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孫思邈說:艾灸此穴,無疾不愈矣!

孫思邈說:艾灸此穴,無疾不愈矣!

導語


藥王孫思邈在《千金方·雜病論》中曾說此穴無所不治。「能主治虛羸瘦損、五勞七傷及夢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狂、健忘、胎前產後等,百病無所不療」。


這個穴位到底是什麼呢?

大家都聽過,但是都沒用過!


病入膏肓


源於《左傳》中的一段典故:晉景公患了病,派人到秦國求醫,秦國派一位名叫醫緩的醫生前去替他診治。醫緩尚未抵達時,景公做了個夢,夢中他的病變成了兩個小兒,一個說:「那人是名醫,會傷害我們,往哪裡逃呢?」另一個說:「我們在膈之上,心之下,『膏肓』之處,艾灸、針刺和藥力都難抵達,他怎能奈何我們呢?」


醫緩到來後,經過診斷,頗為難地對景公說:「病在膈之上,心之下,已入膏肓,不能採取攻伐的方法,藥物也無濟於事,無法治了。」後來景公果然不治而亡。於是後人常用「病入膏肓」來指病重難治。

藥王孫思邈後來評論時說:「時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疾難譴,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無疾不愈矣。


孫思邈所指的「此穴」就是膏肓穴。藥王孫思邈的意思是:這些人醫術低,只要找到膏盲穴,並灸它,任何病都會好!

孫思邈說:艾灸此穴,無疾不愈矣!



歷代醫家多認為,膏肓穴有補益虛損、養肺調心的作用,臨床上多用於治療肺氣虛弱所致的咳嗽、氣喘、骨蒸盜汗、肺癆等病症;心氣不足、心火上擾所致的癲狂、健忘、遺精等病症;各種原因所致的羸瘦虛損。

膏肓這個穴位比較隱蔽,針不方便扎進去,手也難以按到,想要活動膏肓,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艾灸和自我鍛煉。


【取穴方法】


膏肓穴位於人體的背部,取穴時,病人坐位,雙手交叉緊抱雙肩,肘關節貼近胸前,將肩胛骨打開,從大椎穴向下找到第四胸椎棘突下,再旁開三寸處。

孫思邈說:艾灸此穴,無疾不愈矣!


【操作方法】


懸灸法:艾條點燃後放於穴位上方,距離皮膚兩三厘米進行熏灸,使局部有舒適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鐘,以局部潮紅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


運用艾灸膏肓穴進行養生保健,古人多應用於成人(20歲後),同時灸足三里穴。


【運動膏肓穴,去除一身之疾】

1、雙肩旋轉法


兩手自然下垂,中指貼住大腿外側,以肩為軸,雙肩一起往前轉動10次,這就是在「開膏肓」;然後,仍以肩為軸,兩肩往後轉動10次,脈脈艾灸提醒你這就是在「合膏肓」。可以反覆做幾次,最好能夠連續做到旋轉200次。


2、反拳捶脊法

孫思邈說:艾灸此穴,無疾不愈矣!



「反拳捶脊」也是一個開膏肓的好方法。具體的做法是:把手放在背部,反拳沿著脊柱敲打。這樣做可以把膏肓振開,又叫振髓法。久坐辦公室的人可依此法經常敲打自己的背部,緩解肩背痛,疏通血脈。


3、雙臂後拉法

孫思邈說:艾灸此穴,無疾不愈矣! 點擊播放 GIF/67K



兩腳平行站立,兩膝微曲,腰直,胸平,兩手握拳,兩臂緩緩抬起到胸前與肩平,然後用力向後拉至極限,使肩胛骨盡量向脊柱靠攏,擠壓兩側膏肓穴,略停1至2秒鐘,再恢復原姿態。脈脈艾灸提醒你後拉時深吸氣,回收時呼氣,動作在水平面緩慢進行,動作到位,使背後有酸脹、出汗的感覺。


這些運動膏肓的方法還對肩周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頸椎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一方腧穴 灸出十方天地」


我們提供專業艾灸養生連鎖服務


我們的產品囊括艾灸、汗蒸、中醫美容等全產業鏈


我們遍布全國的養生會館


正在火熱運營中


我們渴望更多富有激情的養生愛好者及投資人


加入我們


我們發揚和傳承純正中醫艾灸精髓


誓將熊熊艾火


燃燒至世界和時間的盡頭


我們是中艾堂


微信:zhongaitang2929 微博:@中艾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在一天中什麼時候做艾灸效果最好
有這些癥狀,還不趕快去艾灸!
其實,艾灸真沒什麼特別的好處…
《灸繩》周楣聲:讓癱瘓患者站起來,偉哉艾灸!
艾灸貼的正確使用方法

TAG:艾灸 |

您可能感興趣

孫思邈曾說:此穴無所不治!3個動作拉開它,大病惡疾都遠離!
秘孫思邈曾說:此穴無所不治!大病惡疾更要重灸它
孫思邈曾說,此穴無所不治!3個動作拉開它,大病惡疾都遠離!
藥王孫思邈的長壽秘訣:艾灸膏肓穴,祛除一身疾!
一味葯治口瘡,藥王孫思邈也用過。看下道醫如何神奇!
栗子被孫思邈稱為「腎之果」,這樣吃,補腎效果好!
李時珍說它排毒,孫思邈說它養肝,春天滿田野都是,女性為它瘋狂
十人九胃病?養胃就是借命!藥王孫思邈長壽秘訣,胃不好的都看看
中醫治陽痿,很多人把此穴丟在一邊,孫思邈卻奉為至寶!
懸絲診脈是真的嗎?孫悟空和孫思邈的「技巧」你應該知道
孫思邈診治「痰證」之二:膽腑受邪,亦可釀痰,邪在膽,逆在胃
藥王孫思邈為何如此重視這個方子?看看原因就知道了
秋季才能吃到的「乾果之王」,藥王孫思邈都給它點贊!
藥王孫思邈推崇的「腎之果」,治腎虛,養胃健脾,秋冬最適合吃!
百歲「藥王」孫思邈長壽秘訣:艾灸膏肓穴養肺調心,除一身疾!
神醫孫思邈對足三里竟如此重視:「若要安,三里常不幹」
恭賀藥王孫思邈聖誕,當願眾生,福壽康寧!
皇帝一夜臨幸十二女人,想長生,神醫孫思邈卻是這麼說的
藥王孫思邈:吃小蒜,治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