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飲酒非飲食之事 乃文化之事也

飲酒非飲食之事 乃文化之事也

酒在古人看來,與祭祀活動本身一樣,都具有極其神秘莊嚴的性格。釀酒只是為了用於祭祀,表示下民對上天的感激與崇敬。這也便是古代「酒為祭不主飲」的道理。


現今,酒作為酒精飲料日常飲用並無不妥,但在古代,飲酒,非飲食之事,乃文化之事,不僅講究德義之禮,且要在特定的禮儀、嚴肅的宴飲場合亦或風度高雅的場合方可飲用。

飲酒非飲食之事 乃文化之事也


早在周朝時,就曾經專門頒發中國第一部禁酒令《酒誥》,要求有官守、有職業者只能在祭祀時飲酒,但也不能超量,更不能喝醉。


而在明朝時,人們認為喝酒本身並無過錯,關鍵是「有所禁而不淫」,因此,他們順理成章地強調飲酒方式的重要性,順性、適量等恰當的飲酒方式,可以升華人們的感情,避免出現不理智的舉動。


不僅如此,古人對飲酒的對酒之人、時間、場合和方式等都很講究,認為最好的喝酒之人,應該是風度高雅、性情豪爽、直率的知己故交,最佳的飲酒場所是花下、竹林、高閣、畫舫、幽館、平疇、名山、荷亭等地,而最佳的飲酒時節是清秋、新綠雨、雨霽、積雪、新月、晚涼等最富詩情畫意之時。

飲酒之時,為了烘托氛圍,提高興緻,人們往往還聯吟、清談、焚香、傳花、度曲、圍爐等,但為避免喝酒的時候發生不愉快,禁止苦勸、惡謔、噴穢、爭執、裝醉、徹夜飲酒等,酒喝得差不多的時候,還可以依韻賦詩,或相邀散步,或欹枕養神,或登高,或垂釣,或投壺等,算是酒後的放鬆吧。


酒在如今是一種生活飲食行為,是頗具刺激性的飲料,但在古代確實富有特殊內涵的文化飲品,更是一種社會性的文化活動。在「無酒不成席」的今天,必定不能理解古代的「君子之飲酒也,受一爵而色灑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禮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則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佳釀網 的精彩文章:

古今說燈紅 酒為何「綠」?

TAG:佳釀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淺談飲食與健身那些事兒~
飲食中的注意事項,讓你健康飲食
韓國的酒文化你了解多少?④鑒酒專家談韓國酒與飲食文化故事
嗜食甜食是不良的飲食習慣
鐵棍山藥的飲食禁忌事項介紹
姨媽期護理之飲食注意事項
飲食文化韓國系列 不同的餐桌味道
養生之道,莫先於飲食
「多事之秋」飲食上找找解藥
甲亢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 怎樣飲食才科學合理?
冠心病的飲食注意事項
胰腺炎病人的飲食禁忌事宜
腎結石飲食注意事項
癲癇飲食須知 飲食禁忌有哪些
顏色選擇事關健康,多彩飲食最養生
哪些食物治療和控制紅斑痤瘡之飲食技巧
說說血型與飲食的那些事
哺乳期的飲食要求與飲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