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脾胃?中醫院主任醫推薦了這三種葯!
導讀: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不和,易生百病。中醫藥在應對脾胃問題上有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治療消化不良時,中醫有許多藥物可供選擇,如香砂六君丸、香砂養胃丸、參苓白朮散等,這些也都是市面上常見、老百姓耳熟能詳的中成藥。那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呢?這就需要對這一系列藥物有一定的認識和鑒別能力,下面筆者就為您介紹一下這三種葯分別適合什麼人服用,以及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文章來源:中醫健康養生雜誌)
1香砂六君丸
主要成分:木香、砂仁、人蔘、茯苓、白朮(炒)、甘草(炙)、陳皮、半夏(制)、生薑。
功用:益氣健脾,行氣化痰。
主治:脾胃氣虛,痰阻氣滯證。表現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打飽嗝、胃部及腹部脹悶不舒或者疼痛、嘔吐泄瀉,舌質淡,舌苔厚膩,脈虛弱。
香砂養胃丸
主要成分:木香、砂仁、茯苓、白朮、甘草、陳皮、半夏(制)、廣藿香、厚朴(姜制)、枳實(炒)、白豆蔻(去殼)、香附(醋制)。
功用:溫中和胃,燥濕行氣。
主治:胃陽不足、濕阻氣滯所致的胃痛、胃脘部滿悶不舒。表現為胃部輕微疼痛、脹悶、嘔吐酸水、似有飢餓伴有空虛灼熱感、不思飲食、四肢疲乏無力等。
參苓白朮散
主要成分:人蔘、茯苓、白朮(炒)、白扁豆(炒)、山藥(炒)、甘草(炙)、蓮子肉(去皮)、砂仁、薏苡仁、桔梗(炒)、大棗(煎湯, 需自行準備,也可以用水代替)。
功用: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主治:1. 脾虛濕盛證,表現為消化不良、胸及胃部脹悶、腸鳴腹瀉、四肢無力、形體消瘦、面色發黃無光澤,舌質淡,舌苔白膩,脈虛弱;2. 肺虛痰濕證, 表現為疲倦乏力、胸悶、呼吸淺短氣粗、上氣不接下氣、咳嗽、痰多且質地清稀,舌質淡,舌苔薄白,脈虛弱。
均適用於脾虛濕盛的人群
香砂六君丸、香砂養胃丸和參苓白朮散,都能治療脾胃虛弱又兼有痰濕的消化不良。砂仁、茯苓、白朮、甘草為它們的共有藥物,均可健脾益氣除痰,適用於面色白、不思飲食、肢體困重這類有脾虛濕盛表現或處於痰濕狀態的人群。
三種葯的不同之處
1.香砂六君丸:以四君子湯(編者註:組成為人蔘、茯苓、白朮、甘草)為基礎,補力平和而不阻礙脾胃運化,適用範圍更為廣泛,一般脾虛者均可用。而且方中重用茯苓、白朮,功效偏重於化濕,一般多用於體內濕氣較重而脾氣虛較輕者,表現為肢體困重無力、飲食不佳、平素痰多或表現為脘腹有隱隱脹滿感之人。因其化濕力強,故孕婦禁用。
2.香砂養胃丸:適合因飲食生冷,而導致胃脘部受寒之人;或稟素陽虛,又因情緒不暢,而出現胃痛、胃中痞滿,兼口泛清水、納食無味或脘腹脹滿較明顯之人。其組成在香砂六君丸的基礎上去掉大補元氣的人蔘,加入了芳香溫燥的藿香、厚朴、豆蔻和理氣的枳實、香附,既能健脾又能化濕。但整體上此方藥性偏於溫性,其健脾除濕功效較香砂六君丸弱, 但行氣作用更強。因本方整體偏於溫中燥濕,因此胃有灼熱、口乾舌燥者不宜使用。
3.參苓白朮散: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了益氣健脾、溫補固澀的蓮子、白扁豆、山藥、薏苡仁等藥物。其益氣健脾、固澀滲濕的作用較前兩葯強,但行氣作用較弱,所以臨床多用於脾虛不固所致的泄瀉、婦女帶下病等,尤其適用於脾虛濕盛、水谷不分的泄瀉;其組成中桔梗一味,可提升中氣、補益肺氣,因此也可以用於進食生冷或黏膩之品後容易泄瀉之人,或兼有平素抵抗力差易感冒之人。
參苓白朮散的功用,一是滲濕止瀉,這種泄瀉的根本原因是脾虛,所以本品組成標本兼顧,補脾葯少而量重,滲濕止瀉藥多而量輕。如果是單純脾虛而無泄瀉者不必用;二是可用於肺氣虛而有痰濕者,方中桔梗可引諸葯入肺經,共奏補益肺氣、滲濕祛痰之效,所以更適用於脾虛泄瀉者以及肺氣不足,咳嗽有痰者。本方稍偏溫燥,脾胃濕熱證者慎用; 陰虛火旺者慎用;高血壓及感冒熱症者忌用;孕婦忌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香砂六君丸具有調整消化液分泌、調整胃腸功能、抗潰瘍、抑菌、利膽等作用;香砂養胃丸具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利膽可增加膽汁分泌,鬆弛奧狄氏括約肌降低膽囊壓力等作用;參苓白朮散具有保護胃黏膜、抗心肌缺血、抗肝損傷、抗腫瘤、抗炎、增強機體免疫力、抑制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等作用,適用於慢性結腸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膽囊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病的臨床表現符合中醫脾虛辨證者。


※想要瘦肩臂、瘦腰,一把梳子就搞定,不信就試試!
※手上有一個「美人穴」,腿上有個「六味地黃丸」,快用起來!
※痛風發作的時候,一定要用這6招
※你以為在養生,其實是在折壽!這些錯誤養生法要遠離
※夏天的斑,都是春天曬出來的!該怎麼做?
TAG:雲南中醫 |
※治肝病先養脾,教您2個中醫調理辦法
※中醫膏滋調理是真的嗎?
※如何調理脾胃 中醫調理脾胃的方法
※【中醫】中醫腸胃的調理方法
※中醫和西醫的區別,調理腎虛中醫是怎麼做的
※【中醫養生】脾虛怎麼調理? 教你中醫有效治療法
※脾胃虛弱怎麼調理?中醫推薦一碗粥,養胃健胃,身體更健康
※老中醫說:養命先養腎,調理先調腎,老中醫送你4個養腎食療方!
※孩子鼻炎的中醫調理法
※中醫補腎,喝湯調理腎虛!
※老中醫問你失眠了嗎?睡眠如何中醫調理 中醫治療失眠有道
※脾虛的人如何調理脾胃?中醫教你「辨濕」健脾!
※中醫眼中女人手腳冰涼的原因,推薦四大調理方法
※酒精肝如何調理 酒精肝的中醫療法
※中醫調理脾胃有這樣一手絕活
※中醫分類五型慢性冠心病,你是哪一型?該怎麼調理呢?
※脾胃虛弱怎麼調理 六個按摩手法健脾胃,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調理亞健康包括哪幾點?
※中醫教你:自測五髒的健康及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