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花費巨資買蘇35其實另有目的?拿到這技術比買百台發動機還重要

花費巨資買蘇35其實另有目的?拿到這技術比買百台發動機還重要


花費巨資買蘇35其實另有目的?拿到這技術比買百台發動機還重要



蘇-35飛抵中國 目前已經毫無懸念了 但是蘇-35合同後續仍然值得高度關注

隨著一張俄羅斯地勤人員在有中國空軍「八一」機徽前的合影被公開出來後,關於中國是否引進蘇-35的事實已經清晰可見。雖然從俄方公開報道稱,在2015年正式啟動了中俄之間的關於引進蘇-35談判。不過早在2014年就有俄羅斯對外出口公司的人員私下對媒體稱,中俄之間正在展開蘇-35出口的前期談判工作。實際上蘇-35從確認已經到最終交付,用了近4年時間。相對於當年引進蘇-27的談判僅僅1年多一點的時間來看,確實顯得極為漫長。



花費巨資買蘇35其實另有目的?拿到這技術比買百台發動機還重要



相對於引進蘇-27 引進蘇-35的談判無論是時間還是廣度都遠勝於曾經

正所謂夜長夢多,談的越久變數越多,僅僅在2015到2016年,不完全統計俄羅斯單方面透過《塔斯社》《生意人報》等多個渠道對外宣稱中俄關於引進蘇-35進入到了僵局。其實除了表面看到的,無論是採購24架還是48架,或者是是否需要對座艙界面進行漢化,還有是否需要採購俄羅斯的配套武器等等,費盡心機的挨個「抬價碼」行為,都顯示出俄方如此反覆就為了一個目標:儘可能的多賣蘇-35,最好一點技術都不賣,只賣整機和彈藥!這樣才能確保自己今後10年的利潤。而中國作為引進和生產過蘇-27的國家,更是深知自己要通過引進蘇-35的目的:獲得的不僅僅是幾架戰鬥機,更是俄羅斯近20年在蘇系戰鬥機上的研究突破和新技術的應用。而這些技術中,最不引人注目的、被人忽視的則是一個俄羅斯的一個壓箱底的技術-鈦合金加工和焊接技術。



花費巨資買蘇35其實另有目的?拿到這技術比買百台發動機還重要



VSMPO-AVISMA公司 世界最大的鈦合金生產商 全世界都在用它的鈦合金生產構件


嚴格來說,鈦合金的加工、焊接這是兩個部分,但是俄羅斯恰恰在這兩個領域都有非常深厚的積澱。俄羅斯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就成立了「莫斯科第45工廠」,專門生產鈦製品,後更名為上薩爾達冶金生產聯合公司,多年演變成現在的VSMPO-AVISMA公司,世界上最大的鈦熔煉和鈦軋製品的生產商。由於鈦具有其他金屬無法比擬的高比強度、高耐腐蝕性、高耐久性等特點,鈦金屬材料零部件也被大量應用到蘇-35及其117S發動機之上,甚至連美國人最為驕傲的F-135發動機,都採用了俄羅斯的鈦合金構件。因此,這項技術對於中國來說的誘惑極大。略微調侃的說,這個不僅僅是俄羅斯的壓箱底的黑科技,甚至是「祖傳級的技術了」。


花費巨資買蘇35其實另有目的?拿到這技術比買百台發動機還重要



鈦合金加工、焊接技術何指是俄羅斯的壓箱底技術 簡直就是祖傳的黑科技!要不然怎麼造出來「金魚」呢?


在蘇-35上,為了確保結構減重,在複合材料技術尚有不足的情況下,俄羅斯果斷在部分結構件上使用了鈦合金框架材料。而這樣的合金材料,雖然可以通過結構分析其化學成分,但是如何進行熱處理?遵從什麼樣的熱處理規範?鈦合金的組織結構的變化和性能變化曲線如何?物理性質、力學性能這些參數如何?這些都是俄羅斯在80年實踐中積累的經驗,與其說合金是造出來的,不如說是試驗試出來的。如果中國方面能夠按照蘇-35的結構比率進一步優化中國的殲-11或者殲-15,則至少能夠再減重1噸左右。這1噸的重量無論是裝油還是裝彈,或者是彌補為了上艦彈射而增加的結構重量,都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因此,實際上中國藉助蘇-35的引進,不單單是為什麼快速彌補戰鬥力,而是希望藉助此次引進再度獲得俄羅斯核心技術領域的關鍵性突破,鈦合金加工技術不過僅僅是一部分。而哪怕是相對花費了20億這樣一筆不小投資購買到手,也能算超值。



花費巨資買蘇35其實另有目的?拿到這技術比買百台發動機還重要


俄羅斯人希望蘇-35的外銷訂單能夠確保自己工廠的利潤 自然不會希望單獨出口任何技術或者設備


當然,既然咱們都能分析出來,俄羅斯人自然也不是吃素的。雙方展開了你來我往的談判拉鋸,而最終的結果尚沒有揭曉,不過從一開始俄羅斯方面費盡心思,百般抵賴就是不想單獨出售F117S發動機,到現在可以單獨出售發動機,顯然俄羅斯人的底線也在一步步的被逼退。而如果,中國能夠獲得俄羅斯更核心的鈦合金框架加工製造技術,並加以國產化。不僅僅受益於是蘇-27系列戰機,殲-10、殲-20都會受益匪淺。按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目標,如果拿到了俄羅斯利用在蘇-35上的鈦合金加工技術,無疑其重大意義不小於再購買到百台117S發動機,「心臟病」問題是一定都要解決的。



花費巨資買蘇35其實另有目的?拿到這技術比買百台發動機還重要


殲-15的起落架 殲-31的大型結構件 蛟龍的鈦合金耐壓球 都是中國在該領域的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不過,也不能小瞧中國在這一領域的進步。最好的例證就是殲-15和「蛟龍號」深潛器,殲-15的起落架就是採用的鈦合金技術加工而成,這是中國完全自主設計製造。尤其是為了增強彈射而必須集成更多的結構加強件上去,這個經驗俄羅斯也沒有隻能靠自己。另外一個就是「蛟龍號」深潛器的鈦合金耐壓球,原本是委託俄羅斯幫忙建造,但是現在已經實現了完全國產化。再就是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和傳統製造手段在強度上還有差距),中國也造出了全世界最大的鈦合金3D列印結構件。倘若能夠藉助蘇-35出口相應技術,確實能縮短中國在這一領域所走的彎路。不過就算不出口,也不會影響太大,反而會加速國產化的儘快投產。


全文結束,謝謝大家之前的指教!歡迎更多建設性互動建議,您關心的也是我們關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名高地 的精彩文章:

剛從中國家門口過 曾簽112億4艘大單:這回輪到中國搶市場了
中國到底要造多少這樣的「小不點」?解放軍讓周邊陸軍開始發愁了
這國超越中國可出動四航母參戰?前將領卻稱先趕走美軍造出來再說
美國費盡心思要阻止中國得這種反隱身雷達:如今擺上站台隨便賣了
俄媒稱中國一起要造6艘航母 雖然俄僅有一艘但普京做對了這件事

TAG:無名高地 |

您可能感興趣

購買蘇35戰鬥機真實目的,就是為了得到這種技術,花中國40億
殲20身上一項比矢量發動機更重要的技術突破
技術有多重要?看看國產品牌怎麼爭取驍龍835就知道了
俄專家:中國有錢能買來蘇35 但這技術花錢也沒門
俄羅斯這手玩的實在太精,要想獲蘇35核心技術得砸爛發動機
中國購買蘇35的目的竟然是這,只因有一個技術可以抗衡美國
中國入手蘇35除了發動機還看上一新技術,還能用來改造殲15!
中國巨額資金購買俄蘇35戰機:擋不住這兩技術誘惑力巨大!
中國為何寧願花3倍價錢也要買俄國S400?全因為有這重要技術
厲害了!一棵果樹竟然結出40多種水果,這技術絕了!
中國為何引進蘇35?一技術比矢量發動機更重要!美國都自嘆不如
中國不止看上蘇35的發動機?這一技術或用來改裝殲15?
中國花幾十億美元難買俄117S發動機技術 有些人應拋棄幻想
1000萬美元一台發動機只能用一次 還要中國用一項新技術來換
殲20實現超音速巡航受困於發動機:目前只有美國擁有這一技術!
為什麼中國花再多錢也買不到俄這項技術 俄專家說出了大實話
這幾款新型的技術,你是否想擁有呢?
世界上僅有兩國擁有此項技術 比核彈還要重要1000倍
要有錢要有技術還要有人,缺一樣中國都難把它們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