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清華教授講了三個關於東西方教育的故事,相當令人汗顏……

清華教授講了三個關於東西方教育的故事,相當令人汗顏……


創新源於好奇心,創新源於想像力,創新源於批判性思維。



如果一個人學會了人類的全部知識,但若沒有好奇心、想像力和批判性思維,他也只能是一個有知識的人,而不可能是一個有創造力的人。


作者:

錢穎一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摘自錢穎一著《大學的改革·學校篇》


中信出版社2016年9月






中國學生回到家裡,家長都問:「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新知識?」據說猶太學生回到家裡,家長卻問:「你今天問了什麼好問題?」




我講三個與教育有關的故事。





虎媽(中)和她的兩個女兒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中國和美國的。

大家是否知道今年以來《華爾街日報》(The WallStreet Journal)有關中美問題最熱門的文章是什麼?是一篇有關教育的文章,題為「中國母親為何更勝一籌」(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作者是美籍華人、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蔡美兒(Amy Chua)。文章講述她如何用中國式教育方法在美國教育她的兩個女兒。她剛出版了一本《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就在這篇文章的同一版上,是另一篇關於「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的評估結果報告。這個國際項目每三年對世界各地15歲的中學生就閱讀、數學和自然科學三個項目進行考試評估。在2010年的評估中,上海市的中學生在三項中均名列全球第一。而美國中學生呢?閱讀排第17名,數學排第31名,自然科學排第23名。可想而知,這兩篇文章放在一起給美國人帶來的衝擊,有點像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時的情形。




這篇文章和這本書迅速成為美國主流媒體最受關注和最具爭議的話題。「中國虎媽」立刻成為一個流行詞。其實她所講述的內容,都是我們中國家長教育子女的一般方法:要用功讀書,不要看電視,不要玩電腦遊戲,苦練鋼琴和小提琴,不要碰其他樂器,等等。但它們都與美國式的教育方式背道而馳。不過,她的大女兒獲得了在紐約卡耐基音樂廳演奏鋼琴的殊榮。這說明中國式教育在一些方面確有長處。中國教育部長說中國教育不必「妄自菲薄」,也許其中有一些道理。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印度的。

2009年印度最火爆的電影是《三傻大鬧寶萊塢》(Three Idiots)。這部電影打破了印度電影的票房紀錄。它是一部諷刺印度大學教育制度的喜劇片,講的是印度皇家工學院同寢室的三個大學同學,在以嚴格著稱的印度皇家工學院中,如何挑戰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唱對台戲。印度的教育體制中存在類似於中國的填鴨式教育的問題。但是這部影片大肆抨擊這種教育體制,公開讚揚不循規蹈矩的學生,它既是娛樂片,又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




我們不要小看印度的高等教育。去年有三所世界級的商學院院長更換。在前後三四個月的時間內,哈佛商學院、芝加哥商學院和位於法國的INSEAD(英士國際商學院,又譯歐洲工商管理學院),都通過全球遴選先後任命了新的院長。毋庸置疑,這三所都是世界頂級的商學院。有趣的是,這三所商學院新任命的院長全都是印度裔,而且都在印度讀完了本科。據說在哈佛商學院,最後三位院長候選人當中有兩位是印度裔。在哈佛商學院的近200名教授中,有20多位印度裔教授。但只有一位中國裔教授,還不是終身教授。所以在哈佛商學院,未來十年中都不大可能出中國裔院長。







第三個故事是關於猶太人的。

猶太人在全世界只有1000多萬人口,還沒有上海市的人口多。而猶太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人數超過100人。猶太人不僅在科學上成就非凡,在創業上也非常突出。在美國NASDAQ(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中,除了美國以外上市最多的國家,就是以色列。




猶太文化與中國文化有兩點相似:

一是注重家庭,二是注重教育。

我們中國人對教育很重視,投入也很大。但是,我們的教育方法與同樣重視教育的猶太人有所不同。中國學生回到家裡,家長都問:「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新知識?」據說猶太學生回到家裡,家長卻問:「你今天問了什麼好問題?」前者的落腳點是「學知識」,而後者的側重點是「提問題」。如此不同。




這三個故事都是關於教育的,對我們應該有所啟發。

我們的教育特點與我們目前的競爭優勢有直接關係。

我們的學習能力強,對已有知識掌握快。不僅如此,我們還善於模仿並加以改進,而且有執行力。正因為如此,我們成為從開放中受益最大的國家:正是開放把新的知識傳播過來,而我們則以比其他任何人更快的速度學會別人的發明和技術,再加上我們的改進,創造了經濟高速發展的「奇蹟。




但是,我們在某些方面的優勢並不能抵消我們在另一些方面的劣勢。我們的弱點也十分明顯。在我們的教育方法中,靠認真刻苦,靠時間投入,靠死記硬背,靠大量做題,靠反覆練習,可以讓考試成績優異,讓鋼琴演奏熟練,讓生產成本降低,但這些都不能替代創新和創造。




我們承認我們仍然大而不強。強從哪裡來?從創造性中來。人的創造性,就與教育有直接關係。有人會說,創造性不是教出來的。也許是這樣,但是不應忘記,錯誤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卻可以扼殺或毀滅原始的創造性。我們一直認為到學校就是學知識,教育者的職責就是傳授知識。這種理念本身可能就是問題。




創造性從哪裡來?我認為有三個基本元素,那就是

好奇心、想像力和批判性思維

。它們都不是「知識」本身,都是超越「知識」本身的。







首先是好奇心。

幾年前,有幾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來到清華大學與學生座談。當問及什麼是科學家發明最重要的要素時,他們沒有選擇勤奮、努力、數學基礎,而是不約而同地說到了「好奇心」。正是牛頓對蘋果從樹上掉到地上感到好奇,才激發他後來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好奇心」是驅動人類發現和發明的原始動力。




其次是想像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局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像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和理解的」。正是愛因斯坦本人的想像力,也正是喬布斯的想像力,不僅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改變了我們的商業模式、我們的生活方式。




最後是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的英語是「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就是善於對被廣泛接受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挑戰,而不是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意見。同時,批判性思維又不是對一切命題都否定,而是用分析性、創造性、建設性的方式對疑問和挑戰提出新解釋,做出新判斷。據說去年有幾位來訪的美國大學校長與我國教育界高層領導會見,當被問及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大學中表現的優缺點時,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指出了「基礎知識紮實,但缺乏批判性思維」。




這三個元素是相互關聯的。好奇心是驅動力,推動我們去探尋;依靠想像力,我們拓展思維空間,使探尋超越現實的局限;而批判性思維讓我們挑戰已有的知識,永遠去尋找新的、更好的答案。




客觀地說,我們的傳統教育文化是考試文化。在這個文化中,這三條不僅是缺乏的,而且被視為有害。本來,人的本性中有這三方面的潛能。但是,我們的教育文化把它們扼殺了。需要說明的是,這一問題與具體學科無關,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無論是工科還是醫科,無論是理論還是應用,都是一樣的。




創新源於好奇心,創新源於想像力,創新源於批判性思維。如果一個人學會了人類的全部知識,但若沒有好奇心、想像力和批判性思維,他也只能是一個有知識的人,而不可能是一個有創造力的人。同樣,如果一個國家,教育只是致力於灌輸知識,而不注重培養能力,特別是好奇心、想像力和批判性思維,那麼,這個國家可以在經濟發展的追趕階段表現出色,但很難獲得引領世界的地位。




最後,我要說的是:

經濟的競爭最終是創新的競爭,創新的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最終是教育的競爭。




中國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國經濟的明天。



評論功能已開通!


點擊文末「寫留言」,即可參與評論



【版權歸作者所有,華哥編輯】



歡迎添加華哥微信(zglgag168)


歡迎分享



點擊下面標題,可查看更多文章


為什麼日本幼兒教育全球領先?看看他們的幼兒園吧!


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長的起跑線



長按二維碼 關注看更多



點擊:查看《與國際接軌還是崇洋媚外?清華大學降低國際學生錄取門檻背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致終將老去的我們
一套根據戀童癖經驗編寫的性教材,竟然被推廣到了全世界;如今,它來到了中國
如果孩子能選擇父母?這則公益廣告讓人深思
謠言止於智者,但是智障很多
「媽媽,我們家很窮嗎?」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TAG:世界華人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東西方教育的差距
結婚前後性教育,都教些什麼東西?
什麼是佛教?佛教真的是教育嗎?
一位愛管閑事的老黨員,給富陽教育局寫了一封信……
佛教是宗教還是教育?
教育是個壞東西還是個好東西?過程和結果都幸福的教育中國有沒有
一篇關於美國教育的深度好文!我們欠缺這樣的老師與教育!
新東方名師董仲蠡告訴我們:教育的真正目的,我們到底為什麼讀書?
龍應台:教育該教而沒有教的兩件事
兩個故事,看懂真正的貴族教育
傳喜法師:佛教是智慧的教育
上當了嗎?網傳「取消學科教育」,芬蘭又中槍……
孔子關於教師的教育思想
清大教授:精英教育應該教什麼?
教師節朗誦會:《教育情》 | 致敬教師
一位華人媽媽感嘆:日本的兒童教育!
閻錫山治理山西:教育為先,軍事為重,經濟繁榮
對中國教育培訓界的一些看法!
肅然起敬!這些老師的書房照亮了!老師,你愛讀書的樣子是教育最美的風景! | 教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