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非典型」殺器:因為「窮」而依然使用的無坐力炮

中國「非典型」殺器:因為「窮」而依然使用的無坐力炮


一部《高山下的花環》,讓人們記住了眾位衛國而戰的英雄們,也記住了那門關鍵時刻出現啞彈的82mm無坐力火炮。



中國「非典型」殺器:因為「窮」而依然使用的無坐力炮


無坐力火炮是二戰時期投入戰場的一種新式武器,不過早在15世紀義大利的著名藝術家、科學家就曾經設想過一種「雙頭炮」,解決火炮發射時的後坐問題。到了1914年美國海軍軍官戴維斯,以向後發射假彈以平衡向前發射彈丸形成的後坐力,發明了真正的無坐力炮。當然用於實戰的無坐力炮,是在1944年,美國新研製的57毫米無坐力炮首次投入實戰。主要用於支援步兵作戰,同時兼顧反坦克功能。當時中美是反法西斯的盟國,所以中國不僅從美國得到了這些新型火炮,還得到了各種技術資料。在1946年,由四川的國民黨兵工署第五十廠負責對美式57毫米無坐力炮的測繪仿製工作。由於該廠有生產德式37毫米反坦克炮的豐富經驗,所以很快以美製57毫米炮管為基礎,以37毫米反坦克炮的引信,瑞典「博福斯」山炮的炮架,研製成了中國一門全新的無坐力火炮,被命名為「36年式57毫米無坐力炮」。無坐力火炮研製成功之後,1947年又相繼研製成了炮彈。到了1948年,位於雲南昆明的國民黨兵工署第五十三廠製成57毫米無坐力炮瞄準鏡,並生產351具。蔣介石在南京觀看了仿製的57毫米無坐力炮射擊表演後,就下令大量生產該炮。不過,當時的國民黨兵工生產了能力,仿製幾門樣炮還行,但是想要大規模生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是中國當時並不能生產該炮需要的鎳鉻鋼,只能用庫存的37毫米反坦克炮管鋼材代替,結果生產出的95門炮沒有一門質量合格。而且在1949年4月,還有一門炮發生了炮管炸裂事故,所以這些炮不敢交付國民黨軍隊使用。



中國「非典型」殺器:因為「窮」而依然使用的無坐力炮



圖示:繳獲的美製度M20式75毫米無坐力炮


中國「非典型」殺器:因為「窮」而依然使用的無坐力炮



圖示:上甘嶺戰役中,無坐力炮炮手在向敵射擊


雖然,國民黨自給自足的能力不行,但是美國為國民黨大量提供了57、75和105毫米三種口徑的無坐力火炮。不過,這些火炮大多被解放軍所繳獲。新中國成立後,根據這些繳獲的火炮,新一輪的無坐力火炮仿製工作開始了。很快,到了1952年中國就成功仿製了52式57毫米無坐力炮和52式75毫米無坐力炮。此後,還發展出56式、56-1和56-2式75毫米無坐力炮。這些火炮的外觀差異很大,但其結構原理是一樣的,都屬於線膛無坐力炮。這些火炮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歷次戰爭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這些火炮也成為對外援助的重要物質。正是在援外的過程中,很多無坐力火炮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尤其是在援助越南的時候,56式75毫米面對二戰後坦克的裝甲防護能力,破甲能力已經顯得不足了。於是,中國在1958年夏秋之際,中國第一研究所的科技人員,根據抗美援朝戰場上使用57毫米、75毫米無坐力炮所暴露出來的問題,開始著手研製新一代無坐力火炮。到了1962年召開的「全軍編製裝備會議」,對於無坐力火炮的要求是,重點研製裝備團以下使用的82毫米無坐力炮。鑒於當時解放軍仍然處於騾馬化階段,所以對於新型無坐力火炮的最大要求,就是「輕」。著名設計師吳運鐸在設計研製方案的討論會上指出:「作為連、營的火炮配置,設計上一定要突出一個『輕』字,要減輕炮重,提高威力……斤斤計較不夠,必須兩兩計較。」



中國「非典型」殺器:因為「窮」而依然使用的無坐力炮


圖示:解放軍使用的65式82毫米無坐力炮



中國「非典型」殺器:因為「窮」而依然使用的無坐力炮



1960年代初,第一研究所和574廠負責新的82毫米無坐力炮研製工作,命名為1965式82毫米無坐力炮,簡稱65式82毫米無坐力炮。該炮炮身由滑膛身管、圓柱形擴大葯室、炮尾、帶左右噴孔炮閂、擊發的機構等組成,炮閂為斷隔螺閉鎖結構;炮架為管腿三腳架,炮身和炮架可快速分解和結合,必要時可不用炮架,實施肩扛炮身射擊;採用直瞄和間瞄光學瞄準鏡,另配有微光瞄準鏡。破甲威力增大到120毫米/65度著角,戰鬥狀態全重30公斤,炮身重21.5公斤;炮身長1540毫米,火線高304-680毫米;破甲彈初速247米/秒,殺傷爆破榴彈初速175米/秒;射速5-6發/分;榴彈最大射程1750米,破甲彈直射距離300米。在比56式75毫米無坐力炮的破甲厚度提高了58%的基礎上,炮的重量大大減輕。該炮1967年設計定型,並開始小批量生產。1969年8月,在一次反坦克表演後,65式82毫米無坐力炮獲得周總理大力褒獎。到了1972年,該炮開始大規模生產,並開始大量裝備部隊,成為每個步兵營中機炮連里必備裝備。

在65式82毫米迫擊炮列裝部隊一段時間後,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國步兵營、連的反坦克能力。1978年中國立項研製新一代無坐力炮。新型的82毫米無坐力炮的研製工作進展順利,在1979年就完成了設計定型,1981年近進入批量生產階段,並開始後裝備部隊。不過,為了規範武器裝備的名稱,該火炮命名為PW78式82毫米無坐力炮。該炮是一種營屬火炮,裝備到步兵營。該炮身管和葯室為整體結構,採用橫向開關閂機構,為減輕炮重,葯室容積較小;炮閂有上、下兩個噴孔,利用閂軸和開閂桿完成與炮尾的閉鎖;炮閂上還裝有長噴管,以減少後噴危險角;該炮配用直瞄和間瞄兩用合一光學瞄準鏡和微光瞄準鏡。破甲彈為火箭增程彈,採用雙錐葯型罩;榴彈內裝825顆鋼珠,破甲厚度150毫米/65度。該炮全重34.3公斤,炮身重25.5公斤;炮身長1445毫米,火線高304-680毫米;破甲彈初速252米/秒,榴彈初速202米/秒;榴彈最大射程2000米,破甲彈直射距離500米。後,該型火炮不斷進行改進,在1990年12月定型了PW78A式82毫米無坐力炮,在1993年2月定型了PW78B式82毫米無坐力炮。



中國「非典型」殺器:因為「窮」而依然使用的無坐力炮



這些型號各異,口徑不同,研製時代不同的無坐力火炮,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於伴隨步兵作戰。所以,從解放戰爭開始,歷經了抗美援朝戰爭、歷次剿匪、平叛作戰、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中蘇珍寶島邊境衝突、對越自衛反擊戰,,無坐力火炮在歷次戰爭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比如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使用仿製的52式57毫米無坐力炮和52式75毫米無坐力炮,在與美國的交鋒中,屢挫強敵。在中印邊境作戰時,解放軍的無坐力炮手更是把無坐力炮架在樹上,居高臨下轟擊印軍。

1969年珍寶島戰役打響後,由於當時前線部隊裝備的任然是75毫米炮無坐力炮,65式82毫米無坐力炮被緊急發往前線,並取得了不俗的戰績。到了大規模列裝部隊之後,65式82毫米無坐力炮更是在對越反擊戰中,屢立戰功。甚至在和平年代,在抗洪搶險救災的過程中,也會出現無坐力火炮身影去解決堰塞湖的險情。


不過,無論如何,無坐力火炮後噴火焰大,容易暴露目標。同時,無坐力火炮,由於射程較短,對於裝甲目標的殺傷效果一般,逐漸的不再受寵。但是,解放軍還必須在一段時間內繼續裝備這種火炮。除了在裝備方面還缺乏有效的替代品之外,更重要的還是缺少充足的資金,來保證整個部隊的換裝。



中國「非典型」殺器:因為「窮」而依然使用的無坐力炮



所以,無坐力炮至今仍是解放軍營、連級單位的主要的火力支援武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韻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海軍常規力量衰敗:只能靠「上古巨獸」支撐門面
中國曾將很多武器稱為「殺手鐧」 其實是不自信的表現
印度海軍突擊隊:南亞大陸反恐先鋒 武裝分子聞風喪膽
清廷失敗的「臨時抱佛腳」:甲午開戰才從南美買二手艦
甲午戰爭時李鴻章的外交:被英俄兩國玩弄 卻自以為是

TAG:唐風宋韻 |

您可能感興趣

航母的「非典型」用途
又黑又冷的《鋼鐵蒼穹》,是啞炮還是非典型幽默
中國父母的「非典型」養老故事
曹政奭,非典型的韓國帥哥,最有魅力的韓劇男主角!
邢斌:腎著湯的典型與非典型運用
非典型性抗戰:戰鬥生意兩不誤
李現:不僅是鬼水探案的小河神,更是腹肌能指路的非典型鮮肉!
非典型英國
最致命的格鬥系統非典型折刀:蝴蝶刀
膽結石的非典型癥狀
非典型浪漫:「浪漫至死」的愛情故事
最會穿的非典型美博主:穿的衣服,就是自己!
非典型性學霸到健身大咖:心態是第一重要的!
非典型射擊遊戲大玩爆
非典型热血高校!这个站在顶点的大神简直有毒
曾國藩的志向不是做「清官」,而是做大事,因此他是個非典型清官
非典型抗精神病葯聯用抗抑鬱葯增加糖尿病風險
太陽也會有耀斑:盤點那些「瑕不掩瑜」的非典型模特
「非典型」boy 李現的身體和作品一樣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