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保質保量做好皈依共修

保質保量做好皈依共修

保質保量做好皈依共修



保質保量做好皈依共修

文/慧元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皈依共修的分享,不過文字水平有限,感覺沒能很好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實在覺得皈依共修的重要和殊勝,所以再次梳理分享。


一、首先是對皈依共修生起極大的信心和重視


我是怎樣生起極大的信心和重視呢?在《道次第》的略示修法中,導師講到:七支供是第一生產力,能快速積累資糧;是「菩提心的無上觀修,佛菩薩品質的臨摹方法」。聽完這一講,我生起了很大信心。當下發願:我一定要把它修好,這是一個善法欲。

導師介紹七支供時講到,這一修習可以「弱化我執,擴大心量」。我就想:修七支供有這樣的利益,能弱化我執,擴大心量,我一定要把七支供修好。


還有,皈依共修包括了觀想修、觀察修、安住修,是很好的定課。


這是我的第一步。總之,通過對這部分開示的聞思,我對皈依共修的信心很大。


二、要隨文入觀


剛開始的時候,要麼觀不起來,要麼觀起來很辛苦。怎麼辦呢?觀的基礎,首先是把相關內容背下來。對我來講,跟著念,是觀不起來的。

然後,需要熟悉導師關於觀想的開示,然後一個一個去落實,逐漸觀想起來。怎麼做呢?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獅子……」一句一句,按照導師的開示去觀。自己在開始觀想的時候,有一個障礙:我要化身無數,十方世界還有微塵數那麼多的佛陀,每個我面前還有無量無邊的佛。很難觀起來。繼續往下學,在略示修法那一講中,導師解答問題的開示一下子把這個困惑解決了。


問題是:「要觀微塵中有無數佛,微塵是這個樣子,佛陀又是這個樣子,很難把微塵和莊嚴的佛陀聯繫起來,很難觀起來。」導師開示道:「難的原因是你著相了。為什麼微塵一定是微塵的樣子?佛陀一定是佛像那個樣子呢?」這個開示不僅解決了我對佛陀的觀想,連我自己化身微塵數的時候,也可以觀成任何形象。這樣去觀想,就能觀得起來了。


就這樣,我把七支供的每一句,都按法師的開示去觀修。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做一場皈依共修要一個多小時,踏踏實實地一句一句落實。熟練之後,30分鐘這樣的速度下,也能清晰地觀起來了。


三、心量怎麼擴大

隨著皈依共修的修習,對照導師開示的「七支供是菩提心的無上觀修,是佛菩薩品質的臨摹方法」,心量要擴大。好像沒這種感覺呀?問題出在哪裡呢?又反覆學習導師的開示,包括《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理》。七支供和菩提心的連接在哪裡呢?與「打開心量」的連接在哪裡呢?最後我自己的理解:是無限和打破設定。


因為菩提心是無限的,而七支供全都是無限的時空,無限的所緣。所以觀的時候,我決心一定要把「無限」觀起來!剛開始觀無限,其實很「有限」,只能觀到平面。慢慢堅持練習,可以從原來的平面觀到立體,上下左右都會有境界了,然後觀想境界不斷地擴大、擴大……


接下來,另一個問題來了!我發現自己觀想的「無限」是在地球里,還是很「有限」。怎麼跳出地球呢?《入行論》里又講了:把座墊觀想成地球,整個觀想境頓時就跳出了地球的束縛。按此修習,無限的觀想做得好的時候,真有擴大心量的感覺,真會覺得自己很渺小,甚至沒有立足點了。其中滋味,自己才能體會。


最後,怎麼才能讓念頭安住,不跑掉?我的經驗,還是要隨文入觀!從唱《三寶歌》開始就認真觀想。在修習過程中,不是在念文字,而是表達我自己的願望,我的想法!一直要伴隨觀想去念,這樣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修習儀軌整個過程中,不是動動嘴巴,所謂「完成定課」。它能不能調心,是能體會得到的,自己可以檢驗。這樣專註、用心地投入,很容易對治妄念紛飛。


我每次做完早課,一天的精神都很好,身心愉悅,受益良多。於是越重視定課修學,幾乎雷打不動。從我自身的修學來講,覺得保質保量地做好定課,實在是太重要也太殊勝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佛學 的精彩文章:

飯碗里原來還有這種福報
恭迎六祖惠能大師聖誕:《惠能畫傳》欣賞
禪味小故事:牛與羅漢
品質生活的源泉是什麼
西藏小山上阿尼們的生活

TAG:新浪佛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佛菩薩是皈依處,不是我們的保鏢
學佛皈依與不皈依有什麼差別呢?
無效的皈依
只要能守護一份善心,就會比皈依佛門更殊勝?
皈依後切記不能做這些事,否則需要重新皈依
不皈依可否一樣學佛呢
皈依之後,會有三十位善神保護你!
不要害怕皈依
為什麼必須得皈依?不皈依你便得不到三寶的功德
修皈依時,怎麼讓心專註有力?
真實的皈依
為了得到保佑而皈依,是正確的心態嗎
皈依後必須吃素嗎?
什麼樣的皈依才是上等皈依?
想皈依,不要等!
信佛必須皈依嗎?
勤念皈依經 增加凈信心
雪歌仁寶齊開示共皈依與不共皈依要義
皈依三寶有什麼好處?
皈依佛,也要皈依佛的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