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紀委機關報重點報道的優秀書記因公殉職

中紀委機關報重點報道的優秀書記因公殉職


3月18日傍晚,福建南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廖俊波出差途中遭遇車禍,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



中紀委機關報重點報道的優秀書記因公殉職


廖俊波,1968年8月出生,曾任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委書記。2015年6月,榮獲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受到中央領導的會見和表彰。


2015年11月20日,廖俊波被任命為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2016年10月,廖俊波被選為南平市委常委。


在事故發生的幾天前,廖俊波還在推進市重點工程項目的工作。據媒體報道,3月16日上午,南平市建陽區隆重舉辦重點項目「百日攻堅戰」三月份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廖俊波出席並宣布項目。


2015年6月,《中國紀檢監察報》曾以對廖俊波個人事迹刊發報道。報道稱,政和縣原本是福建省為數不多的貧困縣,2011年6月,廖俊波走馬上任政和縣委書記,帶領政和脫貧。2012年,政和縣域經濟發展指數在福建省提升35位,2013年縣域經濟發展首次進入福建省十佳。4年來,該縣未發生黨員領導幹部嚴重違法犯罪案件。

政和是一個地處閩北山區的小縣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由於交通閉塞,經濟發展滯後,成為福建省為數不多的貧困縣。2011年,廖俊波走馬上任後發現,比交通落後、產業落後更可怕的是,大家信心不足,「甚至認為這地方就該落後。」


廖俊波主動帶頭,撲下身去,能到現場就不在會場。2012年政和同心經濟開發區建設之初,為考察地形,他和同事穿著長筒雨鞋踩進爛泥田拔不出來;每年春節期間,廖俊波都到群眾家中,和群眾促膝長談,商討發展大計……


於是發展共識有了:緊抓省里扶貧、高速公路通車等機遇,做好農業農村工作,致力突破工業、城市、旅遊、回歸等「四大經濟」。


廖俊波注意到,此後再沒有幹部下午4點就溜班去爬山,寄給他的告狀信也從每周五六十封急劇減少。越來越多人主動請纓挑重擔。


「戀愛談了一年還只到牽手散步階段?不行啊,縣委辦的速度要快!」有一次,廖俊波準備下鄉調研,縣委辦小夥子詢問能否搭便車去鄉鎮看女朋友,廖俊波問明進度後調侃了一句。

廖俊波笑談自己「什麼都快」:戀愛快,結婚快,生孩子快。生活如此,工作更是。自己沖在前面,還要拉上別人一起跑。


「我常說要『對錶』,不能我的表走到上午10點了你的表還停在上午8點。」廖俊波說,「為此我們每周一開碰頭會,班子成員深入溝通,凝聚共識,行動起來就是全縣的速度!」


廖俊波有「快的哲學」:做事情尤其干大事,總會遇到反對、不吭聲和支持三種情況。如果速度不快,議論半天事情做不出來,反對的人就會開始罵娘,支持的人也不敢說話。


「快」的背後是勤。攻堅戰中,廖俊波的口頭禪是「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他每周都到園區檢查督促、現場辦公、協調征遷。幹部群眾說,「園區是廖書記用腳步丈量出來的」。他的同事調侃說,「所以他老得快,1968年出生的人看起來好像是1958年的!」


在用人上,廖俊波也努力創造「一線幹部提拔快」的氛圍。2011年來,政和縣向重點一線選派幹部230多名,選拔任用的幹部七成來自重點一線。

市領導來政和,廖俊波常常中途借故「開溜」,讓一線幹部有機會和領導「面對面」彙報工作。「就像女兒大了不能留,好乾部要趕快推薦、提拔出去。」他說。


廖俊波師專畢業後當過近兩年中學老師,一年到頭,他幾乎天天工作到深夜,是大家眼裡的「鐵人」「工作狂」。當中學老師的妻子說:「如果我們兩個人一直當老師,可能更自在。」


但廖俊波覺得,他已經很快樂。以前玩網路遊戲時,他是一個經營有方的「城主」。現在,看著市民廣場里男女老少閑聊、蹦跳,廖俊波說:「能夠當一個領頭人,讓23萬政和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東山與政和,在福建一南一北;同是縣委書記,谷文昌精神穿越幾十年的時空,深深感染著廖俊波。

「通過學習谷文昌,我一直在思考兩個問題,一是如果把我放在當年東山那麼艱苦的條件下,有沒有毅力堅持14年?二是如果讓我在政和呆14年,幹部群眾還會不會歡迎?」


2014年3月,從東山縣學習回來後,廖俊波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在心得體會中寫到,「谷文昌廉潔自律,一生清貧,一種對權力的敬畏,一種對崗位的尊重,對事業的忠誠,值得我們幹部去學習。」


因公殉職的官員是值得尊敬的榜樣人物,他們多是因為遭遇交通事故或指揮救災不慎遇難的,比如內蒙古自治區主席雲布龍、登封市公安局長任長霞、援藏幹部孔繁森、錦州市委書記張鳴岐等人。


正是因為他們一心為民,自然也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戴。



中紀委機關報重點報道的優秀書記因公殉職



長安街知事APP曾介紹過,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鄒碧華在工作中突發心臟病,不幸因公殉職。鄒碧華離世後,全社會掀起了學習他、宣傳他事迹的高潮。


山西省政協主席金銀煥於2008年10月11日在調研返程途中遭遇車禍因公殉職。告別儀式當天,數千市民自發前往殯儀館為金銀煥送行。


資料: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紀檢監察報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長安街知事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知事 的精彩文章:

沙特國王來京,沒有被報道的行程
全能普京也有一樣兒會露怯,最近現眼了
特朗普特使興高采烈訪日韓,沒想到被一幫人甩臉子
在清華搶人,真不容易

TAG:長安街知事 |

您可能感興趣

朴海鎮起訴報道虛無「戀愛緋聞」媒體和記者 已移交檢察機關
彭博報道稱卡巴斯基與俄情報機構合作 公司否認並譴責
美國僅6%的公民相信媒體!世界報業協會報告:數字時代新聞報道靠什麼取信於民?
韓日正式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記者棄相機拒絕報道
記者要失業?《華盛頓郵報》奧運報道記者是個機器人
《中國教育報》報道東北師大學生資助工作
被俘英國記者成極端組織「報道員」
曹徳旺接受新華社專訪 指稱《紐約時報》報道不實
有關甲午戰爭宣戰前日本報刊對中國報道的研究
廣電總局定性「丟腎門」報道:虛假失實報道,紗布門報道在等待
曹林:新聞報道中的「標籤暗示」
《恆大報》突然火了!大企業內刊該如何報道涉政務新聞?
委內瑞拉媒體對上周末歹徒搶劫中資企業的報道
彭博社報道:特斯拉與上海政府商議在華建廠事宜
新華社、吉林日報、吉視《守望都市》、新文化報等媒體報道亞泰集團第七屆員工運動會
日本多家報刊對自民黨修憲會議報道不一引發民眾對新聞真實性質疑
破鏡重圓公司媒體報道
延安報刊圖書對南京大屠殺的報道與聲討
中國商務新聞網 對歡心英語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