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寶寶乖乖愛上吃青菜!
[摘要]一提到偏食,不少媽媽叫苦連天:「想盡所有辦法也喂不進去!」其實,找對方法,還是可以讓寶寶造成寶寶不好好吃飯的原因,99%的責任在家長。
一方面是無原則溺愛,另一方面是逼著孩子進食,致使部分嬰幼兒一上飯桌就鬧情緒,哭鬧不休。媽媽們聽到這樣的結果都會感到冤屈,但下面的真實情景你一定不陌生。
偏食由何而來?
1.未及時添加輔食
很多家長,由於餵養觀念的問題,在孩子滿6個月時未能及時給孩子添加輔食,等到1歲半的時候,孩子就會因為口味單一而拒絕吃很多食物。父母好說歹說,孩子就是不張嘴。
2.精神因素
許多媽媽都有吃飯時批評孩子的經歷。在正常情況下,孩子一到吃飯時間就會產生旺盛的食慾,分泌較多的唾液,但如果突然遭遇責問、訓斥,精神就會緊張,食慾也就消退,唾液分泌迅速減少。
長此以往,形成不良條件反射,一到吃飯,孩子的精神就特別緊張,食慾也會明顯下降。久而久之,可能出現偏食或厭食。
3.不良的飲食習慣
不良飲食習慣是影響孩子正常進食的最大障礙。對於幼兒來說,零食的誘惑十分強烈,尤其滿足了孩子對於甜味的渴求,同時也填飽了他們的胃,到了就餐時卻沒有胃口。
另一方面,家長工作忙,無法正常地為孩子提供飲食,使孩子在有飢餓感時無餐可進,生活方式極不規律。更有甚者以餅乾、麵包代替正常飲食,誤了正餐亦不在意,給孩子樹立了負面榜樣。
4.運動少、消耗不夠
現代家庭受居住環境的限制,幼兒之間交際不如過去頻繁。許多兒童沉溺於電視、電腦遊戲,被困於小小的空間之中,缺乏足夠的戶外活動,無法完成高熱高能的消耗,自然就不易產生飢餓感。
5.疾病導致的偏食
患有消化系統疾病或其他慢性病的孩子,一方面消化功能降低,身體不適;另一方面則因服藥影響了胃口,導致暫時性偏食。家長要注意在孩子生病時,及時調正飲食,幫助孩子能早日恢復健康。
家長總愛這樣說
孩子不愛吃菜,著急的家長會給孩子灌輸大道理:不吃菜對身體不好,長不高不漂亮等等,但是孩子並沒有感受到家長所說的不好,所以家長的嘮叨往往沒有效果。
還有些家長經常當著別人的面說孩子,TA不吃這個菜,不吃那個菜。這樣說會對孩子形成一種心理暗示,強化了這些東西TA是不吃的。
動腦筋讓孩子愛上吃菜
讓寶寶愛上吃菜,家長可以試試以下兩種方法。
模仿偶像法。對於女寶寶來說,沒有這個方法更能讓她們愛上吃菜的。巴啦啦小魔仙是很多女寶寶的偶像,媽媽可以說:「巴啦啦小魔仙吃青菜才長那麼漂亮的,你要是不吃青菜就長不了那麼漂亮,就不能成為小公主啦。」
對於男寶寶來說,媽媽可以說:「你不吃青菜也可以,但是我怕你會越變越小,沒有力氣,不能像大力水手和奧特曼那樣勇敢,也不能像超人那樣幫助別人。」
欲擒故縱法。「你不吃就算啦,我聽說冬冬很愛吃青菜,以後他成為超人,你就不要成為超人啦。算了沒關係的。」
家長還可以「演戲」,媽媽要給他吃,爸爸搶過來說:「不要給他吃,等一下他吃完就成超人啦,我們都沒有他有力氣怎麼辦?」
媽媽說:「那他也想成為超人怎麼辦?」爸爸說:「噓,不要告訴他。」這個時候的小朋友就會吵著說,「我也要吃我也要吃。」
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
專家提醒家長,要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關注點在自己身上時,家長容易說教,然後是壓迫。
其實家長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對孩子說:「你不喜歡吃的媽媽也不想讓你吃,但是媽媽不想讓你長不高,你可以不吃那麼多,吃兩根好不好,要不今天吃一根,明天吃兩根,慢慢的多吃,你就不會那麼矮了。
咱們不做最矮的那個好不好?」當家長放下自己架子的時候,會和孩子一起去探討怎樣更好,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家長的關心。
小編總結:不良飲食習慣是影響孩子正常進食的最大障礙。對於幼兒來說,零食的誘惑十分強烈,尤其滿足了孩子對於甜味的渴求,同時也填飽了他們的胃,到了就餐時卻沒有胃口。


※這樣做,讓寶寶從此愛上吃飯!
※寶寶不愛吃飯為哪般 秋季這樣做寶寶愛上吃飯
※太陽當頭照,飯糰對我笑!這樣的蔬菜寶寶好喜歡!
※寶寶!你這樣晾著蛋睡真的好嗎?蛋太熱!
※寶寶拉肚子,寶媽們這樣的事情你們做過沒有?
※原來這樣做肉給寶寶吃,更香更營養哦!
※夏天這樣做,比給寶寶吃了」三聚氰胺「奶粉還可怕!
※立秋了,孕媽媽這樣吃,寶寶更健康!
※寶寶一直哭鬧,狗狗看不下去了,居然這樣哄寶寶
※快看你家寶寶牙,有媽媽一時偷懶,寶寶牙就成這樣了
※愛吃龍蝦的吃貨們,這樣的龍蝦你見過嗎?
※不愛吃飯的厭食寶寶很常見,媽媽這樣幫他找到好胃口
※你還在這樣吃小龍蝦嗎?當心「龍蝦病」找上你!
※你們這樣會失去寶寶的!
※寶寶爛嘴角怎麼辦 媽媽可以這樣做
※閨蜜分享:這樣帶孩子,媽媽輕鬆寶寶聰明
※武漢女子吃蝦吃出舌癌,就因吃蝦時她喜歡這樣做!
※父母如果不想寶寶從小當四眼,那就這樣做
※狗狗竟然在寶寶背上這樣做,讓人大呼:簡直太溫柔!
※鼻樑有青筋,無事哭三場,這樣的寶寶怎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