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議會外交背後的故事

議會外交背後的故事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蔡靖驫)全國人大對外交往是我國總體外交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那麼,過去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開展議會外交中都有哪些亮點,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動人故事呢?兩會前夕,作為議會外交一線的工作者,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外事局負責人,向我們講述了他們親歷的幾個難忘瞬間。

芬蘭議長:「這次訪問我們等了60年!」

2016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訪問芬蘭,這是中芬建交66年來,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首次訪問芬蘭。當張德江乘坐的飛機抵達赫爾辛基機場時,芬蘭議長洛赫拉打破慣例,親自到機場迎接。作為這次歷史性訪問的親歷者,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外事局副局長王文回憶道,張德江與洛赫拉在機場剛一見面時的對話讓他印象深刻——洛赫拉:「這次訪問我們等了60年!」張德江:「我們雙方友好交往了60年!」

議會外交背後的故事

蘇克舍拉寧1956年訪華時的情景

中芬議會交往源遠流長,時光流轉回60年前。1956年6月,當時的芬蘭議長蘇克舍拉寧率領13人代表團訪華,乘飛機經停8站、歷時26小時,不遠萬里抵達中國,開啟兩國立法機關交往先河。這是新中國成立後芬蘭議長首次訪華,也是最早訪華的西方國家議會代表團之一。代表團成員不僅獲得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接見,蘇克舍拉寧議長還應邀在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發表講話。新華社當年的報道曾援引蘇克舍拉寧的話說,所見到的中國與「過去在家裡所想像的截然不同」。60年間,芬蘭議會10位議長或副議長訪華,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9位副委員長訪芬。張德江此次訪芬,已是他自2015年8月以來與洛赫拉議長第三次會見。「我們60年的友誼已經留在歷史當中,過去的友誼需要我們去繼承,未來的友誼需要我們去開拓。」張德江在與洛赫拉會談時如是說。全程參與那次訪問的王文說,正因為有60年的積澱,大家都有談不完的話題,回顧以往,面對現在,整個訪問的氣氛熱烈而親切,既有回顧歷史,更有開拓新篇。

比利時眾議長:「中國之行改變了我對整個世界的看法。」

去年12月,比利時眾議長布拉克率比利時聯邦眾議院代表團訪華,除了北京,布拉克一行還到訪了西藏和四川,同中國各界人士坦誠深入交流。隆冬時節的西藏,自然氣候並不讓人親近,但在中方的全力保障下,布拉克還是饒有興緻地踏上了這片嚮往已久的雪域高原。大昭寺,布達拉宮,色拉寺,藍天白雲下的美麗寺廟讓布拉克感觸良多,「儘管我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是通過幾個寺廟的參觀,可以看出西藏人民充分享有宗教自由!」在四川,布拉克參觀了沃爾沃成都工廠,金沙博物館,都江堰和大熊貓基地等。結束訪華前一刻,布拉克說,「這次訪問使我對中國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甚至可以說,改變了我對整個世界的看法。」

議會外交背後的故事

比利時眾議長接受中國媒體採訪。

回到比利時之後,布拉克對這次中國行依舊念念不忘,「在西藏,我們深刻感受到中國政府在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對宗教自由給予充分尊重,並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外事局局長鬍曉犁認為,議會外交的始點在於做人的工作,也就是做人心的工作。

一本書和左右手

去年9月,由全國人大與各國議會聯盟合作舉辦、以「加強議會能力建設,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為主題的亞非國家議員研討班在北京舉行開班式。來自孟加拉國、柬埔寨、肯亞、盧安達、尚比亞和各國議會聯盟等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議會代表參加研討班。這是全國人大首次舉辦由外國議員參加的專題研討班。

議會外交背後的故事

亞非國家議員研討班開班儀式。

在北京的一次研討期間,當中央黨校副教育長韓慶祥向各國議員們講完中國領導人治國理政新理念後,大家仍意猶未盡,將韓慶祥團團圍住,希望能夠介紹相關的書籍,於是韓慶祥推薦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這本書。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外事局副局長熊偉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現場工作人員用手機一搜,京東上正好有貨,而且有英文版的,於是當場下了訂單。第二天一大早,書就送到了各國議員們的駐地,他們在領會中國領導人治國理政思想的同時,也體會到了中國網購的速度。接下來的幾天行程里,各國議員們一直隨身帶著這本書,飛機上,高鐵上,書不離手,看得津津有味。肯亞議員恩喬莫表示,「過去我曾對中國多次訪問,但這一次我才對中國為什麼能取得成功進行了思考。我特別讚賞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每個國家都應該尋求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模式,不能生搬硬套,就像不能強迫左撇子使用右手一樣,否則兩隻手都用不好。」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武漢長江大橋和俄中友誼一樣牢固

去年9月,俄羅斯三號人物——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瓦蓮金娜?馬特維延科訪華,首站不是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而是地處中國中部的武漢。這樣的安排在外國領導人訪華的行程中並不多見,這源於武漢在兩國交往歷史中的特殊位置。

議會外交背後的故事

馬特維延科參觀武漢長江大橋。

抵達武漢的第一站,當日上午,馬特維延科一行便來到武漢長江大橋。該橋於1957年建成通車,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當年,蘇聯專家為大橋設計與建造提供了大量技術支持與指導。「這座橋和我們的友誼一樣牢固。」在聽取長江大橋建設情況介紹後,馬特維延科表示,長江大橋是俄中友誼見證,她感到「非常驕傲」。當天,馬特維延科一行還專程赴解放公園蘇聯空軍志願隊烈士墓,向安葬在這裡的蘇軍烈士敬獻花圈。上世紀30年代,200多位蘇聯空軍戰士在武漢保衛戰中獻出了生命。1956年,武漢解放公園建成。武漢市政府把15位蘇聯空軍志願隊烈士遺骸遷葬於此,並修建了一座紀念碑。毫無疑問,武漢之行為馬特維延科的中國行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外事局副巡視員劉銳表示,「了解與前蘇聯歷史有密切關聯的地方,目的是增進外國客人對中國更深刻的了解,讓她在新的歷史時期推進對話合作有更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歷史基礎,讓我們的相互信任和合作基礎越來越牢固。」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台籍人大代表張雄建議出台《台灣同胞合法權益條例》
海拔2200米以上的極簡主義集裝箱酒店

TAG:國際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最奇葩的外交事件背後的大變局
朝鮮的危機外交背後真相
舌尖上的外交故事?
外交無小事,細數外交上的烏龍事件
美韓首腦會談再現「交易外交」
揭秘美國前總統不為人知的愛好,外交會談期間他竟約政要做這件事
俄副外長:不會對美查封俄外交財產一事「無動於衷」
外交無小事 究竟何事讓周總理盛怒 斥責為特大外交醜聞
比特幣場外交易空前火爆,交易所禁令之後監管會再下狠手?
美俄飛機相撞事故並無開膛破肚說,後來這些事變成外交辭令
中方因南海爭議提前結束與越南的防務會議?外交部回應
朴槿惠內政危機的背後,是韓國外交的全面崩塌
首輪外交安全對話在即,繼續「習特會」後積極勢頭
清朝时期是怎样处理外交的?清朝外交趣事简介
逝者錢其琛:談判桌上綿里藏針,天生的外交談判家,被外媒稱為中國「外交教父」
卡達外交危機幕後黑手現身,美情報機構表示是阿聯酋所為
美國務卿會見古巴外長討論美外交人員身體異常問題
軍事外交·和平的足跡
自從幹了這事之後,蔡英文頻頻吃癟內外交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