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熊玲:覺知我 你關係

熊玲:覺知我 你關係



熊玲:覺知我 你關係



精神分析治療神經症技能培訓

第三課:精神分析與神經症的關係位置


1 在關係中的身份位置


2 在關係中的治療位置


3 在關係中的流程位置

4 在關係中的移情與反移情 (體驗、表達)


人作為自然人是生物性的,是與誰也不相干的個體。人作為社會人是精神性的,本質上是關係人,是與外界人和事息息相關的關係個體。


精神分析是一種我-你的關係結構。精神分析情景,是治療師與來訪者一起共謀上演的「精神話劇」。在如連續劇一樣的短程或長程的精神分析情景中,他們雙方賦予了精神分析情景怎樣的風情與景點呢?劇情發展中,或許溫和-緘默-尷尬-憤怒-驚喜-恐懼-神奇-開放或舒展,它是缺乏導演的,完全沒有預設(綵排)地自由也不自由地上演著。


治療師在關係中的位置覺知力,是掌控關係和建構關係的關鍵,是使咨訪關係良性循環的基質。


位置覺知,指的是治療師需要時刻覺察自己和來訪者,分別所處的——主導情緒、內心感受、主觀觀念、治療願望與目標等,是什麼?在哪個範圍?處於那種程度?

治療師怎樣「望、聞、聽、切」(中醫學的基本技術,猶如心理學的觀察、感覺、傾聽、感受和體驗),決定著「精神話劇」的展開與否,深入與否,圓滿與否。



熊玲:覺知我 你關係



1 在關係中的身份位置:


現實身份——

相對分析師,你的現實身份是剛上路的諮詢師,還是資深治療師,是權威,還是朋友,是救助者,還是志願者,是培訓教練,還是存在人本主義者,是靈修大師,還是後現代專家,等。你在來訪者面前感覺自己像是什麼?借著來訪者,你能知多少你的自我?


相對來訪者,通過他的語言和非語言會凸現出一個什麼樣的他。即在你眼裡他是病人,神經症患者,人格障礙者,控制者,迫害者,受難者,失落者,還是其他什麼?你感覺對方像是誰,憑藉你的感知覺,能聞、聽、看、觸到多少個他的自我?


分析師的所有身份都是隱性的,來訪者的所有身份是凸顯的。分析師需要明察自己和來訪者時刻處於的身份位置。


象徵身份——

相對分析師,猶如觀察者(忠實的看客、聽眾);像個偵探(痴情於剝筍似的探秘);像遊走在黑白兩道的俠客(飽受著直面、對峙、阻抗、排險的艱辛,也享受著霧裡看花,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浪漫)。


對應來訪者,猶如演員,或真實或虛假的地表演;猶如肇事者,或破壞性或防禦性;猶如申訴者,或控訴或懊悔。



熊玲:覺知我 你關係



2 在關係中的治療位置:


分析師:作為接納者,你的接納度有多大?作為容器,你是否有足夠的容力,又是否有擴容與收緊的伸縮性?


容器的好壞不在它的容量大小,而在它的質地是否讓人感覺親柔、堅韌、真實、可靠。


假如你總是一個接納者或容器——無原則的父母位置,來訪者就總會處於退行的嬰兒狀。假如你總是一個分析者或評判者——施虐的權威位置,來訪者就總會處於被控的受虐位置。


當來訪者處於「冒犯者」或「糾纏者」或「操控者」或「刁難者」或「依賴者」時,你能做到多少接納?你如何面對來訪者對你的不接納?如何應對來訪者讓你的不舒服?



熊玲:覺知我 你關係



3 在關係中的治療流程位置


初始階段——


來訪者湧現的是「急診患者」的氣勢。你的「怠慢」可能造成來訪者脫落。


來訪者呈現的是著急,審視與懷疑。


分析師的心境猶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有點彷徨的孤傲、審視,有點躍躍欲試的輕躁狂,有無所不能感,也有上陣前的正常焦慮。


分析師的「術前」準備:放慢下來,清潔心境,清理情緒,不萎不亢。


深入階段——


象徵性理解:


來訪者呈現出更多的癥候(如急惹-忍耐,憤懣-壓抑,麻木-衝動,依賴-焦慮),分析師的治療位置:療程門診。其任務是傾聽、觀察、初始診斷,或清洗、撫慰創口。你的來訪者,是一手牽著痛苦,一手抱著希望與疑惑的無助者。


分析師的情緒或許陷入複雜萬千,覺知你情緒的性質、情緒來源是核心工作。通過你的反移情,覺察來訪者複雜的內心世界。


分析師猶如漫步在荊棘叢林的探險中(飽受著直面、對峙、阻抗、排險的艱辛),你的策略是不帶傷害的觸摸每一個險情點。你使用的藥物,是有關可接納和通過險情的技術。其中心術(人格魅力)是主葯。


來訪者與你的關係中,猶如學摔跤的運動員,在悟與痛之間輪迴,又因痛的輪迴而更痛。你能否使來訪者接受痛定思痛?


分析師會遭遇怎樣的險情,如何處理來訪者使你的不安?


這一階段是發現和揭示事實,是對真實的投入階段,總是辛苦的。


你始終處在與來訪者心靈碰撞的「一線」。你的心理經驗和技術功底同等重要。


隨著治療的深入,分析師體驗著霧裡看花,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浪漫。


分析師的心境處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痛並快樂。


整合階段——


來訪者或許是:青春夢方醒的失落者;受難者之後的振奮者;戀戀不捨的依賴者;躍躍欲試的彷徨者……


分析師的心境是另一種「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體驗著「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輕快和完滿。


其實,你與你的來訪者共處在這一心境。


4(一對一諮詢體驗,角色互動:感受移情與反移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熊玲心理諮詢 的精彩文章:

熊玲:論認同與接納情結之一
為什麼那麼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
臨近年末,千萬提防小偷
熊玲:精神分析是實像與影子的相遇
久坐工作——猝死的元兇之一

TAG:熊玲心理諮詢 |

您可能感興趣

熊玲:母愛,我不想要
熊玲:你害怕什麼
熊玲:誰讓你不快樂
熊玲:借著控制,你覺察了什麼
熊玲:我不會笑了
熊玲:感悟人生,感受你我
熊玲:夢究竟想告訴你什麼!
熊玲:向感覺問真相
熊玲:你在婚姻里尋找什麼?
熊玲:為何叛逆自我願望?
熊玲:有關精神悖論的感想:因果共生
熊玲:你的嫉妒心理從何而來?
熊玲:怎樣找回自信和自我
熊玲:誰殺了自信
熊玲:怎麼解決自卑問題?
熊玲:感言如果怎樣怎樣
熊玲:意乱情迷与情感取向
熊玲:為誰抑鬱為誰落淚
熊玲:善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