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這本由福柯兩次演講構成的小冊子,可能更方便你了解他

這本由福柯兩次演講構成的小冊子,可能更方便你了解他

這本由福柯兩次演講構成的小冊子,可能更方便你了解他



作者簡介:譯者簡介:

潘培慶, 1980 年代初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外語系,從事現代西方哲學研究。後赴瑞士留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對中西哲學、中西政治文化戰略的比較研究有興趣。著有《解構中國政治文化戰略》,譯作有《福柯思想辭典》、《福柯的最後一課:關於新自由主義,理論和政治》、《詞語》、《論自願為奴》等。


書籍摘錄:


事實上,我今天想談的問題,也是我一直想對你們談的, 那就是 「什麼是批判?」。應該嘗試談論一下這一計劃,此計劃在哲學的邊緣不斷形成、延續、再現,它就在哲學旁邊,就針對著哲學,並以其代價邁向某種未來的哲學,也許去取代所有可能的哲學。在我看來,在現代西方(從經驗角度說,大致上從 15 — 16 世紀開始),在康德的高尚事業和那些打著批判旗號的卑微職業論戰活動(activités polémicoprofessionnelles) 之間, 存在著某種思維、 說話、 做事方式,還有某種和存在的關係, 和人們所知之事和所做之事的關係,和社會、 文化以及和他人的關係, 我們可以稱之為批判態度。當然, 說存在著某種東西叫做批判態度, 而且它是現代文明所特有的, 聽到這樣的說法, 你們會感到驚訝, 然而事實上卻存在著那麼多的批判、 論戰等, 就算是康德的問題, 其起源無疑也遠比 15 — 16 世紀要早。


你們也會驚訝地看到我試圖為此批判尋找統一性, 然而它似乎在性質上, 在功能上, 我還說在職業上註定是分散的, 是相互關聯的, 屬於純粹的他律。 總而言之, 批判只能存在於和它自身以外的其他事物的關係之中: 對於某個未來或者真理來說, 批判就是工具和手段, 批判不會知道, 也不會就是這個未來或者真理; 批判就是對某一領域的關注, 它很想在此領域維持治安, 但卻無法在此發號施令。 所有這一切都使它成為一種功能, 而此功能相關地隸屬於由哲學、 科學、 政治、 道德、 法律、 文學等實際上所構成的東西。 同時, 不管批判這種奇怪的活動伴隨著什麼樣的快活或者補償, 它似乎經常, 幾乎總是不僅帶有某種功利的刻板(raideur),它也仰仗這一點,而且它似乎還由一種更為普遍的命令所支持, 這種命令甚至比排斥謬誤更加普遍。 在批判中有某種東西類似於德性。 在某種意義上, 我想討論的, 就是作為一般德性的批判態度。

有很多方法來研究這一批判態度的歷史。 我只想給你們提一個方法, 這是很多方法中一個可能的方法。 我建議如下選項: 基督教牧領制或者基督教會, 鑒於它發展出了一種恰恰是, 而且專門是牧領的活動, 它就發展了這樣一個觀念——我想此觀念是獨特的, 和古代文化完全沒有關係——那就是每個人都應該被治理, 都應該讓自己被治理, 不管他的年齡和地位, 從小到老終其一生, 直至其行為的細節, 也就是讓某個人來指導他, 以便讓他獲得拯救, 並且有一種總體的關係, 同時也是仔細、 詳盡、 服從的關係把他和指導者相連繫。 這一為了拯救, 並處於服從某人關係中的指導行為, 其運行應該涉及和真理的三重關係: 作為教條的真理;這種指導包含某種個別地 ? 個體化地認識個人的模式, 在此範圍內它也涉及真理; 最後它在如下意義上涉及真理: 這種指導顯示為一種深思熟慮的技術, 包括一般的規則、 特殊的知識、 格言, 還有檢查、 招供、 談話方法等。 不管怎麼說, 不能忘記希臘教會中流行長達數世紀的所謂 「生產技藝」(technê techn?n),以及羅馬拉丁教會中所謂藝術中的藝術(ars artium), 這些正是修行的指導(direction de conscience);這些也是治理人的藝術。

這本由福柯兩次演講構成的小冊子,可能更方便你了解他



來自:teachingwhilequeer


當然,這種治理藝術在很長時間裡最終只和某些相對有限的實踐相連繫, 即使在中世紀社會也只和修道院的實踐相連繫, 可以說它主要在那些相對有限的宗教團體中流行。但我認為自15世紀起,自宗教改革之前開始, 治理人的藝術可以說真正地迅猛發展起來,迅猛發展有兩個含義。首先有相對於宗教範圍的移位, 如果你們願意,也可以說是世俗化, 治理人這個主題及其方法在市民社會中發展起來。 其次, 這種治理藝術的影響力在不同領域內擴大:如何治理兒童, 如何治理窮人和乞丐, 如何治理一個家庭,一個家族, 如何治理軍隊, 如何治理不同的團體、城邦、國家,如何治理自己的身體, 如何治理自己的精神?「如何治理?」我想這就是在15世紀或者16世紀出現的一大基本問題。 為了回應這一基本問題, 各種治理藝術紛紛出現——教育藝術 ? 政治藝術 ? 經濟藝術, 如果你們願意的話——各種治理機構也紛紛出現, 這裡的 「治理」 是就該詞在當時的廣義上說的。

這本由福柯兩次演講構成的小冊子,可能更方便你了解他



依我看, 這一治理化就是 16 世紀西歐社會的一大特徵,但我感到它和 「如何不被治理?」 這個問題不可分割。 我並不想由此說,相反的說法,即「我們不願被治理, 我們完全不願被治理」, 面對面地與治理化針鋒相對。我是想說,在圍繞治理方法而產生的巨大擔憂中, 在尋找治理方法當中,可以發現一個永恆的問題:「如何不願被這樣治理,不是由這些人,不是以這樣一些原則之名, 不是為了達到這樣一些目的,也不是通過這樣的手段,即不是這樣,不是為了這個,也不是由他們?」;這種針對個人,並同時針對社會的治理化運動,如果還原其在歷史上的出現及其所具有的規模, 似乎可以把所謂批判態度也納入其中。面對治理藝術,作為其對立面,或者既作為其夥伴,又作為其對手,作為懷疑、拒絕、限制這些治理藝術的方法,為治理藝術找到合適的尺度,改造它們, 並試圖擺脫它們, 不管怎麼說, 試圖把它們移位,在根本上有所保留, 由此也作為發展治理藝術的路線, 當時在歐洲產生了某種一般的文化形態, 既是道德的, 也是政治的態度, 還是思維模式等, ……我簡單地稱之為不被治理的藝術,或者不被這樣治理,不以如此代價被治理的藝術。 因此,我提出這個一般的特徵來作為批判的第一個定義: 不被過度治理的藝術。


你們也許會說, 這個定義太寬泛了, 也太模糊了。 當然是這樣!不過, 我還是認為這個定義能夠使人標出我試圖叫做批判態度的某些確切據點。 當然, 可以這樣來確定歷史上的據點:

這本由福柯兩次演講構成的小冊子,可能更方便你了解他


來自:britannica


1) 第一個據點: 當治理人主要是一門宗教藝術, 或者是主要和教會權威以及 《聖經》 教導權相連繫的宗教實踐, 在這樣的時代, 不願被這樣治理, 主要在於尋找另外一種和 《聖經》 的關係, 而不是那種和上帝教誨功能相連繫的關係。不願被治理,在那時候就是拒絕、否認、限制(隨便你們怎麼說)教會的教導權, 就是回歸 《聖經》, 就是 《聖經》 中真實事情的問題,就是 《聖經》 中實際所寫之事的問題,還有如下問題:「《聖經》 說了什麼樣的真理? 如何通過 《聖經》, 也許是不顧其文字而進入 《聖經》 的真理?」直至最後提出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聖經》是真實的嗎?」總之,從威克里夫(Wycli e)到皮埃爾·貝勒(Pierre Bayle),批判即相對於《聖經》發展起來,我認為這是主要的部分, 當然並非唯一的部分。 從歷史上看,可以說批判關係到 《聖經》。


2) 不願被治理,這是第二個據點,不願被這樣治理,就是不願再接受這些法律, 因為它們是不公正的, 因為它們由來已久, 或者由於今日君主賦予它們某種或多或少咄咄逼人的色彩, 它們掩蓋了某種本質上的不合法性。 由此觀點來看,批判就是以普遍的、 不失效的權利來面對治理, 來對抗治理所要求的服從; 而任何治理, 不管是君主的、 行政官員的、教育者的、 一家之父的治理, 都必須遵守這些權利。 總之,如果你們願意的話, 可以再次發現自然權利的問題。 自然權利當然不是文藝復興的發明, 但它自16世紀起就具有批判功能, 直至今天。 對於 「如何不被治理? 」 這個問題, 它回答說: 「什麼是治理權的限制? 」 可以說, 批判在這裡主要是從法律意義上說的。

3) 最後, 「不願被治理」, 當然就是不認為某個權威所說之事是真實的, 這裡我就講得快些, 或者至少不會因為某個權威說這是真的就認為它是真的, 只有當你自己覺得認它為真的理由能夠成立時才認為它是真的。這裡,批判的據點就在面對權威時的確信問題之中。


題圖來自:politheo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任天堂賣了不到半年的經典款遊戲機要停產了,因為利潤太薄
樂高為孩子造了一朵糖果雲,目的當然是為了多賣積木
人生已經如此艱難,還要當個顏控跟自己為難
經典動作遊戲《獵天使魔女》登陸 PC,移植版口碑不錯
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幸福,其他一切只不過是手段?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果你這麼做,可能毀掉孩子的未來
你用了一輩子筷子,可能都不知道它為何叫筷子
你會不會成為胖子?它可能說了算
人一輩子可能都見不到它開花,它的種子更是如此稀罕
把家裝成這樣,我可能更宅了
這個方子你可能不知道,它的補腎作用非同一般!
「小孩還不懂事,就算了吧」這句話可能誤你孩子一生
這個方子你可能很少聽過,但它滋養肝腎的作用卻挺好
孩子聽不見了可能是因為你沒做這件事
睡時一個小習慣,讓你變成了胖子,可能還致癌!
關於歸化球員,你可能一直誤解了,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孩子沒上學前這件事別著急對他做,很有可能會讓你後悔一生
一喝豆漿就拉肚子,你可能犯了這些錯
孩子咳嗽老不好,可能是這些原因
這些地方的痦子,很可能變成癌症,注意了
怎樣讓你的孩子更聰明?你可能一直在犯錯
追一個不喜歡你的女孩子有可能成功嗎
想了解敦煌?你可能要先看下這本書
孩子要有這些潛質,將來可能很出息,父母可別給耽誤了
可能這就是我單身的原因