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馮蕙庭君調養脾胃論

馮蕙庭君調養脾胃論

余脾胃素弱,語云無脾胃弱老翁余竊慮焉,因常留意調養,迄今年及六旬,飲食雖不加,而精神無或減,且微恙亦少見者,知未始非調養力也。凡人慾調養脾胃,必先察夫脾胃性情,明夫脾胃體用,而後調養有方。書云:胃陽弱而百病生,脾陰足而萬邪熄,似治胃專究夫陽,理脾專究夫陰,不知脾體陰而用陽,胃體陽而用陰,此太陰濕土得陽則運,陽明陽土得陰自安,前賢所為,特申明其用也,夫脾能升而後能運,陽氣餒則無以升,胃能降而後能和,陰液虧則無以降,達其性情,明其體用,於以知納食主乎胃,時知飢,而少納(脾陽不傷故知飢胃陰有傷故少納),宜調養胃陰當用麥冬、天冬、沙參、玉竹、山藥、扁豆、糯米、南棗、釵斛、甘草等以養之。知運化主乎脾,時能食而少運(胃陰不病故能食,脾陽有病故少運)宜溫通脾陽當用人蔘、白朮、茯苓、陳皮、益智、仁炒、粳米、炒蓮葉等以醒之,虛且寒再加乾薑、附子、肉桂以溫之,此固無病培養善法,亦病後調治善法也。脾胃為後天養生者宜愛惜,更常戒生冷物難化物以保護之,延年之方,莫善於此矣。慎之,勉之。馮蕙庭君調養脾胃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少銀專欄 的精彩文章:

陽明少陽論,醫論結合方論
選錄王肯堂辨十嗽與五臟咳以便參考
論溫熱五種辨法
辨眼胞菌毒眼胞痰核論
如何通過附子配伍來陰陽雙補

TAG:吳少銀專欄 |

您可能感興趣

脾胃虛弱怎麼辦?劉鳳斌教授傳你獨門調養秘訣
脾俞穴——調養脾胃助消化
肝炎患者的飲食調養原則
清明養生宜綜合調養 專家建議多食柔肝養肺食物
盛夏如何調養脾胃――龍華醫院脾胃病科主任林江
肝癌術後調養健康指導常識
慢性胃炎患者治療調養「四宜三忌」
肝癌患者的食療調養
孩子咳嗽怎麼辦 調養脾胃最關鍵
在家庭中如何調養脂肪肝?
治病必求於本:專註調養脾胃,無意治療好過敏性鼻炎
慢性胃炎的飲食調養
慢性咽炎如何調養
調養性情的飲食原則介紹
脾胃虛弱怎麼調理,道醫教你調養秘法!
骨性關節炎患者如何自我調養
養生:道教五臟調養秘法—調肝
萬物復甦調養脾胃 中醫調養脾胃4種葯膳食療
秋季養胃需防寒,食物調養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