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我們為什麼需要哲學?

我們為什麼需要哲學?

我們為什麼需要哲學?



哲學來源於歐洲,來源於古代的希臘,這是一般的說法,當然也有不同的意見。哲學這個詞,按希臘語的意思,是「愛智」。「Philosophia」,「philo」是愛,「sophia」是智慧,把這兩個字拼到一起,最早是古代希臘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斯。

「愛智」這個詞大家通常都理解為愛智慧,追求智慧。按照這樣來理解,哲學好像是一種愛,是一種情感。而情感和理智是矛盾的。所以「愛」的情感和理智的「智慧」正好是矛盾的。哲學恰恰是把這兩個放在一起。哲學講理性,硬邦邦的理性,講愛就顯得不夠勁了。發展到後來,「愛智慧」這一個界定不夠表達哲學的含義了。有一個大哲學家說哲學不僅是對智慧的愛,而且是理性的科學,是知識。哲學提升了。後來,我們慢慢覺得不妨把這兩個詞的意思顛倒過來說,一般的說法是追求智慧,現在顛倒過來說是關於愛的智慧。關於愛的智慧就是關於感性的智慧、關於慾望的智慧。就是說你作為有理智、有思想的人,你的愛,你的慾望、追求,都是智慧型的,不僅是本能型的。哲學就成了愛的智慧,愛的理性化。這樣一來,感性就變成了受理性管轄的東西了。這樣就回到了希臘的柏拉圖的觀點。喜歡西哲的不能不知道這個:柏拉圖式的愛,是空的。什麼意思?不僅僅是本能的、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愛。感性慾望怎麼會變成理性的呢?愛什麼就會變成理性的?這就是我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我最近的一些想法。這裡的愛不是具體的,柏拉圖的愛就是愛理念,愛思想,愛本質。我給它再加上一個意思,就是愛自由。哲學就是關於自由的追求的學問。


什麼叫自由呢?第一個意思,就是它是擺脫感性的、擺脫本能的。自由在西方的語言里最初都是否定的意思,要擺脫,free,從什麼裡頭解脫出來了,就自由了。西方哲學一直在自由這樣一個否定的意義上向積極的方面、肯定的方面發展。經過很多代人的思考研究,一步一步把自由的概念、問題深化。為了給大家一個比較清楚的輪廓,我們不妨把西方哲學的發展看作是自由問題深化的發展,一個深化的、完善化的過程。


下邊分三個部分來給大家介紹。希臘人提出了哲學,希臘是哲學的搖籃,為什麼這麼說?自由在搖籃階段主要是做什麼工作?起什麼作用?應該說是起了一個擺脫實用知識的作用。我們知道,知識一般是通過經驗積累得來的,它一般分兩層意思,最基本、最原始的意思就是一些實用的、經驗的技能。這是任何民族,無論多麼原始、落後都會有的。它們的目的是為了謀生,是一種工具。通過口傳耳受,或者是一些簡單的記錄,可以代代相傳。但是,到了希臘,有個突破,它可以擺脫或者說暫時地擺脫了這種迫切需要的實用的技能,而去思考世界的、事物的更加根本的因素。這種知識不是那種一般的經驗技能所能涵蓋的,它是科學知識,是Science Knowledge。


我一直覺得希臘人對人類最大的貢獻,也是對哲學的最大貢獻就是把科學性的思想方式揭示出來了,為人類提供了一個思想方式。這種思想方式不是把對象當作可以吃、穿的東西,而是把主觀和客觀的分割開來,使得主觀能從客觀中分離出來。這個世界,日月山川、桌椅板凳,我們先不把它們做一種功能性的了解,而是要把他們當作知識的考察對象來觀察、研究、思考。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主客分立。主客分立,後來挨批評挨得很厲害,認為這種思維方式是不對的,是二元對立的,對人類不好。但恰恰是把客觀世界、日月山川作為一個對象,不把它當成我們的生活條件,不把它當成我們肢體的延伸,而是去客觀地研究它。這樣主體也自由了,客體也自由了。

我們為什麼需要哲學?



在原始的階段,人是受制於自然的。而只有把它分開,人自由出來,事物自由出來,這樣反倒能掌握事物的本性。這種科學性的思想方式奠定了人類文明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人也暫時擺脫實用的考慮,而自由地——不是被迫地去思考研究這些問題。這樣做的結果,我們看到了,歐洲的歷史說明這樣的思維方式有大用處,就是無用中的大用。歐洲的哲學——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說的哲學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它只是局限於鼻子底下的利益,蘇格拉底如果就是鑿他的石頭去賣錢,就不可能出來那些對話,不可能想那些問題。這是我們看到的歐洲哲學的積極的一面,自由的一面。


在古希臘的時候,自由的知識產生了,科學產生了。這是自由的思想的一個大突破。沒有這個突破,以後哲學的發展甚至科學的發展都會受很大的限制。希臘作為哲學的搖籃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我們現在還在念古希臘哲學家的書。有兩本必讀書要推薦給大家:一本是柏拉圖的《理想國》,另一本是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我們讀這些書,可以看到他們是如何追求自由的知識。


柏拉圖提出了「理念論」,亞里士多德提出一個「存在之存在為理念」,看起來很抽象,實際是很實在的問題。什麼叫理念?比如日月山川,我們要看多少日月山川才能總結出日月山川的本質來?柏拉圖還提到,要穿多少雙鞋才能得出鞋的理念來?很難下界定。他是把這個顛倒過來,鞋就是理念先在,然後根據這一理念做出鞋來。萬物都是這樣,都像有個設計師根據理念來構建出萬物。而構建出來的萬物都不如理念原本。不是說具體的感性的東西是我們思想、理性產生的根據,思想、理性是模仿感性的東西。不是說這兒有個桌子,根據這個我們腦子裡有個桌子的概念。而是說桌子的本質先有,這些具體的東西模仿這些本質的東西。這是哲學的一個很重要的解脫,眼前的東西是模仿普遍的東西的,而普遍的東西是什麼?概念。萬物的最本質的一個屬性是存在,這是亞里士多德講的。理念和質料是不同的,但內在是一致的。理念,用科學的話來說就是概念。這個概念式的思想方式在古希臘就奠定了。概念性的思想方式是自由的知識的存在形式,不是具體到感性的存在中去找知識。那樣找來找去都是它跟我的關係,是捆綁在對象上的。要擺脫這些東西,對它們的研究是客觀的、自由的對待。自由的知識就是概念式的知識,是概念式的存在方式。

這一方式應該說成也是它,敗也是它,優點也是它,缺點也是它。有什麼缺點?自由的思想方式是對的,但是它是形式化的、概念化的,好像是脫離現實的。這樣一來,你的研究是你的研究,實際的東西是實際的東西,就出了主客分立、分離、分裂的毛病。這種思維方式帶來了弊病,它慢慢走了一個形式化的道路,慢慢分化。最先是畢達哥拉斯的「數」,數學、幾何學,然後有邏輯學。當年沒有邏輯學這個名詞,但是邏輯已經出來了。到亞里士多德就有了《前分析篇》、《後分析篇》。早年的邏輯稱為「logos」,就是學問的意思。邏各斯很厲害,把一切都形式化。這樣就使得思維片面了,愛跟智慧就發生矛盾了。智慧變成抽象的了,過於形式化了。然後世界就變成了兩個世界——經驗的世界和理性的世界,一個是邏輯的、形式的、概念的世界;一個是現實的世界。兩者分開了。科學就是一些概念、判斷、推理,講必然性的推導。實際經驗的過程不能推論,不是邏輯推導。不是用概念、判斷來推理。因為你不可能窮盡一切經驗,你不可能經歷全部的實際過程,因此


你的判斷是允許有錯誤的。不可驗證、不可檢驗的,不能證實或者證偽的都不是科學判斷。或者說科學判斷必須允許證明或者證偽。所以科學不是經驗判斷推算出來的,經驗科學包括物理學必須有感覺材料補充進來,光有公式、原理不行。原理可以運用到經驗裡頭去,經驗必須給你提供證明或者證偽的材料,這才是真理。所以知識判斷就是後來的事了,慢慢明確了知識的判斷除了形式的——比如數學、幾何學、邏輯學以外,廣義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在內。還要靠經驗,都是經驗科學。要靠感覺經驗給你提供材料你才有內容。這個「提供」,有的哲學家稱為「兌現」——如同我們現實當中拿一張支票去兌現現金。形式的、邏輯的東西是公理,要有現實的東西給你提供材料,沒有材料就是空頭支票。所以也要用這個「兌現」,讓原理都有內容。


知識論到了現代階段,自由的知識有一個明顯的突破,內容方面、形式方面都明朗化了。自然科學必須得有感覺材料,要給它兌現,這樣你的知識才是有內容的。哲學不是說愛智嘛,光一個智慧不行,得有感性的東西。所以哲學就在一個感性、一個理性的東西裡頭攪和,看你怎麼理解。知識不能沒有內容,邏輯可以不要內容,數學也可以把那個「象」不要了。科學的知識是要有內容的,沒有內容的知識是形式知識,也有意義。但是經驗科學、自然科學都是有內容的。這樣一來,自由就受到限制了。剛才我們說,從希臘開始,知識自由了,但是這些都是形式的東西,你能做主的不都是形式的東西嗎?不都是概念性的東西嗎?概念、判斷、推理都是理性可以自己做主的,不需要經驗。邏輯從哪兒出來?也有說從億萬次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這是列寧說的,雖然這種觀點也可以理解,但什麼叫億萬次?哪一段算億萬次?怎麼到希臘就產生出來了邏輯來了?怎麼中國先秦的《墨經》就出來邏輯了?沒有一個確定的界限。歐洲哲學裡有很重要的一個概念「apriori」,翻譯成中文比較難說,大概可以說是推理性的。什麼意思?就是不需要經驗,不需要內容,是理性自主的,這是自由的。但是這個自由有點玄乎了,太抽象了。概念是抽象概念,推理也是邏輯推理,其內容還得由感覺提供。所以,我們講科學知識的必然性不是理性產生出來的。因此它的必然性、自由性、自主性在一定範圍里還是受限制的。就像一個國家的法律,制定的時候是根據國家自主的權力而制定的,但法律還得照顧到老百姓自己的特點。知識也一樣,知識王國也要有子民啊,光有那些法律是沒用的,得有人才行。民是內容,法律是形式。即便說你這個法律是先天的,也得要子民來跟法律結合起來形成一個「kingdom」。這個意義下,儘管理性是君主,是立法者,是自由的、自主的,你還得受制於與子民——感覺經驗的關係。感覺經驗不是理性產生出來的,相對於概念、判斷來說是外來的。所以,希臘的知識性的自由是擋不住哲學的,哲學要絕對自由。如何實現?讓我的子民也從我這兒產生出來,理性要讓對象也由其中產生。對象如何產生?可以回到柏拉圖來看,「理念」並不是根據經驗總結出來的,是理性自己生出來的。先有這些理念,然後感覺經驗去摹仿理念。日月山川有其對應的東西,但是有一些東西是感覺經驗世界沒有的,與理念之間沒有一一對應的關係。這恰恰證明了理念不是感覺經驗里來的。


哲學史里說自由本身——意志自由、靈魂不死、神這三個東西在感覺經驗世界裡沒有。感覺提供不出自由來,感覺本身是環環相扣的,紐結在一起,因而不自由。靈魂不朽是說永恆,感覺世界裡也沒有,一直在變。神,比如上帝——上帝是中國的辭彙,西方就稱作神,即「god」,是不可感的。這個就是純粹的理念,跟桌椅板凳不一樣。這個理念是不是一個幻想的產物呢?不是,這是理性里根深蒂固的。你思考它,沒有矛盾,不會有「方的圓」這樣觀念上矛盾的東西。你思想神,沒有矛盾的;思考永恆、不朽,也沒有矛盾。你可以思考它,但不能知道它。


到了這個階段,知識論跟道德論就分開了。這三個大理念在知識論裡頭不能有對象,是非對象化的。因此它不是知識,不可能形成科學,不是科學的對象。說有一門科學專門來研究神,可以說有,但是偽科學,是神學——「Theology」。古代希臘認為神是不朽的,人要追求不朽。但它不是經驗科學,而是超越經驗的東西。這個東西不是胡思亂想,不是胡謅的,是合理的,但是它不可知,它是一種道德理念,是德性的問題。道德跟知識分開了,道德不是經驗知識,從自然科學或者經驗科學的意義上來講,道德是不可知的,不是知識的對象。道德的根基就在意志自由本身,沒有自由就沒有責任。因此,自由就從受限制的知識裡頭進入到了無限制的道德領域了。也不是完全無限制,而是理性自己限制自己。一定意義上限制就更大了,更加嚴格了。前邊的還可以推託,材料和理論可以相互支持,知識里有對錯,而道德里沒有對錯,是善惡問題。

這三個大理念在知識里沒有對象,而在道德里是現實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每個人都能體驗出來。我做任何事情,就知識來說是有客觀原因的,但無論有多少條客觀理由,都不能抵消你做這個事情的責任,出了事你就責無旁貸。有人問薩特:德國法西斯打來了,我媽媽又病了,我該怎麼辦?是去參加抵抗運動還是回家照顧我媽媽?薩特說:我無可奉告,這是你的自由。你去打德國人,就要承擔你媽媽會因而病死的責任;你去照顧你媽媽,就要承受德國人打進來而你沒抵抗的責任。道德就知識來講沒有內容,它不教給你該做什麼、怎麼做,它就教你一條:你責無旁貸。這一條就引導了上邊三個理念的出現。


知識跟道德分割以後,理性絕對自主了,基督教的一神才得出來,通過道德進入信仰。相對地,知識性的神都是多神。因為是知識性的,通過想像去塑造多神。中國如此,希臘也如此,有宙斯、海神波塞冬,都是實際性的神了。只有基督教的神是一神,道德性出來了。在道德的意義上講這個神,它不是空洞的。儘管在知識上它是空洞的。這個唯一的神是理性自己設定的,作為一個對象自己設定的。它就是一個理念,理念是理性自主、自由設定出來的。在這個階段,我們的知識論先擱在那兒,剩下的是道德問題。將知識懸擱起來是為道德、信仰留下空間,為理念提供現實性。其內容不是感性提供的,而是來自於理性自己的設定。這是西哲的一個最大的轉變環節。擴大開來,所有的概念都可以理解成是理性自己設定的。不僅僅是這三個理念,這三個只是最突出、最明顯而已。理性在感覺世界裡頭所形成的概念都是理念,最原始的理性。最自主、自由的設定的對象就是理念。我們睜眼看到的這個世界就是理念的世界。看、聽、感覺全是理性的感覺。我們的愛也是理性的愛,自由也是理性的自由。


我們所看到的日月山川、桌椅板凳都是理念,而感覺是後來的事。人不是一睜眼就看到感覺經驗的。感覺是科學的對象,要經過分析的,是物理學、心理學的對象。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最基礎的感覺是理念的。比如我們看到一個東西,沒人會直接看到這是光波的折射,也沒人直接聽到聲波的傳導,都是理念。哲學就在這個階段如此來理解概念的形式和內容,內容也還是來自理性的。


這個階段就是歐洲哲學的成熟期,就是德國十八、十九世紀的哲學。這是最重要的一段哲學。從康德到黑格爾。這裡也提供基本參考書:康德的三個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他們的書至今還是我們做西方哲學或者說做哲學的必讀書。前兩年在北大哲學系給一年級講課,我就開這些書,輔導老師就說別讀這個,太難了。我說就得讀這個,與其去看那些邊緣的材料,不如直接讀這些經典著作。哲學就是要看原著。直接讀,一遍讀不懂,就兩遍、三遍、四遍。我們讀了一輩子了,現在還在讀。人跟人還是不一樣的,機緣會合,正好在那個時期出了那麼一批人,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離開他們的解釋。但是有一條,他們說的我們眼中的世界、我們所能理解的世界都是理念的世界。也就是說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哲學的概念不是抽象的,理念是哲學概念的內容。因此,理念就是理性自己設定的,自己設定自己的界限。沒有這一界限就沒有自己的學說了。就好像哲學家在概念里有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跟現實世界顛倒的,是可理解的世界,不是荒謬的。荒誕的世界也不是沒有,是哲學進入現代以後的一種表現。可理解的世界不在時間的綿延裡頭,而是超時空的。在時空中時間的綿延、變化,是不允許你有一個可理解的體系的,不允許你有一個理念的體系。時間的問題進入哲學、進入自由,自由就不是理性自己設定自己的這麼一個自由了。時間就是自由,時間就是變化,時間就是矛盾,時間就是存在。理念可以說是最高的存在,但相對於時空中的東西來說、相對於經驗中的東西來說是非存在。時間是感性、理性之間變化的總過程,是一個動態的東西。在時間的領域裡沒有道德,這是尼採的觀點。一定的社會,比如說文革時期家庭出身是很重要的,是一條標準,現在就沒了,道德規範是隨時而變的,是歷史學的、社會學的範疇。而永恆的至善即理念,它是超時空的。康德在一篇文章——《萬物的終結》里談到必須到萬物全體變化以後才會有永恆,變化中怎麼能有永恆?萬物終結以後,你是好人就上天堂,末日審判就是這樣,已經超出了時空。

但是,實際的存在、實際的歷史恰恰都是時間的綿延。所以,所謂現代哲學又把超時空的東西拉回到時間中來。在這兒還要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這個人現在的影響大得不得了,他提出的問題非常嚴重。他提出的問題從哲學的存在論上講,進入時空之後就沒有永恆了,都是臨時的、有限的。有時限的問題是什麼問題?沒有永恆,人是有死的,會死的,要死的,這是真理。這又回到希臘去了,關於神和人。為什麼那個時候哲學叫神學?神跟人的區別就是人是會死的,神是不死的。他們的觀念還是比較模糊,不死無非就是更有力、更強、更長。永恆,超時空,自由具有這些特徵。道德是不是永恆的?康德說的萬物終結以後只有道德永恆,德性是這樣,自由也是這樣。他有一個思想,大家不太喜歡:向死而生,人生下來就是朝死而去的。這樣一來是不是太消極了?海德格爾闡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問題,比如人有能力提前進入死亡,他能想到死的問題,將死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動物不能,動物有死,但不能提前思考死,不會想到向死而生。生死如一,如何一?只有將它看成一個過程才能是一,不然就有些強詞奪理。生的過程也就是死的過程,將死作為一個過程,將它動起來。存在就是時間了,不是理念了,那麼一生的過程不就是一死的過程嗎?死不是一個點,生也不是一個點。生是動態的,而死同樣也是動態的。存在是一個動的東西,動不是一個簡單的位移,動是創造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不可以反過來說呢?既然是一個過程,我們幹嘛要這麼消極呢?我們可以反過來說向生而死。


死在現代哲學裡頭,進入二十世紀後半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人的物質生活都比較好了,都在想這個怎麼回事,怎麼理解。海德格爾的觀點也算是一種理解。他的說法可以從積極的一面說向生而死,就意味著死是生的一個環節,死是為了生。於是就有再生的問題,這樣就把基督教的一些問題都涵蓋進來了。死的意義變得積極起來了,死的分量就重了。怎麼說?有來生,不是說真的活過來了,而是死而不亡,你的工作、你的事業、你的著作,所有這一切都還活著,可能還是真正地活著,更實際地發揮著作用。我們今天講的所有的歷史,不都是再生的嗎?哪個還活著呢?沒有那種經驗意義上的活著,這些不活著的恰恰是存在的。不是提前進入死亡,是提前進入再生,提前進入未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是不是可以對當代西方哲學裡的問題有積極層面的理解呢?


所以我說,我們哲學是化解宗教的一個力量。再生、復活,耶穌復活,直到現在還活在很多人的心裡。不光是基督徒,非教徒也會念他的書,也會信他。這些問題,我們哲學可以把它們包容進來,那麼我們這個自由就更上一層樓了,因為我們用理性將不可理解的東西變成了可以理解的東西了。

我們為什麼需要哲學?


我們為什麼需要哲學?



閱讀往期經典文章


愛| 愛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親| 女兒| 教育


命運| 位置| 快樂| 慾望| 妥協| 弱點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實| 覺醒| 尊嚴| 使命| 本質


智慧 | 年輕|自白| 友誼 | 大自然| 雄心 | 謙和 | 懷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說這句話的男人,最不值得相信!
愛情最高的贈禮
你的人生高度取決於......
看完美國的養老院,咱們可能做的是「假」養老院
足球就是足球,哪堪如此重負!

TAG:周國平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為什麼需要婚姻?
為什麼我們都需要朋友?
我們為什麼需要偶像崇拜?
我們為什麼需要玄奘大師
為什麼我們需要友情?
我們為什麼需要孩子
我們為什麼需要浪漫?
我們還需要純文學雜誌嗎?
你為什麼需要養狗?
我們為什麼需要吃點苦?
為什麼我們都需要談戀愛?
為什麼我們需要儀式感?
我們為什麼需要補充酵素?
想要提高你的意志力?你需要的只是學會憋!尿!
我們為什麼仍然需要公共澡堂?
女人,你需要的究竟是什麼?
初學化妝的朋友 應該如何入手?需要注意什麼?
為什麼需要健身?男士們,別說你們不想要最後一條!
鍛煉腹肌我們還需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