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艾灸後出現這些情況千萬沉住氣,你離疾病治癒就差一步了
找經絡、查穴位
在我們公眾號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
「穴位查找」的工具,
你點進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學到很多不一樣的穴位知識。
女性體質偏寒,而陽不足;這樣身體就容易出現虛寒之證,比如:手腳冰涼、宮寒、胃寒....經絡不通,身體處處淤堵....
古話說得好:女人要熱養。
也就是,女人熱一點不要緊。飲食以溫熱為好,不要食寒涼之物;衣服要保暖,本來女人陽氣弱,不足以固表,因此不要露頸肩、腰腹、小腿這些容易受風寒侵襲的部位。
艾灸與女人天生一對。
用艾灸的純陽之熱,溫潤女性的陰柔之體剛剛好!
因此,艾灸在短時間被大江南北的女性所接受和推崇。
很多女性在艾灸後反饋:月經不準了、外陰瘙癢、腹部肚臍周圍出紅疹......還要繼續艾灸嗎?!
這些其實都是好轉反應,遇到這些排病反應,千萬要沉住氣:
1、
月經提前或推後: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統,所以女性做艾灸的話,3個月之內為調整期,月經可能出現提前或推後。
2、
出水泡、出紅疹是體內的濕毒,血毒過多,越是這種現象越要灸。
3、
臍下出水泡,是有婦科問題,水泡下還有紅點是有炎症。臍周出水泡是腸道濕寒,嚴重的人會在臍周起一圈硬皮。
4、
做完艾灸後下部瘙癢、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塊:婦科不好、月經不調,調整經期中,會出現短暫亂經。
5,
艾灸後子宮肌瘤或者卵巢囊腫變大了,這種情況會出現在艾灸初期,艾灸後身體血液循環加快了,而你這裡又是瘀阻的,所以短時間會造成肌瘤「水腫」,繼續艾灸就會消失。
6、
感覺熱能到會陰,這是好的現象,說明對卵巢功能效果顯著。
7、
艾灸後身體出現麻酥酥的感覺,是經絡竄感又叫得氣,這是好的現象。
8、
做完艾灸後,人的心情變得舒暢很多,心情很放鬆。非常好的感覺。
9、
夏天要出大汗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為佳,特別是額頭、手心、足心要出熱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體比較虛的人。要加灸:合谷穴、復溜穴。
10、
寒感,灸後會覺得冒涼風,寒性體質的人多會出現這種現象,要多灸。有的人艾灸時手心腳心出冷汗,也是寒感的一種,需要繼續艾灸。
11、
熱感,腹腔發熱到後腰往上走到百會,往下走到湧泉。經絡通,效果好。
12、
沉感,身體像壓了一塊大石頭,這是正常現象,因為氣血循環不暢經絡不通。
13、
同樣的火力,艾灸某個部位時很燙,可能因為這個部位皮薄,或者經絡瘀阻,熱無法向下滲透,多灸幾次就好了。
14、
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氣,這是促進腸蠕動,幫助排除身體的濁氣,是一種好現象。
15、
如果腹部或後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過多,是一種好現象。
16、
做艾灸的前幾次沒有什麼感覺,只有點熱,說明經絡不通,身體比較寒。
17、
做艾灸時上半身熱或只是下半身熱,表明不怎麼熱的那半身的經絡不是很通。
18、
做完幾次艾灸會感覺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實下虛的癥狀,在做過幾次後出現好轉反應,感覺病情加重了,建議多喝水,泡泡腳後艾灸湧泉穴、太沖穴、太溪穴就好。
19、
開始灸很熱,過了一段時間後感覺不熱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還有就是經絡適應了。
20、
酸痛、疲勞、嗜睡(白天愛睏):體質酸性,血液循環差,氣血不足,在灸後血液循環加快,所以體質弱的人前二、三次會出現乏力、睏倦現象。
21、
呼吸急促或不順暢,情緒不穩定、頭重:心臟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22、
腎臟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涼)尿量增加,尿色有變化:腎功能不佳,腎氣不足,陽虛。
23、
做完艾灸後全身無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風、月內風,體內有風濕,幾次後即消失。
艾 灸 後 常 見 的 50 種 反 應 | |||
序號 | 艾灸後反應 | 反應所代表的含義 | 應對措施 |
1 | 水泡 | 體內的濕寒比較重 | 小水泡繼續灸,大水泡針消毒後刺破擠出,避免感染,控制好灸量和火力,可以繼續灸 |
2 | 紅疹 | 體內的風、濕、寒比較重 | 改為懸灸會減弱,加灸曲池、大陵,期間可以刺血或者拔罐 |
3 | 口渴 | 上實下虛 | 繼續施灸,灸前喝杯熱水,多灸腿部 |
4 | 病症加重 | 身體虛弱,正氣弱 | 繼續施灸,局部刮痧,點刺放血 |
5 | 返病 | 正邪相爭 | 加強營養,繼續施灸,扶正祛邪 |
6 | 上火 | 表明體質熱或灸量大,配穴不合理 | 加灸足三里、三陰交、湧泉等下焦穴位,引火歸元,控制好灸量和頻率 |
7 | 口乾舌燥 | 上焦有虛火 | 加灸曲池、合谷、太溪、照海,清虛降火 |
8 | 煩躁 | 體內有虛火 | 繼續施灸,多灸腿部,少灸上焦部位,適當刮痧、拔罐 |
9 | 燙 | 經絡有瘀堵現象,熱無法滲透下去,燙的部位大多是有問題的部位:按下去有疼痛或結節的部位,或是平時不舒服、平時疼痛的部位。 | 艾灸前可先按摩,疏通經絡,打開穴位後再灸 |
10 | 癢 | 體內有風邪 | 改為懸灸可減弱, 用手揉, 加灸曲池、百蟲窩 |
11 | 不熱 | 表明體內寒氣較重,體內寒氣與熱抵消,因此感覺不到熱;也可能因最近太疲勞,氣血虛弱或經絡不通 | 適當加大艾灸量,控制好火力 |
12 | 灸後皮膚紅白相間點 | 經絡不通 | 繼續施灸,紅白點會自動消失 |
13 | 頭暈、頭脹 | 下焦部位經絡堵塞,艾灸補進的氣血全擁到腦部,加上原本腦部經絡不通,而導致頭暈、頭痛現象 | 頭部和手臂進行適當刮痧、按摩;要序漸進施灸,可加灸大椎、合谷、太沖 |
14 | 全身無力感或增加酸痛 | 痛風、月內風、體內有風濕 | 繼續施灸,慢慢該癥狀就會消失 |
15 | 全身乏力 | 體虛或其他病症 | 掌握好灸量和火力,注意飲食,加強運動 |
16 | 身體沉重 | 氣血循環不暢、經絡不通 | 繼續施灸 |
17 | 呼吸急促或不順暢,情緒不穩定、頭重 | 心臟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 適量施灸、配合醫師治療 |
18 | 想睡覺 | 經絡疏通後需要更多的氣血滋養,氣血不足,則腦部缺氧,導致發困 | 食療補氣血,繼續施灸 |
19 | 酸痛、疲勞、嗜睡 | 氣血於堵或氣血不足 | 食療補氣血,繼續施灸,不要熬夜,適當運動 |
20 | 鼻流清涕 | 肺部有寒氣,正氣弱、免疫力差 | 加灸迎香 、 搜索關注公眾號學艾灸 |
21 | 面色紅潤有光澤,皮膚飽滿滋潤 | 經絡開始暢通,皮膚得到氣血的滋養 | 繼續施灸 |
22 | 色斑變淡、痘痘消失 | 體內毒素排出,身體機能恢復 | 繼續施灸 |
23 | 左熱右涼 | 血瘀或血虛 | 右側疏通時多加強 |
24 | 右熱左涼 | 虛或氣瘀 | 左側疏通時多加強 |
25 | 忽冷忽熱 | 陰陽不平衡(晚上不睡覺,白天想睡覺) | 繼續施灸,加灸然谷 |
26 | 上半身熱或只是下半身熱 | 不熱的那半邊經絡不通 | 不通的半身,加大灸量 |
27 | 局部皮膚涼 | 相應經絡不通,陽氣到達不了,相應的臟腑功能就會下降。 | 繼續施灸,加強運動 |
28 | 越來越涼,感覺冷 | 體內的經氣充足,開始將寒氣驅除體外 | 加大灸量 、搜索關注公眾號學艾灸 |
29 | 粘汗 | 濕氣重、脾虛 | 繼續施灸,加灸脾虛、陰陵泉 |
30 | 冷汗 | 寒氣重,陽虛 | 繼續施灸,加灸命門 |
31 | 腹部或後腰出油 | 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過多 | 繼續施灸,期間也可以拔罐等 |
32 | 疼痛 | 體內的經氣被激發,與病灶的邪氣相搏鬥時的反應 | 繼續施灸,疏通相關經絡 |
33 | 腹瀉 | 體內有寒濕,艾灸之後,陽氣提升,體內運行時,腸胃功能開始恢復,腸蠕動增強,病邪化開,排出體外 | 繼續施灸,臟腑中濁氣排出體外,癥狀就會消失 |
34 | 腎臟有酸痛感(腰酸腰涼) , 尿量增 | 腎功能不佳,腎氣不足 | 繼續施灸,多喝水,注意飲食 |
35 | 臍部出黃水 | 有婦科或者腸胃炎症 | 繼續施灸,多喝水,不要吃辛辣食物,常注意飲食衛生、加強運動 |
36 | 臍下出水泡 | 有婦科或者腸道濕寒,嚴重的人會在臍周起一圈硬皮 | 繼續施灸,多喝水,不要吃辛辣食物,常注意飲食衛生、加強運動 |
37 | 肚臍出水泡,且還有紅點 | 有婦科或者腸胃炎症 | 繼續施灸,多喝水,不要吃辛辣食物,日常注意飲食衛生、保證該部位的清潔與乾爽,加強運動 |
38 | 排尿變多 | 身體毒素、寒邪從身體排出 | 繼續施灸,可加灸腎俞、膀胱俞促進排毒 |
39 | 染病 | 本身的慢性病,正氣足了以後的正邪相爭 | 在專業艾灸師指導配穴、施灸 |
40 | 月經異常 | 調理過程中,也會消耗一部分人體津液,若吸收功能差,補液不足,此時氣血虛弱,出現的假象 | 適當減少灸量,艾灸前後補充溫水,適當吃一些山藥等補益脾胃的食物,增加氣血的轉化這種癥狀就會得到緩解 |
41 | 月經提前或推後 | 氣虛、血熱、精神緊張、壓力大 | 繼續施灸,慢慢就會正常 |
42 | 白帶異常 | 寒邪循經而走,經脈繞於陰氣,陽氣增強之後,陰邪驅逐,正邪相爭中,細菌暫時滋生,出現白帶異常 | 繼續施灸,保持外陰清潔、乾爽,多喝水,盡量吃清淡的食物 |
43 | 百會、魚際穴,手心,湧泉冒涼風 | 體內瘀,有寒氣 | 繼續施灸 |
44 | 百會冒熱風 | 虛火旺 | 上焦少灸,灸滋陰的穴位及下焦為主 |
45 | 魚際冒熱風 | 肺部有熱 | 疏通手太陰肺經,經下焦為主灸或艾灸湧泉穴 |
46 | 手心冒熱風 | 心肺火旺 | 上焦部位少灸或不灸,好轉反應後正常灸 |
47 | 三陰交冒涼風 | 可能有婦科 | 加灸婦科穴位搜索關注公眾號學艾灸 |
48 | 關節冒涼風 | 關節內有寒氣,容易患關節炎 | 繼續施灸,循序漸進加大灸量 |
49 | 膝蓋冒熱風 | 胃火旺 | 加灸內庭泄胃火,少吃辛辣食物 |
50 | 湧泉冒熱風 | 腎陰虛 | 繼續施灸,加灸太溪、照海 |
要確保艾灸有效,唯一的就是堅持。
女人身體溫暖,氣血好,血液循環好,身體就好,氣色也會好。
找經絡、查穴位
在我們公眾號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
「穴位查找」的工具,
你點進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學到很多不一樣的穴位知識。

※艾灸兩大穴位,讓自己脾胃變好,身材苗條
※80%的現代人都陽氣不足,這就是你為什麼需要艾灸!
※女人與艾草,天生是一對,經常艾灸,補氣養血
※艾灸150天,讓我坐上了「生命的過山車」
※二月二,龍抬頭,艾灸養陽好時機!
TAG:艾灸 |
※艾灸後,出現這些排病反應,千萬要沉住氣!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心臟病先兆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心臟病先兆,連睡覺打鼾都算一種!
※肝臟不好出現這幾個癥狀,如果出現了,那麼你就應該養肝了
※溫柔好丈夫性情大變,還出現怕熱多汗!原來得了這種病!
※耳朵出現這些癥狀千萬別忽略,可能是癌症的病變!
※身體出現這些癥狀,你患有腫瘤可能性八九不離十了!
※睡著的時候為什麼突然出現抽搐或踹一下腿而驚醒,你也有這樣的情況嗎?
※睡覺的時候出現這些情況千萬要警惕
※以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別等出現這些情況才後悔
※女性出現性冷淡 不妨查這些病
※女性經期出現這幾個情況,是身體出現危險了嗎?這幾個方法注意?
※飯後如果出現這5種情況,你可能是得胃病了!
※要當心!一旦出現這4種癥狀,暗示老胃病癌變了
※出現這幾種情況,你就該分手了
※出現這些癥狀,你氣虛了?氣虛了的女人吃這幾種食物好?
※這才幹入住不久就出現這麼多無法彌補的坑,最後一個爸媽都快氣瘋了!
※男人出現這些情況 再不補就不行了
※孩子睡覺出現這幾種情況是生病的徵兆,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