去比著做,這也無形中成就了范用的一手絕活。




一把剪刀、一碗糨糊,幾張大開紙,他就能做出精美的剪貼本,雖然簡單,但放在現在來說都是價值連城的「孤本」。







大道至簡,


大味至淡,


裝幀亦是如此。


范用的設計,


簡明而精粹。


深知「減法」之妙,


這是多年沉澱的結果。





范先生的書籍設計理念的基調是「書卷氣」,他的設計往往熱愛簡潔、大方、韻味深遠。



他認為,


文化和學術圖書,


一般用兩色,


最多三色為宜,


五顏六色,


花枝招展,


反而會給人鬧哄哄浮躁之感。







有人指責他僵化死板,


狹隘盲目,


固執己見,


但他定見在身,


堅持以生命對待書,


才有可能從書中獲得生命。







時代所限,


簡約之下,


范用的書顯得嚴肅和厚重,


用色簡凝,


歲月留香,


正體現了時代文化的風骨。






《存在集》書衣,


幾方深紅印章襯底,


配李一氓先生那筆厚重的字跡,


磅礴之氣迎面。







黃裳《翠墨集》書衣,


一望而知得自《十竹齋箋譜》,


觀之賞心悅目。






葉靈鳳《讀書隨筆》,


三冊書衣皆出自比亞茲萊版畫,


與張申府《所思》潔白的書衣相類,


帶著西洋風格。







而趙家璧《編輯憶舊》,


為良友舊時封面「播種者」的一個放大局部,


使人想到趙家璧先生的編輯生涯。






1963年,范用主持翻譯出版全程的《為書籍的一生》首次與中國讀者見面,對於這本書的書名他集思廣益,三選一敲定。



1983年,三聯書店再版《為書籍的一生》,但看到樣書後的范用大光其火,給店裡寫了一封信,痛斥其中偷工減料的行為。





《為書籍的一生》的內頁插圖





他說:「一本書的插圖,再版時隨意刪除,這不是一個嚴肅的出版社(而非書商)所應當做的。須知,書的插圖是一本書不可少的部分,當初編入是有道理的。買書的人絕不願意自己買到的書是殘缺的……」







「為書籍的一生」,


是不遷就,


不把自己放低成文化商人;


是不降格,


不迎合功利需求而變得俗不可耐。


他深知現代出版不是惟利的行業,


而是行善的事業。


「為書籍的一生」,


洵為范用的最強音。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我最大的樂趣,


就是把人家的稿子,


編成一本漂亮的書,


封面也很漂亮。」


不難看出,


范用愛書,


溢於言表,


深入骨髓。







范用對工作十分嚴謹,


講究書籍的整體設計,


強調通盤考慮。




不僅封面,包括護封、扉頁、書脊、封底乃至版式、標題、尾花,都要做到認真到一絲不苟,細緻入微。




制書講究量體裁衣,


就是要把握書的性格,


以讀懂書的內容為前提。


否則就會貽笑大方。







他曾經舉過一個反例:


有人設計黃裳《銀魚集》的封面,


畫了幾條活生生的魚。


但這

銀魚

是書蛀蟲,


即蠹蟲、脈望,


結果鬧了笑話。






「設計一個封面,得琢磨好幾天,還要找書稿來看。」范用先生說,「

做自己覺得愉快的事情,其實也並不輕鬆。




他設計的《詩論》一書的封面,將朱光潛先生的兩個蠅頭小字放大作為主要設計內容,看上去和諧、自然,充滿「詩味」。





此外,范先生還提倡多樣化的風格,


雖然他十分推崇手工方式製作,


但也不排斥電腦美術設計。


對於旅遊風景書、少兒讀物等,


電腦製作更顯得神氣。






嚴肅的文學作品裝潢精緻,


精裝本的護封大都取冷色調,


而通俗文學作品則開本矮小,


封皮色彩鮮艷,


紙張比較粗糙。


設計無所謂最佳,


各安其所就好。






在公允面前,


個人口味必須讓步。


范用先生深諳這一點,


因此他在堅持自我和包容大眾,


找到了絕佳的平衡點。







他個人兼容並包的胸襟和情懷,


自然也影響到三聯書店,


在他擔任總經理的期間,


三聯書店在通俗中,


發掘出一條獨特之道,


歷經滄桑變化,


任時光荏苒,


仍屹立不倒,


穩如泰山。






三聯出品大多是兼具人文精神和思想智慧的精品,落筆為文,平易暢達,多為厚積薄發之作,堪稱書林經典,深得讀書人的眷顧和青睞。封面簡潔明快、清麗雅緻,讓人一見傾心,愛不釋手。





1987

年《隨想錄》問世後,巴金致信范用,誇讚第一流的裝幀和紙張,感激

是你們用輝煌的燈火把我的這部

多災多難

的小著引進

文明

的書市的




除了出書,


范先生還愛好藏書,


他的藏書之多,


簡樸的書架已經不堪重負,


被壓得變形彎曲。




其中收藏有手抄本《鎮江淪陷記》,是國內印數極少的珍品。後來在紛亂中丟失,成為范用畢生之痛。





上世紀6、70年代,


他的藏書被運走了3車。


過後,


他繼續收藏,


積存下來的書,


約3萬餘冊。







「視書籍為生命,


視作者讀者為親人」,



是劉雲山對范用評價的點睛之筆,


勾勒出一代出版大家的人格魅力。






范先生同這些作者讀者,


大都是亦師亦友,


三聯書店把他們串聯在一起,


其中不乏名人大家。







夏衍先生曾經說:


「范用哪裡是在開書店啊,


他是在交朋友。」





1988年3月9日,《隨想錄》出版後,巴金給范用的信。



巴金為范用書寫題詞:「願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溫暖的腳印里。」



茅盾致范用的信



愛友自好酒,范用家中有專門的酒室,藏有琳琅滿目的中外名酒,范用自己曾說:

客人到此,大多是沖我珍藏的酒來的。





2010年9月14日,


范用離世。


他這一生任職過,


宣部出版委員會科長、


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出版局副主任、


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副社長、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


但都不如「三多先生」更能做他的名片。






他看盡水墨風雲,


駕鶴西去,


留下書衣幾十卷,


至今仍滿紙留香,


令人回味無窮。








圖片源自網路公開資料,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你的頸椎小衛士


?

藝 非 凡

| 極 致 生 活 方 式 發 現 者 |

轉 載 須 知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藝非凡原創

轉載需回復「轉載」二字


點擊一下

,體驗頸椎小衛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非凡 的精彩文章:

從義大利貴族到中國主婦,被判死刑又無罪獲釋,她這一生比電影精彩多了
70歲做模特,80歲穿泳衣,這個中國版「神仙奶奶」,活成了你18歲的模樣
他是一代賭王之孫,坐擁100億身家,卻放棄家族產業投身藝術,成為當今華人設計界的「鑽石王老五」
拚命索取的你活得好累,不斷捨棄的他們卻快活一生
3000元,兩個90後姑娘超強改造80㎡出租房,網友看後紛紛將其請到家裡

TAG:藝非凡 |

您可能感興趣

曾國藩30萬卷藏書,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江青藏書萬餘冊,這些書從何而來,是取之有道還是取之於盜
5000名外出的藏書人,能帶回5個億,秘密都在這碗湯里
這個皇帝讀書萬卷,卻為何要燒掉天下藏書?
代不分書,書不出閣:400年屹立不倒的私家藏書樓
最後一張藏書票來了,你猜全了嗎?
大師離去後,他們的藏書去了哪兒?
你見過價值4830萬元的古籍嗎?藏寶不如藏書!
一個文化大師級的皇帝,死前焚盡14萬卷藏書,遺言:讀書無用
每個鐘情藏書的人,心中都有一葉世界
一張小小的藏書票,竟然可以如此的震撼!
中國最早私家藏書樓,藏書量驚人,借閱制度讓一位才女沒看一本書
繼續曝光!館藏書籍公然售賣!逾期不還的書籍都在哪裡!
中國最早私家藏書樓,藏書量驚人,嚴格的借閱制度讓一位才女沒看一本書
堂吉訶德的300多部藏書都有哪些?
留守兒童撿狗藏書包,被發現後大哭!
除了過雲樓,藏書樓背後的傳奇故事你知道多少
長假旅遊到蘇州,千萬別錯過這些老字號藏書羊肉
別錯過這棟神秘書屋,不僅可以藏書還可以藏嬌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