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修行中,正確的信仰是怎麼樣的

佛教修行中,正確的信仰是怎麼樣的



佛教修行中,正確的信仰是怎麼樣的



情感是信仰的基礎,認知是信仰的進步,心靈是信仰的歸屬,靈魂是信仰升華的主體,這幾樣因素的構成,形成了我們認為的修行者,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是靈魂脫離生死輪迴,獲得真理圓滿自性光明的大覺悟,大解脫,中心的思想指導只有一個,就是嚴格遵守律法的純凈標準,心靈的純凈程度,決定本性法性的展現程度,這是貫穿整個修行過程的核心思想,也是整體人類所有宗教的提升系統內唯一正確的中心標準。

危害信仰的因素有如下幾條,第一:對於自我現實利益的執著與渴望,將現實生活之中無法滿足的渴望和慾望,帶入修行之中,期許通過修行的功德獲得神佛的恩賜,滿足貪婪的人心幻想,這是極其可悲的,骯髒的幻想,這是站在人性的貪婪角度上去利用信仰獲取人性的卑微慾望,這樣的心,一定會在歲月的檢驗中,暴露本能的貪婪性質,從而將信仰的珍貴,毀滅在渴望人性滿足的愚昧之中,


第二,情感衝動,我們看在人世間有許多的常人的信仰,為了某種主義而拋頭顱灑熱血,他們如此的慷慨激昂,一個個英雄氣概,令人熱血澎湃,這樣的人,在宗教之中出現,就是很可怕的狀態,因為,真理的本身是無漏不動的,無法被誹謗無法被瓦解的,真理是珍惜生命的,真理,是沒有對於人間利益執著的,沒有對於人間現實渴望的,真理存在的本身,就是為了眾生生命的可貴,就是為了解脫人類存在的痛苦,怎麼可能會通過人性的慷慨激昂去維護真理在人世間的目的,教你解脫的法,如何讓你為了人世間現實的利益去犧牲生命?本質與現實的情況發生對沖的時候,我們就要理性的冷靜的想一想了,真理可以救度人性的本質,可是,真理的存在一定需要信仰者用生命去證實他嗎?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就是因為他的圓融無漏,深入人心而成為真理,值得生命去追隨的光明,可是,真理的本身需要信仰者的熱血去維護他的純正與正確的時候,真理的存在已經失去了照耀人性的光芒。。。。


朝聞道,夕可死,是偉大的修行者對於真理渴望的表現,聞道是生命本性對於真理最深刻的渴求,靈魂對於真理的認知,確定真理的存在,發自內心欣喜,願意付出生命去供奉真理,僅僅是因為真理本身存在的偉大,而不是為了真理帶給你現實利益的交換,任何包涵人心的為了真理的所謂犧牲,都是對於真理本身存在的褻瀆,一定會被三界律法的魔性帶入瘋狂,從形式上,本質上破壞著真理的純正。


當人心偏離信仰的純凈,律法就會自動制約人的思維與心靈,宇宙微觀中魔性的因素就會控制這樣的心態,對於真理本身起到了破壞和阻擋人類信仰的作用,這是一個整體的現象,而這樣的現象根本上源於貪婪和愚昧,就好像一個政黨里充滿貪官,你會信任這個政黨嗎?我的文章,不是為了自立門派,而是為了展現純正佛法圓滿人性的真實過程,文字背後有法力,可以穿透人心照耀靈魂,智慧成就還原著真理,同時規正心靈信仰,從最根本上維護著真理的堅固,從而起到挽救眾生的作用,真就是真理在人間成就的光明。

第三,迷信,修行者第一要遵循的條件就是正知見,也就是要有理性,清醒,正確,正派的思維,用佛法的智慧歸正慾望情感的貪婪,用生命正信對待自己信仰的態度,而不是情感寄託,與心靈慾望無止盡的幻想,修行不是為了成佛,成為神,而是為了解脫業障迷幻帶來的生死輪迴,是本性解脫的程度,造就了本性圓滿真理的標準,真理標準的體現,就是佛陀,或者菩薩,而不是我們的心靈慾望幻想構成的佛陀,菩薩,更不是我們通過人類的行為,為真理做出來什麼事情而交換得到的回報,佛性就是我們先天的生命本性,修行就是為了還原本性的原始面目,那就是真理空性的存在,「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皆有漏洞,都會被三界律法制約在輪迴生死之中,無法見證空性真如,



佛教修行中,正確的信仰是怎麼樣的



第四,修行者的境界一定會在人間體現,一個真正的修行者,一定在人間是一個好人,善良的人,純正的人,寬容的人,一個無私而利他的人,修心者不論在宗教裡面,還是在家的居士,都是為了別人的生命考慮問題的,最基本的一點,想要解脫生死輪迴,就一定要放下對於自我慾望的渴望,發心動念都是為著別人,絕對不能偏激,不能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其他的人,尊重其他人的願望和理想,只是在生活中默默固守自己的信仰,堅持不懈,修行是一生的事業,是對於生命最大的利益,需要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看淡人間的自我需求,像佛陀一樣清凈自心,善待他人,發心純正,將自我覺悟後的智慧,用善意傳遞光明給他人。


有的朋友說修行要勇猛,這個是對的,心靈中如果沒有對於真理的虔誠,純凈的堅定,生命的本性會被業障牢牢牽絆在人性的執著迷惑之中,但是勇猛可不是革命,不是瘋狂,不是行為表現,不是情感上的宣洩,而是對於心靈的嚴格制約,對於佛法經典的苦讀,對於佛經智慧的索取,這是勇猛正確的方向,

勇猛,勇者「敢」也;猛者「悍」也,敢於捨棄人性執著,敢於摒除虛幻夢想,敢於直面生死,赤裸裸見證真理光明;悍者純也,無掛礙,無恐怖,無欲無求,無退精進!勇則無惰,悍則無懼。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此非真「勇」也;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縱將白刃臨頭顱,猶如利劍斬春風,此天下大勇也!常人道理尚且如此,何況真修行人乎!


千萬,千萬,不要把執著情感的勇猛帶入修行,要以執著佛法的理性清晰堅定的心靈勇猛,情感的衝動會干擾現實的生活,生活是修行的基礎條件,沒有了修行的物質環境;修行的內涵,需要平靜的心在佛法中提升的境界標準,就一定會被生活的不穩定干擾修行的境界提升進度,


建立在理性基礎之上的信仰才是正信,信仰是伴隨我們一生,是我們人生終極的目的與意義,千萬不要把信仰當做快餐,不要把信仰當做可以交換現實利益的通道,不要把信仰歸納到付出定要回報的工作,信仰是生命存在的意義與終極目的,而不是一時的快樂,或者情感滿足,信仰是滿足靈魂疲憊饑渴的光明,唯有真理信仰的光明可以照耀靈魂,補充靈魂的虛弱與孤獨,靈魂的滿足,會最大程度的安定我們的內心,讓情感與心靈得到最大程度的修養與滿足,


健康的信仰,一定伴隨祥和,安定的能量,會發自內心體現靈魂的真誠,善良,寬恕,會在情感道德中體現真理的付出,無私,奉獻,這些美德不是為了符合人間的道德標準,而是源自於靈魂本性充實真理的滿足與愉悅,真理伴隨光明,信仰伴隨安定,沒有安定感的信仰,一定會對於信仰產生索取,索取如果不能達到,心靈就會對於信仰產生邪見,就會本能的排斥信仰的純正,不是真理本身出現了問題,而是你的信仰之中摻雜了人性慾望的雜質,



佛教修行中,正確的信仰是怎麼樣的


信仰是為了救贖靈魂,靈魂得救不是你為真理付出多少而獲得的,律法制約人性的行為,最多獲得「福報」,享受天人境遇,律法制約修行圓滿真理的人,獲得的是「威德」,是純凈的靈魂特有的福德展現;獲得真理光明解脫,你人性放棄多少自我執著決定靈魂的解脫程度,信仰的道路,永永遠遠都在內心,永永遠遠都在內心,心外求法,是為邪法,真如法性,就在心靈的深處,能夠最大程度放棄對於自我的執著,就能最大程度照見本性的存在


安定,知足,祥和,清凈,用這四個條件衡量修行者的狀態,符合這個基本的狀態,也就是律法針對修行者最基本的生命要求,安定是因為信仰寄託,對於真理有信心才會心生安定;知足是因為慾望減少,不被幻想慾望帶動內心才會知足當下,祥和是因為心底慈善,心態寬容,能夠忍辱,無私利他的動機,自然會有祥和的定力;清凈是對於佛法真理的理解運用,智慧理性歸正了情緒,妄念,身心開始脫離慾望,執著的牽掛,自然流露清凈法性的自性真覺,這就是最符合律法恆定修行者的生存狀態,有這樣的內在定力,佛法真理的光明才能夠進入內心,對於開啟本性產生覺受,這一切的實證,一定要存在這幾個基本的條件,


清凈心,出離心,菩提心,這三個條件是修行者的要求,出離心決定修行的目的,但是不一定要出家才能修行,心底的純正才是真正的修行,菩提心是覺悟的意思,要有佛法的智慧遍照自己以及人間事態,對於眾生有慈善的心態,清凈心,就是真正修行的開始,

正確的信仰,一定建立在平和,安定,善良,知足的心態之中,無論在任何一門信仰中修行的人,這都是對於心性最基本的要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乘佛法l 的精彩文章:

佛教,為何釋尊涅槃前,告誡眾弟子,如來圓寂後以戒為師

TAG:大乘佛法l |

您可能感興趣

什麼是正確的信仰?
我們應該堅持怎樣的信仰才是正確的人生?
忠誠的品質總是閃爍在正確的信仰之中
護膚的正確步驟,你真的知道?
正確的與孩子的溝通方式,竟然是這樣的!
卸妝水的正確用法,你真的知道嗎?
你的護膚習慣,真的正確嗎?
怎麼才是正確的瘦身方法,你真的懂嗎?
關於跑步,要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正確的畢業方式,你真的知道嗎?
這樣做,才是正確的跑步
為什麼正確的體式總是放鬆的?
正確的跑步姿勢是什麼樣的?
愛騎行的你,知道正確的腳部騎行姿勢嗎?
夏天的正確打開方式,背心裙就是這樣的存在
防晒霜的正確用法是怎樣的
倒著走是能治頸椎病的,正確的走法是這樣的!
你的護膚步驟是正確的嗎?
正確的站姿,骨盆是什麼樣的感覺呢?你的站姿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