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對付胸部腫瘤,快學好這項新技術!

對付胸部腫瘤,快學好這項新技術!

對付胸部腫瘤,快學好這項新技術!

機器人手術,是當今最先進的微創外科技術,中國胸外科機器人手術已達世界領先水平。

作者丨Ivy.K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3月18號,由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上海醫藥行業協會主辦,上海市胸科醫院承辦的第二屆上海胸科機器人手術國際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本次會議聚焦最新的機器人胸部手術技術進行探討,為我們帶來了一場機器人胸外科手術的「饕餮盛宴」。

對付胸部腫瘤,快學好這項新技術!

圖:(從左至右,從上至下)上海市胸科醫院院長潘常青,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分會主任委員赫捷,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會長張遜,大會執行主席、上海市胸科醫院羅清泉教授

1. 機器人手術在中國胸外科的應用現狀

目前,機器人手術技術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已在上海、重慶、江蘇、廣東、山東等全國範圍內開展應用。來自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支修益教授指出,截止到今年 1 月,達芬奇機器人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裝機數量已達 73 台,其中中國大陸臨床使用占 62 台,已完成胸外科手術 5113 台。

2. 機器人手術的優勢

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是當今最先進的微創外科技術,具有能顯示真實的三維結構,有助於術者進行精準的手術操作,解決了傳統開放手術及腔鏡手術顯露困難等獨特優勢,運用人機合一的理念,大幅度提升微創手術的整體水平,為患者提供了更精準治療、更小創傷、更快恢復的外科手術。

3. 中國胸外科機器人手術已達世界領先水平

上海市胸科醫院自 2009 年成功施行全國第一例達芬奇機器人肺葉切除術以來,經過8 年的不懈努力,已全面開展涵蓋肺、食管、縱膈等不同疾病的胸部機器人手術,累計施行機器人胸部手術超過 1450 台,達芬奇胸部手術技術已達世界領先水平。

本次大會執行主席,上海市胸科醫院羅清泉教授,目前已完成 800 多例機器人輔助胸部手術,在機器人輔助胸部手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羅教授指出,機器人手術的學習曲線較短,應當鼓勵外科醫生積極學習新技術。但由於目前機器人手術價格昂貴、診療體系不規範,在患者選擇上還需慎重考慮。同時,羅教授希望,未來能開展多中心、前瞻性的隨機臨床試驗,以明確機器人手術的優勢,進一步提升精準診治水平。

4. 肺原位癌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肺原位癌具有惰性(肺泡結構完整、分化良好、進展緩慢),演變性(隨著時間延長可有分子和影像響病理學的改變),多樣性(生長形式可向微浸潤、浸潤性或混合型腺癌發展)等特點,是否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及採取怎樣的術式,一直以來存有爭議。

來自浙江省舟山醫院的張永奎教授指出,需從影像學、細胞分子學、生存率、病理特性等方面綜合考慮,如果 AIS 發展緩慢或惡性程度較低時,可暫行觀察一段時間,再進行擇期手術或縮小手術切除範圍。

5. 早期肺癌的病理診斷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降低肺癌病死率,提高肺癌患者長期生存率的唯一途徑。如何利用有效的檢查手段作出確切的診斷,特別是準確的術中冰凍病理診斷,顯得尤為重要。

術中冰凍病理診斷能否提供準確的腫瘤分型分期、大小、切緣邊界及淋巴結轉移情況,決定了外科醫生是採取局部肺切除術還是肺癌根治術,對個體化精準手術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6. 同時性多原發肺癌的外科處理策略

MPLC(多原發肺癌)是一種不常見的原發性肺癌,發病率較低,但近年來 MPLC 的發病率有明顯的增加趨勢。

根據癌灶組織學類型、分子遺傳特徵、原位癌起源、有無淋巴及肺外轉移等分為 sMPLC(同時性多原發肺癌)和 mMPLC(異時性多原發肺癌)。

研究顯示,早期篩查、微創外科治療能使患者生存期明顯獲益。來自上海市胸科醫院的申屠陽教授建議,同側病灶可行同期手術,異側病灶分期手術、兩次手術間隔 1 月左右,同時,sMPLC 手術應考慮多部位手術對肺功能的影響,優先切除影響大及分期晚的病灶。

對付胸部腫瘤,快學好這項新技術!

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中國胸外科臨床手術教學示範中心揭牌儀式

參會專家一致表示,近年來我國機器人手術發展迅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未來仍需深入探索,期待未來機器人手術能更夠早日實現操作直觀化、單孔多臂、遠程化、費用平民化,讓「精準」與「微創」技術更好的服務於患者。

對付胸部腫瘤,快學好這項新技術!

第二屆上海胸科機器人手術國際論壇 參會人員合影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重磅!ASCO發布全球第一個宮頸癌初級預防指南
5月上海,第二屆卵巢癌多學科診治及進展學習班等你來!
早期肺癌的5大癥狀,一定要警惕!
用奧沙利鉑前,先讓患者記住這6點!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醫藥新聞:贊!一項全新腫瘤預警技術轉化成功!
對付腫瘤,「游擊戰術」更靠譜
一項診斷呼吸系統腫瘤的新技術來了
中醫是這樣對付腫瘤的
腫瘤轉移到脊柱了還有手術的必要麼?目前有哪些新技術?
腫瘤耐葯的新模式
多學科協作,切除腹腔巨大腫瘤
循環腫瘤DNA片段更短小,有助開發液體活檢新技術
腫瘤也分好壞,莫搞混腫瘤與癌症
三高吃什麼好?這些食物有營養,預防三高,還能軟化血管抗腫瘤!
【腫瘤】艾灸治療腫瘤惡性積液效果好,值得學習!
一位腫瘤學博士的遺憾:腫瘤手術,真有必要動輒全國最好,全世界最好嗎?
腫瘤醫院副院長:這一技術能更精準的殺滅癌細胞
後期肝硬化治療,這種紅花效果好,還抗腫瘤
3D列印技術實現乳腺腫瘤的精準手術
科學家掌握腫瘤DNA修復缺陷,距離攻克癌症更進一步!
通過鑒別DNA長度,或可開發腫瘤活檢新技術
這些部位乾燥、粗糙,皮膚增厚,提示惡性腫瘤
腫瘤術後吃素比吃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