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解讀:老年人的養生之道

中醫解讀:老年人的養生之道

人到老年,體質的總特點是虛,特別是血虛為主。血能內養臟腑,外濡皮毛筋骨,從而維持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正常機能活動,一旦血不足,就會在人體各方面表現出來。

常見的癥狀是: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關節活動不利,四肢麻木,皮膚乾燥、瘙癢,精神倦怠,舌質淡,脈細無力。這種體質多由年老體弱,或老年脾胃功能低下,血液生化不足,或七情內傷過度,陰血暗耗所致。這種老年人的養生宗旨是補血養血,益氣生血。

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蔔、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平魚等食物。這些食物都具有補血養血的作用。

中醫認為"目得血而能視",因此長時間看書、看報、看電視等,不僅會損傷眼睛的視物功能,還會使本來就不足的血更虛。一般目視一個小時左右,應適當活動一下,使眼部肌肉得到放鬆,以恢複目之疲勞。

人的血液循環與心有關,大腦的血液靠心臟源源不斷供給,若思慮過度,就會耗傷心血。因此老年人,尤其是血虛體質的老年人不可用腦過度。一旦感到大腦疲勞時,就要調節一下,觀賞一陣風景,使心情愉快起來,就能很快消除腦的疲勞。

血虛的人時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應振奮精神。當煩悶不安、情緒不佳時,可以找朋友談談心,或聽聽音樂,或看看幽默劇等,爭取主動排解憂愁,使精神儘快振奮起來。

老年人經常感到這裡痛那裡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血虛。而時常參加體育運動,能加強氣血運行,這樣可減少或避免疼痛。但運動量不宜太大,運動項目的選擇也應以傳統的健身運動為佳,如太極拳、八段錦等,還可進行郊遊、踏青,這樣既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活動筋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養生:中老年人養生之十五「常」
老年時期養生早知道,老年人食養宜忌
早鹽晚蜜 適合中老年人的養生之道
名中醫韓百靈的養生之道
猴年馬月的養生鍛煉之道
養生之道 古人養生的九個字
跟古代中醫學養生之三:曹庭棟的老年人睡眠處方
老中醫:老人養生最怕5個字
人到中年要養生 中年人養生有7忌
9位百歲老人的養生之道,養生先養心!
老年養生早知道,老年時期的飲食保健
以古籍論中醫養生:解析《黃帝內經》中的養生之道
中醫養生早知道,供中年人選用的食療舉例
中醫親自示範:世人多年不知的養生秘訣!
10位百歲老人的養生之道,養生先養心!
張其成談易經養生:病由心生,中年人應該學習蘇東坡的養生之道
名家養生:古代長壽名人的養骨之道
老年人養生 助老人養生長壽的方法
老年人夏季養生「秘訣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