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聶建松:四種無神論者,你是哪一種?

聶建松:四種無神論者,你是哪一種?

聶建松:四種無神論者,你是哪一種?



這不科學

宗教與科學的相愛相殺


文 | 聶建松


▍一、有神論中的「無神論者」


如今,一提到「無神論」,很多人恐怕都覺得是一個頗為現代的辭彙吧?提到無神論者,我們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將他們與宗教聯繫在一起的。

然而,和人們想像的不同,這個詞自古就有。不過,這個詞並非「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傑出的無神論者范縝」這樣的定義。


讓我們來看一個古代應用實例。


古代著名的伊斯蘭教學者肯迪(Al-Kindhi)有這樣的一個觀點:如果承認世界有時間上的開端,則必然有一個造物主,即神;反之,如果不承認這點的人,便是「無神論者」。

聶建松:四種無神論者,你是哪一種?


敘利亞郵票上的肯迪


出乎意料吧?一個古代宗教學者居然會使用「無神論」一詞,而且他定義的依據也不是宗教的,而更多是「宇宙論」上的意義。


這是為什麼呢?


簡單地講,就是「亞伯拉罕三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承認上帝創造世界,繼而認為世界是「有限的、有開端的」。因此,如果認為世界是「無限的」或者「循環的」,在他們看來,就差不多等於間接否認了「造物主」的存在——世界不需要一個外在於世界的因素。因此,這個意義上「無神論者」和「有神論者」的區別,實則是「自然神學」或者「自然哲學」意義上的區別,而並非那種「反宗教」意義上的「無神論者」。


那麼,還有沒有別的「無神論」呢?

讓我們再往前追溯。


對西方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基督宗教在誕生之初,很快傳遍了整個羅馬帝國,也很快遭到了來自帝國的迫害。帝國經常用來指責基督徒(同時還有猶太人)的一個罪名就是「無神論者」。


出乎意料吧?作為現代意義的有神論的基督徒,居然被羅馬人指責為「無神論者」。


這又是為什麼呢?大部分早期基督徒與猶太人一樣,堅持《舊約》中「禁止偶像」的誡命,絕少給上帝樹立雕像。因此,在當時的羅馬人看來,這些基督徒所相信的神是一個「無法看見的神」——這是羅馬人不認可也無法理解的神的存在方式。自然而然地,這些基督徒就被羅馬人歸入「無神論」的那一小撮分子之中了。

這種「無神論者」自然也不是我們開篇提及的「反宗教」的「無神論者」,而更多的是不同宗教觀念無法溝通的結果。


正如《斯坦福大學哲學在線辭典》(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中所講:「羅馬人在使用這個詞的時候,『無神論』可能指的是其它宗教的『有神論者』,著名的便是基督徒,並且只是用這個詞指代對於他們自己的神話英雄的不信。」在西語中的「無神論」本身就要立足於「有神論」一詞——「A-theism」中的「A-」是一個前綴,表示「反對」或者「相反」。如果沒有一種明確的「有神論」,你就無法「反-有神論」。這也讓我想起了一位恩師在課堂上引用他的恩師的一句趣談:


無神論往往是有神論最好的朋友,他們往往是最接近神的。


▍二、無神論與「無神論」?


那麼,還有沒有別的種類的「無神論者」?


當然還有。不過這個不是古代的概念了,現在一些人認為,佛教也是「無神論」


那麼,這個無神論,我們又應當如何理解呢?


這得從佛教的世界觀「苦集滅道,成駐壞空」講起。簡而言之,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不具有「自性」(自己獨立的品性),而是各種元素和「各種意識」的集合體,而這些元素只是因為某種「緣分」湊在了一起。或者再通俗一點兒地說,就本質上而言,「存在」而是個「假象」——如同海市蜃樓一般,作為幻象是存在的,但作為「街市」是不存在的。


在佛教看來,「神」也是這樣一種「暫時性存在」——這與「基督教傳統」中的「恆久永遠存在的神」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我們需要注意,這裡不能把佛教中的「神」和基督教中的「神」簡單地等同起來。


因此在這個意義上,佛教是一種「無神論」是由一定道理的。


不過,佛教這種意義上的無神論,跟我們平日里談到的無神論是一樣的么?要知道,在本文的開篇便提及了范縝,他的《神滅論》就是反對的就是佛教中的「輪迴」思想。我們現在口頭上所用的「無神論」概念,難道不是這個意義上的「無神論」么?——這個嚴格意義上的無神論者,既不會同意基督教意義上的神,恐怕也不會同意佛教的「輪迴」「涅槃」和「佛國凈土」等等觀念。


我們現在熟知的古代「無神論者」還有一種,那便是我們剛才提到的「儒家思想」,在開篇提及的范縝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一個範例。而且就我平日的見聞來看,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引用「敬鬼神而遠之」這類的話來論證這樣一個觀點,即儒家思想是「無神論」或曰「樸素的無神論」。


不過,如果我們思考下孔子生活的年代……就會發現,那並不是現代,而是先秦!那時候,祭祀鬼神的禮儀十分盛行,人們也普遍接受鬼神的存在。譬如《禮記》有云:「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變也。」 孔子自己也說過:「鬼神之為德, 其盛矣乎。」


需要說一句,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鬼者,人之歸也」,即人死後為鬼。因此祭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祭祀先祖——神則經常與鬼聯繫在一起,可以視為更高「層次」的鬼。


故而,把孔子尊為現代版的無神論者似乎也真的說不過去。因此,試圖把儒家思想解釋為現代的「無神論」,這反而是比較不符合歷史潮流的解讀,甚至很可能只是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對文本的現代解讀


那麼,「敬鬼神而遠之」應為何意?為了完整表述,我將此句的前後都引用下。此句出於《論語·雍也》:「 樊遲問知, 子曰:『務民之義, 敬鬼神而遠之, 可謂知矣。』 」 這話難道是說,孔子自己是一個無神論者,而只是不想戳破群眾迷信的事實?


並非如此。


孔子此言的立場乃是站在周朝的角度,對過度重視鬼神祭祀的「淫祀」批判。


在《史記·夏本紀》中,大禹因為害怕與其父鯀一樣無法治水,故而三過家門而不入,同時還「薄衣食,致肖於鬼神」。孔子對此也是高度評價的:「禹,吾無間然矣, 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這明顯是在誇禹能夠剋制飲食來祭祀鬼神。


至於「孔甲」之時,更有「好方鬼神,事淫亂」的事情發。這樣因為祭祀出了問題,使得夏朝的「德」衰落,諸侯反叛,一番周折之後被商朝代替了——這其中還有「天降龍二」,孔甲使人馴養龍的傳說。而《禮記》有云:「非其所祭而祭之, 名曰淫祀, 淫祀無福。」 這恰好反映了儒家的的禮儀觀念——祭祀鬼神要適度且正確,否則就會招來災禍。


那麼,如何解釋「祭神如神在」呢?


這句在現代人聽起來,確實非常近似於「溫和的無神論」。然而,這恰恰可能又是另外一種誤解——孔子說「如神在」,並非覺得神不在那裡,而是因為「神」在孔子看來,是不可琢磨且不可以直接感受的「神秘存在」——《禮記·中庸》有云: 「(鬼神)視之而弗見, 聽之而弗聞, 體物而不可遺……」。而且,這種看法與希臘-基督教傳統中的「無肉體的神」頗有幾分相似。


因此,孔子的意思可能不是以無神論者的方式「潛伏」在有神論者之中,而是告訴人們,有這樣一個神秘的存在,你並不知道「他」是否正在某處Watching你,所以你最好還是覺得「他彷彿就在那裡……」。


【作者簡介】


聶建松 |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北京大學宗教學博士。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凌嵐:租川普的房子是種怎樣的體驗
雲也退:你經得起「整個下午都一無所獲」式的浪費么
榮筱箐:後悔十年前沒買房?紐約人也後悔
閆紅:一向喜歡徐靜蕾,但這次我站蔣方舟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聶建松:曾經,寫字是一件神聖的事
聶建松:畫得像或不像,哪種更「藝術」?
聶建松:你可能過了一個假的情人節
聶建松:三部電影說清楚形而上是什麼,你信嗎
聶建松:你們搞科研的人,為什麼「不說人話」
聶建松:要了解進化論,你就必須知道北京猿人之父德日進
聶建松:科學以事實為依據?我們都錯了
聶建松:在感染力這件事上,宗教與曲藝的方法差不多
聶建松:為什麼說世界沒有被共濟會統治
聶建松:共濟會的「密碼學」是誰搞出來的
聶建松:宗教是科學的死對頭嗎?
聶建松:西天取經的《西遊記》,和儒釋道三家都有關係
聶建松:共濟會前傳——一個工科男改變世界的故事
聶建松:哥白尼被封殺?一個壓了500年的謊言
聶建松:科學,就等於證偽嗎
聶建松:宗教中世界末日之後人去哪了
聶建松:共濟會的真實歷史,比達芬奇密碼更「密碼」
聶建松:為什麼偽科學更容易被接受
聶建松:達爾文與教會之間的「曖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