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長在身上的六味地黃丸,你知道在哪裡嗎?

長在身上的六味地黃丸,你知道在哪裡嗎?

六味地黃丸是人們熟知的補腎良藥,也是藥店里常年的暢銷葯,其主要功效是滋補腎陰。

六味地黃丸的來歷

六味地黃丸最早源自「醫聖」張仲景的名著《傷寒雜病論》的「金匱腎氣丸」(即桂附地黃丸)。

長在身上的六味地黃丸,你知道在哪裡嗎?

北宋,太醫丞錢乙認為腎決定著人的生長發育,強調補瀉要同時進行。於是從「金匱腎氣丸」入手,創製了滋補腎陰的名方——六味地黃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六味中藥組成。

六味地黃丸——更適用於腎陰虛

需要判斷是陰虛還是陽虛。腎陽虛不宜用此葯。

腎陰虛的典型癥狀

潮熱盜汗、手心、腳心煩熱、口燥咽干,遺精、夢遺、早泄等。

腎陽虛的典型癥狀

腰膝酸軟、不耐疲勞、經常覺得乏力、四肢發涼、喜熱怕冷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腎陽不足的人,也可能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早泄、滑精等性功能問題。

那六味地黃丸是如何滋補腎陰的?

在六味地黃丸的方劑組成中,三味補藥、三味瀉藥:

熟地黃、山茱萸、山藥稱為三補,三味葯相配,共同發揮補益肝、脾、腎的作用,效力全面,且以補腎陰為主,補其不足,可治「本」。

熟地黃

滋腎填精以養腎陰,是方中的君葯

長在身上的六味地黃丸,你知道在哪裡嗎?

山藥

補益脾胃以益脾陰,是方中的臣葯

長在身上的六味地黃丸,你知道在哪裡嗎?

山茱萸

溫養肝腎以養肝血,是方中的臣葯

長在身上的六味地黃丸,你知道在哪裡嗎?

澤瀉、丹皮、茯苓稱為三瀉,這三味藥物為瀉藥,瀉濕濁,平其偏盛,為佐葯,是治標。

澤瀉

泄腎利濕,並可防止熟地黃過於滋膩

長在身上的六味地黃丸,你知道在哪裡嗎?

丹皮

清瀉肝火,同時可以制約山茱萸的收斂作用

長在身上的六味地黃丸,你知道在哪裡嗎?

茯苓

淡滲脾濕,幫助懷山藥健運脾胃。治療慢性疾病和疑難病也有良效。

長在身上的六味地黃丸,你知道在哪裡嗎?

六味地黃丸為滋陰補劑的代表方劑,常用於肝腎陰虧所致的各種疾病。近年來,醫療界用六味地黃丸治療多種慢性疾病和疑難病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治療糖尿病、消除腎炎蛋白尿、治療甲胎蛋白低濃度持續陽性、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治療複發性口瘡、治療牙周膿腫、治療慢性鼻炎。

人體上自帶的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每味葯的劑量都很有講究,中成藥中每味葯的劑量又是固定的,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可是總找醫生調整劑量是件麻煩事,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解決呢?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體上本來就「自帶」了六味地黃丸,可以在人身上找到具有相似功效的六個穴位:太溪、太沖、太白、然谷、行間、大都。

太溪穴、太沖穴、太白穴——經常用手按揉這三個穴位可以補益腎、肝、脾。

然谷穴、行間穴、大都穴——常按揉這三個穴位可以瀉肝火、祛脾濕。

長在身上的六味地黃丸,你知道在哪裡嗎?

以上六個穴位配合起來,便組成了人體自備的六味地黃丸,每天按一按不但能收到補腎陰、清虛熱的效果,還能避免因藥物劑量不當造成的危害。

簡化版的六味地黃丸

因為穴位具有良性、雙向調節的優點,因此不用擔心像服中藥一樣帶來滋膩的副作用,所以僅用太溪穴、太沖穴、太白穴三個補穴就可以替代六味地黃丸。

由於腎為五臟之根,所以如果進一步化繁為簡,只按揉足少陰腎經的太溪穴就可以代替上述六個穴位,成為最簡便版的六味地黃丸。

長在身上的六味地黃丸,你知道在哪裡嗎?

不宜服用六味地黃丸的人群

1.健康人群

對於正常人群,如果沒有明顯腎陰虛的癥狀,不適宜於長期服用六味地黃丸。

2.明顯是陽虛(包括腎陽虛、脾陽虛)的人

腎陽虛的人面色偏白,體質虛弱,喜夏不喜冬,這樣的人不適於吃六味地黃丸。許多因腎陽不足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如果一味地服用六味地黃丸,病症就會「雪上加霜」。應該選擇治療腎陽虛的藥物,比如金匱腎氣丸。

3.腎陰虛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

六味地黃丸是偏於補陰的葯,配方中陰柔的葯多一些,吃了後會妨礙消化功能。中老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強,服用更要謹慎,不能長期連續服用。

更多健康養生知識,盡在灸大夫平台(微信號:jiudaifu),艾在每一天,讓艾溫暖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灸大夫 的精彩文章:

大暑治冬病有天時之利 現代艾灸自我施灸扶陽補益

TAG:灸大夫 |

您可能感興趣

人的身上也有個八卦圖,你知道在哪裡嗎?
人的身上有個八卦圖,你知道在哪裡嗎?
你知道地獄在哪裡嗎?
健康這些藏在身邊的「純天然葯」,你都知道嗎?
好奇怪!你知道這些長在路邊的「荷葉」,到底是什麼嗎?
身邊的輻射源在哪裡,你知道嗎?
海味八珍之一的魚唇,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
龍的九個兒子,你知道它們現在在哪嗎?
你知道真正的長壽之鄉在哪裡嗎?
臉上有一物,財運常駐,你知道在哪嗎?
你知道嗎?掉在地上的食物真的能吃嗎?
六味地黃丸只是二當家,你知道么?
都說「一孕傻三年」,你知道「傻」在哪兒嗎?
知道快過節了,你們至於把雙十一都穿在身上嗎?
路邊的這些喇叭花,你知道它是一味中藥嗎?
國內品質最好的松露產地在哪裡?你知道嗎?
海味八珍之一的鱼唇,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椰子渾身都是寶,你知道嗎?
這些藏在身邊的「純天然植物中藥」,你都知道嗎?
車上這些藏錢的地方,你都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